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奇異趣‧情義理‧人間道──由《譚海》論近代日本吉士佳人典範之文化意涵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4-06-??) 金培懿; Chin, Pei-yi
    本文就依田學海《譚海》所收錄之吉士佳人類型,探討自江戶入明治的轉折時期,近代日本所標舉的人格典範產生何種價值轉型意涵。據本文考察,從撰作形式而言,《譚海》當屬於近世以還之志人小說的「叢談系」;而非「世說系」。然《譚海》與《先哲叢談》最大的差異,就在《譚海》志人不侷限於「儒者」此點,且其所載錄之人物中,最具特色的乃是以畸狂士與奇女子為近世吉士佳人之典範。學海透過《譚海》所推崇的奇異與戲謔的風雅,強調的是「天真獨完」,堪稱是對莊子式絕對者的肯定,同時也對日本近世、近代之交的「士」階層提出其高度質疑。在學海而言,所有倫常道德的實踐,若無充沛且真摯的情感,實不足發為道德。而學海此種對義理與人情的調和,基本上乃承繼自曲亭馬琴,惟學海更難能可貴地觀察到馬琴在其所處時代無法暢所欲言的「可貴真情」,並在明治開化後的近代日本,堅持以「漢文」傳統抒發「和民」之情感,進而試圖調和「漢文」與「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