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誰的文學?誰的產權?--日治臺灣報刊雜誌刊載中國文學之現象研探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2012-12-01) 許俊雅
    本文討論日治台灣報刊雜誌刊載中國文學之現象,當時選擇哪些了哪些文本?選刊的文本又以何種面貌呈現?文學作品的再次轉刊及改寫可視為一個「文化跨越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存在大量的文化適應、選擇、保留、淘汰等現象,從刊載改寫敘述的角度來看,編者需做出許多選擇與處理,以適應不同國度下的政治、文化需求,甚至是休閒娛樂的商業考量。中國文學被轉錄報刊時除了少數原汁原味保留外,多數做了變更,其變更形式除了篇幅增刪、情節前後挪動外,本文著意討論以下數種方式:改立題目、竄改作者姓名及原作的內容文字。改易篇名的方式,或另以小說中人物命篇,或取原文首句為篇名,或根據內容大意。竄改作者姓名則形成抄襲、冒名之嫌,更動原文情形又有數種策略:省略故事來源的敘述者,人名、地名、年代之更易或省略,合題材相近之數篇為一篇等等。追索原出處及所做之變造,可據以判斷文本來源及理解刊載用意,並進一步連結近代東亞各國報刊的流動現象,俾得客觀詮釋日治台灣文學。
  • Item
    日治時期臺灣報刊小說的改寫現象及其敘述策略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2013-12-01) 許俊雅
    本文處理日治台灣報刊小說改寫現象及敘述策略,諸多改寫作品取材自文言筆記小說、社會新聞、翻譯小說,其改寫策略約可分為「改易時空」、「文白互改」、「小說詩文轉換」、「虛實等同」等手法,實際操作時,則落實在題目的更動、內文字句或段落的增刪改寫上,以及人稱敘述的轉變、故事刊載次序的倒換,或合併綜合不同文本。其中白話文改寫成淺近文言文,或文言文改寫成白話文,以及小說改寫成論述文,詩歌改寫成小說,其改寫方式,各類現象所在多有,有些恐是僅見於台灣報刊。由於編輯個人文學觀念、美學品味及客觀現實的考量,這些經過改寫的文本,除了保留原作精神外,也經常可見突顯因果報應、貞孝倫理道德思想及對商業消遣的追求,同時編輯也經常透過結尾的添寫,呼應殖民統治下官方意欲推動的政策,或改寫者個人主觀的評感。所增添內容五花八門,而此一改寫手法極易誤識作者為台灣人氏,因此本文特別強調版本考察、出處追索的重要性,避免誤入歧途及隨意擴大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