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今昔對比的時空流轉:阿盛《萍聚瓦窯溝》日常敘寫的存史意義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4-04-??) 黃雅莉; Huang, Ya-li
    文學必然反映特定歷史時期的生活面貌,「歷史」是在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形成。歷史演變的最終目標,就是讓人們更好的生活,透過對日常生活的書寫與研究,必然可以還原歷史的內涵。本文以阿盛《萍聚瓦窯溝》為本,解讀其日常生活敘寫的精神內涵和存史意義,分別從鄉土、歷史、文化三個面向來考察,以見阿盛散文,從鄉土的角度,再現傳統的人文風情;從歷史的角度,善於捕捉正史所忽略的細節微光,從中演繹真實人性;從文化的角度,阿盛以自己的家鄉新營、中和、永和為考察,體現了都市與鄉土、現代與傳統之間的文化連結。阿盛以日常生活的直面書寫為遠去的鄉土文化與人性人情留下紀錄,當農村漸行漸遠,但鄉土的品格與精神卻以越來越清晰的姿態立在我們面前,啟發我們對往昔人情與文化傳統的深思,尋回那些在世代變遷中,被我們所忽視或遺忘的價值。
  • Item
    從周、柳慢詞的比較以見周邦彥的創作傾向
    (國文學系, 1999-03-??) 黃雅莉
    在宋代的詞壇上,柳永與周邦彥二人都為慢詞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且二人之間表現出一脈相承的關係。他們的慢詞有相似之處,然而,在內容題材、表現手法、風格特徵、語言藝術等方面,又各有差異。歷來對二人的論著屬多,但對於二人之間慢詞的繼承發展與異同,卻少人提及。本文以此著眼,對二人的慢詞進行比較,以了解宋詞的發展線索,目的在彰顯周邦彥的創作傾向。
  • Item
    宋代詞論中的「比興寄託」說探究
    (國文學系, 2006-09-??) 黃雅莉
    比興寄託說,在傳統詩學中有著悠久的歷史,詞作為一種娛樂文學,原本並沒有被嚴格要求運用比興手法抒發政治性情感,然而,為了推尊詞的地位,提昇詞的品格,就不可避免要向詩的表現領地借鑑,通過繼承詩歌的經驗與自身的實踐,自然會運用比興手法包裝深厚的人生內涵與政治意識。詞論中的「寄託說」正是傳統詩學中「比興說」的發展與嬗變,最終成為自己的美學特色。 比興寄託在詞論中蔚為大國,是在清代常州詞派開始崛起在詞壇之後,但是它在詞論中的生成卻要追溯到宋代。然而,歷來談及詞論中的比興寄託說,多著重在清代常洲詞派,對於宋代詞論,卻少有著墨。沿波討源,我們只有對宋代詞論中的比興寄託說作比較深入的考察,才能對清代詞論中的寄託說究竟為詞學史提供了多少新意作出適當的歷史評價。 本文擬從宋代詞論中對於比興寄託說的產生背景、內涵實質、發展歷程做一探究,以了解比興寄託說在宋代文化背景中如何生成與衍化,以補前人對宋代詞論中比興寄託說研究之不足。
  • Item
    論晏幾道令詞的開拓表現與藝術特色
    (國文學系, 2000-03-??) 黃雅莉
  • Item
    論柳、周、姜、吳四家詞法及其特色
    (國文學系, 2002-06-??) 黃雅莉
    詞走入雅化的路途,欲求其工且巧,必得講究技法,形成詞法的定型。詞法及詞體的定型與確立,標誌著詞之雅化時代的來臨。宋詞之有詞法,始於柳永,周邦彥、姜夔、吳文英三家步武其後,四人之間在技法方面有著一脈相承的繼承和發展的變化,通過四家詞的比較,可以了解它們在前人的基礎上有何發展與嬗變。本文擬從四家的詞法及詞體的比較作規範性的探討,以了解四家詞的詞法如何演變。通過四人作品的比較,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同有一懷摯情的柳、周、姜、吳,其法度是各異其趣的。柳永首開鋪敘展衍之法,惜乎有平直之嫌,而流於程式化與公式化。周邦彥在柳永的基礎上,以嚴謹縝密的法度為之,窮極變化,為後世提供了一條思力安排的創作道路。姜夔以詩法入詞,超越於定法而以「活法」行詞,遂立清空疏宕之幟,使詞呈現新的風貌。吳文英則以質實的意象表現深刻的情思,以非理性的奇思妙想在「活法」的體悟上更深於姜夔。從四人詞法的變化發展,我們可以發現「法度」的形成,在詞嬗大家的筆下已是一種共識。對四家詞的技法進行比較,為的是了解新變的規律。可知「法」不是一成不變的,「變」有助於文體的革新與發展。每個作家總要沿著前人的路子細心求索,而後融化貫通,烙上自己個性的印記。詞體的豐富和發展,乃源於詞人對詞體和詞法的創造用力其勤,這已成為宋詞雅化的鮮明特徵。當詞壇研究技法成風,當法由粗而精,由死法而活法而超越於法,即是宋詞詞法的雅化臻於顛頂。
  • Item
    略論柳永對悲秋詞的拓展及其情感意蘊
    (國文學系, 1997-03-??) 黃雅莉
    在柳永詞作中約佔百分之三十的六十餘首羈旅行役詞,普遍懷有悲秋孤獨的心情,展現出一個在昇平時代中追求功名利祿而浪跡天涯、四處干謁卻屢屢失望而回的下層文人苦悶的形象,此在柳詞的作品中富有極高的文學價值,也是柳永之所以能在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原因所在。這類作品在宋詞的發展上,促使詞境朝縱深的方向作了大跨度的拓展,進一步加強了詞的抒情性能。本文擬對柳永悲秋詞的開拓意義、情感意蘊作一初淺探討,以考察柳詞中所表現的生命特質及藝術感染力。
  • Item
    三曹詩歌的析評與比較
    (國文學系, 1998-03-??) 黃雅莉
    建安時代是我國文學史上一個成就輝煌、詩文鼎盛的時代,而曹氏父子是那個「彬彬之盛」局面的領導者和提倡者。然而,每個人的天生才情不同,「雖在公兄,不能以移子弟」,那麼,曹操、曹丕、曹植三人各自的審美傾向、詩風特色為何?對文學價值的見解為何?對建安文學的繁榮做出的貢獻又在那一方面?比較結論有無高下之分?本文在此擬從建安時代的詩風嬗變與其各自的政治遭遇兩個背景下談三曹的詩歌評價,本意非在爭論三曹的短長,而只欲藉著比較而更清晰彰顯曹氏父子創作風貌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