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News
Browse
210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清代八家易學稿本研究(二)(2009-07-31) 賴貴三本計畫將以《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易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年)已出版有關大陸各圖書館古籍部所典藏影印複製的清代易學稿 本,作為主要的研究材料,經檢索其中包含對像計有八家九種:吳騫 (1733-1813) 撰《子夏易傳釋存》二卷,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學稿本影印; 朱駿聲 (1788-1858) 撰《六十四卦經解》八卷,據浙江圖書館藏稿本影印。 劉寶楠 (1791-1855) 撰《易古訓》一卷,據上海圖書館稿本影印。黃以周 (1828-1899) 撰《十翼後錄》二十四卷,據北京圖書館藏稿本影印。莊忠 棫《周易繁露》五卷,據北京圖書館藏稿本影印;《易緯通義》八卷,據 北京圖書館藏稿本影印。毛一豐《易用》五卷,據上海圖書館藏稿本影印。 狄子奇《周易推》六卷,據湖北省圖書館藏稿本影印。徐堂《周易考異》 不分卷,據北京圖書館藏稿本影印。本計畫執行中,初步將分別將稿本釋 定後,打字存檔提供學界利用;其次,將考察八位學者的生平事略,以及 傳世相關論述,以作為知人論世與後續研究開展的預備資材;而最終目的, 則在於探討八位學者的易學義涵,及其可能的易學識鑒,以觀照清代易學 發展史中的一個較不為學者注意的學術側面考察。主持人並期望透過此項 專題計畫,能夠略為開張清代學者易學研究中,傳統而多元的詮解面向。Item 海東儒雅賁《易》華──朝鮮李朝性理、實學與古學三派《易》學研究(2013-01-01) 賴貴三Item 清代八家易學稿本研究(一)(2008-07-31) 賴貴三本計畫將以《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易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年)已出版有關大陸各圖書館古籍部所典藏影印複製的清代易學稿 本,作為主要的研究材料,經檢索其中包含對像計有八家九種:吳騫 (1733-1813) 撰《子夏易傳釋存》二卷,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學稿本影印; 朱駿聲 (1788-1858) 撰《六十四卦經解》八卷,據浙江圖書館藏稿本影印。 劉寶楠 (1791-1855) 撰《易古訓》一卷,據上海圖書館稿本影印。黃以周 (1828-1899) 撰《十翼後錄》二十四卷,據北京圖書館藏稿本影印。莊忠 棫《周易繁露》五卷,據北京圖書館藏稿本影印;《易緯通義》八卷,據 北京圖書館藏稿本影印。毛一豐《易用》五卷,據上海圖書館藏稿本影印。 狄子奇《周易推》六卷,據湖北省圖書館藏稿本影印。徐堂《周易考異》 不分卷,據北京圖書館藏稿本影印。本計畫執行中,初步將分別將稿本釋 定後,打字存檔提供學界利用;其次,將考察八位學者的生平事略,以及 傳世相關論述,以作為知人論世與後續研究開展的預備資材;而最終目的, 則在於探討八位學者的易學義涵,及其可能的易學識鑒,以觀照清代易學 發展史中的一個較不為學者注意的學術側面考察。主持人並期望透過此項 專題計畫,能夠略為開張清代學者易學研究中,傳統而多元的詮解面向。Item 文言文教學法研究、漢語戲曲學、漢語語言學英文名著選讀、古代漢語文學之教學研究等(2009-07-31) 賴貴三Item 清儒翁方綱經學研究(2009-12-01) 賴貴三Item 歐美漢學II:法國漢學研究(三)(2011-11-30) 賴貴三; 賴守正; 陳昭珍歐美研究II:法國漢學研究 本計畫主要在尋繹與收集十八至本世紀的法國漢學研究文獻,法國漢 學研究可以溯源到明末耶穌會教士來華時期。1795 年設立國立東方語言學 院,在十九世紀中葉也開始了漢語教學課程。1814 年12 月11 日,法蘭西 學院開設漢學講座,首次使歐洲的漢學研究成為高等教育的教學內容之 一,在歐洲漢學界中有極具重要的意義。此應歸功於Silvestre de Sacy (1758-1838),並協助完成耶穌會士關於漢學方面論著的集成《中國雜纂》 最後一卷的編纂工作。東方語言學院的漢語講座與法蘭西學院的漢學講座 的不同點,在於前者具有濃厚的實用色彩,而後者較為偏重學術研究。本 計畫擬以法籍傳教士Joseph de Prémare(中文名馬若瑟)在1728 年寫成 的一部手稿:Notitiae Linguae Sinicae(中國語言志略)為起始,並自 1815 年漢學講座的第一位主持者Abel-Rémusat(1788-1832,或稱雷慕沙) 著成《漢文啟蒙》作為開展的基礎。其後,以Stanislas Julien(1797-1873, 或稱儒蓮)、Hervery de Saint-Denis(1823-1892,或稱德理文)為薪傳 的對象。十九世紀的最後一任漢學教授為Edouard Chavannes(1865-1918, 或稱沙畹),直至二十世紀初期,法國的漢學研究極一時之盛,著稱於世。 其後繼任者馨香不斷,深刻影響著二十世紀以來的國際漢學界。