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專家與生手口譯員的句子理解歷程: 事件相關腦電位研究
    (2013) 范家銘; FAN, Chia-ming
    過去研究發現,專家口譯員相較生手口譯員更擅於利用各種語境線索預測講者將表達的訊息。本研究旨在以事件相關腦電位技術,探討專技程度不同的口譯員在聆聽具有脈絡限定性的句子時,預測句末詞語的能力是否有差異,並藉此神經相關機制佐證過去行為研究之發現。實驗材料為具有脈絡限定性之全中文或第一句為中文、第二句為英文之句組,句末為符合或違反語境脈絡之目標詞。三組專技程度不同之口譯員(口譯研究所學生、資歷約1年之資淺口譯員及資歷約11年之專家口譯員)聆聽句組後,須判斷該句組是否符合邏輯。實驗結果發現,在目標詞出現後300-600毫秒間,專家口譯員在左腦之語意一致性效果(semantic congruity effect)顯著大於口譯學生,顯示專家口譯員較能運用脈絡訊息形成預測。然而,究其原委,三組受試者在目標詞違反語境脈絡的情況下,N400波形並無差異;反而是專家口譯員在目標詞符合語境脈絡下,N400較其他兩組受試者為正。N400振幅可反映大腦提取詞彙之難易程度。據此,專家口譯員振幅較小之N400可能係因累積長期經驗,擁有較豐富之詞彙提取架構(retrieval structure),因而得以預測並輕易提取符合語境脈絡之目標詞。另外,在600-900毫秒時,專家口譯員的前腦產生較其他兩組受試者明顯之正向波。晚期正向波(late positivity)可解釋為大腦更新心智表徵(mental representation)所費之力氣,顯示專家口譯員在句組合理時(意即符合平常翻譯情況)花費較多力氣更新心智表徵,而不會將力氣花費在處理不合理的句組。即使受試者僅須判斷句組是否合理,專家口譯員似乎習於更進一步處理訊息以利後續翻譯。此外,資淺口譯員之腦波模式介於專家與學生之間,顯示訓練與經驗或許能強化語意預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