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繙譯考試與清朝旗人的入仕選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14-12-??) 葉高樹; Yeh, Kao-shu
    清朝日常公文行政呈現多元文字並行的特色,文書繙譯工作的順利進行,是確保國政正常運作的重要環節,其中又以清、漢文和清、蒙文的繙譯最為重要。這類工作專任旗人,國家為甄選繙譯人才,設有部院衙門的晉用考試,以及授予功名的繙譯科考,可統稱為繙譯考試。旗人投身繙譯考試,須先驗看馬、步射,通過後方准入場,因此不僅要擁有兼通兩種語文的能力, 還須具備良好的騎射技能, 始能脫穎而出。在國家政策保護下, 旗人享有種種特權, 隨著時空環境的變遷, 的確有部分旗人昧於現實,依舊沉溺在昔日榮景,但是有更多的旗人面對家庭生計陷入困難,並積極尋求解決之道,繙譯考試便成為旗人社會向上流動的重要選擇。一般認為,清中期以後,旗人清語、騎射的能力每況愈下,不免令人質疑以繙譯取士、用人辦法的施行,不過是徒具形式而已。然而,官僚系統始終編制有專責繙譯的職缺,文書繙譯的工作也持續進行,所以問題的關鍵當在制度的設計是否能對旗人產生誘因,以及旗人任職的動機和意願。因此,本文擬以繙譯考試為例,從國家、家庭、個人三方面,探討清語、騎射能力的保持與旗人出路的關係。
  • Item
    繙譯考試與清朝旗人的入仕選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14-12-01) 葉高樹
  • Item
    清朝的繙譯科考制度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13-06-01) 葉高樹
  • Item
    「滿族漢化」研究上的幾個問題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10-12-01) 葉高樹
  • Item
    清朝的繙譯科考制度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13-06-??) 葉高樹; Yeh, Kao-shu
    中國以考試選拔官員的科舉制度,自隋、唐以降相沿不替;在清朝,不但有賡續明朝的科舉考試,開放旗人和漢人同場競爭,更有專為旗人而設,且極具滿洲特色的繙譯科考。雍正元年(1723),雍正皇帝為鼓勵旗人學習滿文,特仿科舉之制,考試繙譯秀才、舉人、進士;經乾隆朝初期的調整,明確規定考試範圍、應試資格、錄取人數,制度遂趨於完備。惟乾隆十九年(1754),朝廷以繙譯科考成效不彰,且與中央部院衙門文職人員繙譯考試疊床架屋, 故中止繙譯鄉試、會試, 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始漸次恢復。繙譯科考在嘉慶、道光年間出現重要變化:一是繙譯科考分為三級的考試體系趨於完備,並朝常態性發展;一是開放八旗駐防旗人就地應考繙譯秀才、舉人,使其免於往返順天府奔波之苦,期間舉凡試務流程、防弊措施等等,也幾經修正與改良,故而能為咸豐、同治、光緒三朝遵循。一如科舉考試,繙譯科考亦以儒家經典為考試範圍,秀才考試漢文繙譯滿文一篇,舉人、進士另須加考滿文作文。東洋文庫藏有繙譯秀才考試題目和部院衙門繙譯考試題目,中央研究院和國立故宮博物院則藏有繙譯鄉試、會試題目,可藉以了解此一特殊科舉制度的考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