法國漢學 研究,主要集中在漢語語言學、古典文學、敦煌學與俗文學、道教研究、 以及中國哲學思想等學術領域,在國際漢學界具有深厚的價值與影響力。Item 歐美漢學II:法國漢學研究(二)(2010-11-30) 賴貴三; 賴守正; 陳昭珍歐美研究II:法國漢學研究 本計畫主要在尋繹與收集十八至本世紀的法國漢學研究文獻,法國漢 學研究可以溯源到明末耶穌會教士來華時期。1795 年設立國立東方語言學 院,在十九世紀中葉也開始了漢語教學課程。1814 年12 月11 日,法蘭西 學院開設漢學講座,首次使歐洲的漢學研究成為高等教育的教學內容之 一,在歐洲漢學界中有極具重要的意義。此應歸功於Silvestre de Sacy (1758-1838),並協助完成耶穌會士關於漢學方面論著的集成《中國雜纂》 最後一卷的編纂工作。東方語言學院的漢語講座與法蘭西學院的漢學講座 的不同點,在於前者具有濃厚的實用色彩,而後者較為偏重學術研究。本 計畫擬以法籍傳教士Joseph de Prémare(中文名馬若瑟)在1728 年寫成 的一部手稿:Notitiae Linguae Sinicae(中國語言志略)為起始,並自 1815 年漢學講座的第一位主持者Abel-Rémusat(1788-1832,或稱雷慕沙) 著成《漢文啟蒙》作為開展的基礎。其後,以Stanislas Julien(1797-1873, 或稱儒蓮)、Hervery de Saint-Denis(1823-1892,或稱德理文)為薪傳 的對象。十九世紀的最後一任漢學教授為Edouard Chavannes(1865-1918, 或稱沙畹),直至二十世紀初期,法國的漢學研究極一時之盛,著稱於世。 其後繼任者馨香不斷,深刻影響著二十世紀以來的國際漢學界。法國漢學 研究,主要集中在漢語語言學、古典文學、敦煌學與俗文學、道教研究、 以及中國哲學思想等學術領域,在國際漢學界具有深厚的價值與影響力。Item 歐美漢學II:法國漢學研究(2009-11-30) 賴貴三; 賴守正; 陳昭珍歐美研究II:法國漢學研究 本計畫主要在尋繹與收集十八至本世紀的法國漢學研究文獻,法國漢 學研究可以溯源到明末耶穌會教士來華時期。1795 年設立國立東方語言學 院,在十九世紀中葉也開始了漢語教學課程。1814 年12 月11 日,法蘭西 學院開設漢學講座,首次使歐洲的漢學研究成為高等教育的教學內容之 一,在歐洲漢學界中有極具重要的意義。此應歸功於Silvestre de Sacy (1758-1838),並協助完成耶穌會士關於漢學方面論著的集成《中國雜纂》 最後一卷的編纂工作。東方語言學院的漢語講座與法蘭西學院的漢學講座 的不同點,在於前者具有濃厚的實用色彩,而後者較為偏重學術研究。本 計畫擬以法籍傳教士Joseph de Prémare(中文名馬若瑟)在1728 年寫成 的一部手稿:Notitiae Linguae Sinicae(中國語言志略)為起始,並自 1815 年漢學講座的第一位主持者Abel-Rémusat(1788-1832,或稱雷慕沙) 著成《漢文啟蒙》作為開展的基礎。其後,以Stanislas Julien(1797-1873, 或稱儒蓮)、Hervery de Saint-Denis(1823-1892,或稱德理文)為薪傳 的對象。十九世紀的最後一任漢學教授為Edouard Chavannes(1865-1918, 或稱沙畹),直至二十世紀初期,法國的漢學研究極一時之盛,著稱於世。 其後繼任者馨香不斷,深刻影響著二十世紀以來的國際漢學界。法國漢學 研究,主要集中在漢語語言學、古典文學、敦煌學與俗文學、道教研究、 以及中國哲學思想等學術領域,在國際漢學界具有深厚的價值與影響力。Item 漢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2006-04-09) 賴貴三Item 臺灣師大國文系圖珍稀古籍整理研究(2005-07-31) 賴貴三已故副總統陳誠先生所領導的部隊,於民國三十八年自東北撤退來臺 時,曾自張學良將軍創辦的東北大學攜帶一批珍貴古籍來臺,此中包含中 國、日本及部分韓國古籍。此批圖書先藏放於臺灣省政府,嗣後寄存於教 育部,再撥存於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師大總圖書館依據書籍性質,再寄 藏於各相關係所;其中,國文系圖書館所寄藏圖書最多,也最珍貴,共計 8731 冊,歷年遺失及久假不歸者26 冊,實存8705 冊,分為經、史、子、 集與叢書五部,其中數十部為海內難得一見的珍稀古籍,深具整理保存與 研究的價值。本人因曾工作於圖書館及負責國文系圖的行政管理與典藏採 購等業務,對於此批圖書有一定之認識,故擬訂此一專題計畫進行此批圖 書目錄及典藏現況之詳細調查,更新舊有資料;並將所有圖書中重要的典 藏款識、序跋題錄等一一鈔寫鍵入電腦;最後將數十種珍稀的古籍一一鍵 入電腦或掃瞄入檔,作為日後參閱研究可靠便利的參考資料,提供個人、 學生及學界有心研究人士的全文電子檔。本人並將結合學生助理共同完成 此一保存古籍文獻的神聖任務,竭盡所能整理妥當,撰述研究成果以供學 界觀善取資。因古籍數量不少,雖已蒙系方師長同意進行可能之整理研 究,但因此批古籍保管借閱規定,無法正常長久借鈔觀覽,勢必持續一段 時間,始能有完善理想的成果,因擬訂二年之期,期望能順利達成預期目 標,盡力於圖書文獻之永保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