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重讀班雅明〈譯者使命〉:觀看字在中英翻譯裡的「逾命」
    (2017) 鄭惠芬; Cheng, Hui-Fen
    在翻譯學的研究領域裡,瓦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譯者使命〉(“Die Aufgabe des Übersetzers”)是學者相當喜歡引用的文章之一。然而,學者在論及這篇翻譯「理論」時,特別是在中英文世界裡,大多是以文中的幾個關鍵字如”afterlife”、「來生」、「碎片」、「純語言」、「可譯性」等單獨的概念進行其各自的闡述,反觀各種中英譯本,各譯本間在論述邏輯的呈現上更有著極大的差異,甚或矛盾。有鑑於此,本文乃試圖從哲學詮釋學所關注的對話性出發,期望能藉著班雅明的其他文章發現到文章中彼此關聯的互文性,並藉此拓展視閾,以便更深刻地了解班雅明在〈譯者〉所欲展現的觀點。藉著詳細分析班雅明早期的另一篇重要語言哲學書寫〈論語言之究竟及論人的語言〉(”Über Sprache überhaupt und über die Sprache des Menschen”),筆者發現到兩篇文章之間極為密切的互文關係,許多字句甚至有「繼續討論」的跡象。而班雅明對語言哲學一以貫之的關懷,以及將語言置於形上學與神學層次予以討論的特殊論述模式,更是兩者間最明顯的共通性。而在《德國悲悼劇的起源》(Ursprung des deutschen Trauerspiels)之中,班雅明更明確地表示,其與眾不同的學術書寫是一種刻意為之的創造性批評文體,目的即在揭露人認知的侷限,並藉此推翻因傳統的累積而漸趨腐化的既定概念。 以此反觀〈譯者〉一文的中英譯本,筆者發現到,班雅明貫穿在各個片段書寫中宛如紅線貫穿的語言哲學脈絡,以及生前即難以為其同時代學者所理解的實驗式文體,常因時代的落差而在譯介過程中無可避免地被忽略。其中尤以1968年由漢娜‧鄂蘭主編的《啟迪》(Illuminations)中所收錄之宗恩(Harry Zohn)英譯本影響尤劇。為了更深刻地呈現這樣的忽略所產生的翻譯問題,本論文即以〈譯者〉與〈論語言〉兩者具有密切互文性的幾個關鍵哲學「概念字」,如:Erkenntnis(認知)、Mitteilung(傳達)、Sinn/Bedeutung(意涵/指涉)、Überleben/Fortleben(逾生/續命)、以及因自由與忠實之討論所衍生的Sinnwiedergabe/Wörtlichkeit(意涵再現/字譯)為代表,重新梳理〈譯者〉一文,並進而觀察這些字在宗恩譯本、後續再譯本、與中英評論中的流變。 在這樣的「字的鑽探」中,筆者觀察到眾多譯本所面臨的共同問題,亦看到文字在原作與各譯作之間/之上/之外所共同展現的無盡「逾生」與「續命」。以此重讀〈譯者〉,每個字因對話之交互作用而展開其無窮無盡的生命,而這樣的鑽探過程亦在在證明班雅明在〈譯者〉中所賦予翻譯的哲學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