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論語》「文桓譎正」諸說彙解 ──以漢迄唐宋為考察核心
    (國文系, 2018-03-??) 陳明恩; Chen Mingen
    《論語‧憲問》「譎」、「正」之說,歷來所釋,各有不同。為一觀究竟,本文乃援漢迄唐宋諸說為例,探其詮釋趨向之異同。綜觀諸家所論,其要有六:或以「禮義」為說,如馬融、鄭玄;或藉「隱闕」示意,如杜預;或援「行權」鑄論,如顏師古、蘇軾、曾丰;或依「事功」述旨,如程頤;或本「存心」立義,如朱熹;或據「筆法」申論,如黃檗山。諸說之間,雖見仁見智,難有定論;然此迥異之說解,亦提供不同之觀照角度,從而豐富孔子立說之義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