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康拉德小說中的空間與現代性
    (2009) 張鈞婷; Chun-Ting Chang
    中文摘要 本論文試圖藉由亨利‧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的空間生產理論探討康拉德作品中的現代性議題。不少論者認為現代主義是關注時間的文學而後現代主義則為關注空間的文學,但本論文將論證空間在現代主義中已成為一重要思考概念,據此主張以康拉德兩部現代主義小說—《水仙花號上的黑水手》及《黑暗之心》為例,從空間的角度探討作者如何思考現代性中資本主義此一重要面向。本論文共分成四個章節。論文第一章首先回顧前人對康拉德這兩部現代主義小說中關於現代性議題的研究,發現少有評者從空間的角度探討此議題,認為此一方向值得進一步探究。接著我將論證現代主義實為一關注空間的文學,認為援引空間理論分析康拉德如何在其現代主義作品中批判資本主義現代性有其合理性,同時也在此章介紹列斐伏爾的空間生產理論。第二章專論《水仙花號上的黑水手》。本章認為康拉德筆下的海洋空間並非社會真空,而是為一被資本主義社會關係所穿透的權力空間,而作者對於海洋空間的不同的再現方式則透露出他於資本主義現代性的批判意識。本章將小說置於海洋政治經濟史的脈絡下,比較十八世紀與十九世紀兩種不同生產關係下的海洋空間實踐論證十九世紀海洋空間為一資本主義空間。接著援引列斐伏爾的空間生產理論分析作者如何從統治者及被統治者兩種角度再現海洋空間,以期揭示康拉德對資本主義現代性的批判。第三章則以《黑暗之心》為例,主張康拉德在這本小說中的關懷核心為歐洲而不是非洲,非洲主要是被用來和歐洲做一對照,以突顯資本主義現代性中的壓迫及意識型態的本質。論文末章總結全文論點,認為康拉德在他的現代主義作品中充分展現他對資本主義空間的批判性,同時也驗證了現代主義為一關注空間的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