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四庫全書》謄錄書法風貌分類初探 ──以文淵閣本為主
    (國文系, 2018-09-??) 黃明理; Huang, Ming-li
    《四庫全書》保存圖書文獻的價值,向來備受矚目,相較於文獻價值,叢書藉以完成的基層工程──抄寫,並未得到太多關注。抄成於乾隆時期的七部《全書》,今存文淵、文溯、文津三閣本,都屬最初計畫供奉御覽的「北四閣」;其抄寫者,是善於書寫的舉人與貢、監生,參與者多達三千餘人。這項典籍抄寫工程,書寫技藝上的表現,論者或以「館閣體」簡括陳述之,或以為在朝廷規範下「字樣前後一致」,評述皆未得其實。本文旨在反省類此刻板認知,說明標示「館閣體」之名,無助於了解《全書》抄寫情況;而從書寫的實用觀念入手,發現謄錄圖書時強調的恭敬態度,與清廷儒學教育頗有關聯。手抄小楷,看似整齊,其實蘊含豐富的書風差異,本論文以文淵閣本為例,具體區分書跡風貌類型,期能對這份手抄巨構,有更深入的理解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