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書寫空間,書寫差異:麥可‧翁達傑的小說
    (2010) 邱正祥; Chen-hsiang Chiu
    在翁達傑(Michael Ondaatje)的小說中,「空間」可說是反複出現的主題;但甚少有評論者分析其空間面向。本論文將以空間觀點詮釋翁達傑的四部作品:《行過斯洛特》(Coming through Slaughter)、《以獅為皮》(In the Skin of a Lion)、《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與《菩薩凝視的島嶼》(Anil’s Ghost)。縱貫全文的主要論題為:就事件的發生而言,空間本身並非是個給定的靜態結構或背景;空間是各種「他者」生活世界軌跡的相互交疊,顯現為無數的差異與複雜性。 緒論〈翁達傑的小說:邁向空間化的閱讀〉論及「空間化」的重要性。之前評論者傾向透過後設歷史主義(metafictional historicism)解讀翁達傑的作品,認為歷史主義顛覆地重構遭排除的他者敘事。然而我們應視「空間」為動態與差異化的過程,體認他者的敘事必然牽涉到地理空間,敘事無法化約為歷史。重新審視空間乃差異與異質的體現,筆者援引列伏斐爾(Henri Lefebvre)、傅柯(Michel Foucault)與德勒茲(Gilles Deleuze)的空間理論來探討抵抗的空間。第二章〈反再現的空間:《行過斯洛特》〉以列伏斐爾的觀點說明他者空間抗拒再現。本章開頭的題旨為:即便是後現代式的主體亦需佔據空間位置以展現話語行動。基於主體性根植於空間的論點,本文進一步探討小說主角所佔據的主體空間是否能被再現。筆者將以列伏斐爾的「概念空間」(conceived space)、「生活空間」(lived space)與「節奏分析」(rhythmanalysis)回答此提問。第三章〈《以獅為皮》:書寫異質烏托邦〉分析翁達傑如何重寫多倫多城移民的空間經驗,以及他們如何挪用城市空間以作為抵抗策略。《以獅為皮》呈現這樣的矛盾:權力滲透至各空間角落,卻無可避免地遭遇主體的抵抗。傅柯的「異質烏托邦」(heterotopia)概念有助於我們理解此矛盾:宰制與反抗、秩序與失序實為共存關係。第四章〈解構中心∕邊緣:《英倫情人》中的德勒茲式繪圖學〉首先批判中心∕邊緣的空間典範:對照於充滿霸權與壓迫的中心,邊陲常被浪漫化為抵抗的場域;然而此空間觀奠基於二元對立邏輯。為突顯空間是更複雜的交疊過程,筆者以德勒茲與瓜達理的「平滑空間」(smooth space)及「條紋空間」(striated space)來重新思考空間的動態關係:空間是力量(force)匯聚的場域(field),這些力量時而相互角力,產生矛盾;時而構連,機動接合(assemblaged);時而組織疆域(territorialized),又忽而解疆域化(deterritorialized)。第五章〈逃逸家園─移動中的空間歸屬感:《菩薩凝視的島嶼》〉指出作者翁達傑未將邊緣(如斯里蘭卡)置於優位,以返(反)寫(write back)帝國;相反地,他挑戰反殖民(anti-colonial)論述中常見的思維:邊陲,亦即被殖民的母國,代表應許「培力」(empowerment)的所在,俾使被殖民的主體尋回國族認同。對此,筆者將論述家園的概念如何受區位政治(politics of location)所建構,並探討此概念如何在跨國移動的情境下面臨解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