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美國情境喜劇笑話之語言分析:以六人行為例
    (2007) 舒宥慈; Shu, Yi-Chih
    本研究旨在探討美國情境喜劇幽默之特色。研究中以美國影集六人行的對話內容作為語料,以劇中的罐頭笑聲作為笑點之指標,並採取觀眾之角度,將六人行的笑點所採用之語言策略分成三大類: 第一大類為「說話者用語之偏差」(10589, 75.61%),包含「違反語言模式」、「違反Grice的合作準則」、「違反禮貌原則」、以及「社會期望之偏差」。第二大類為「聽話者詮釋之偏差」(1011, 7.22%),包含「聽話者詮釋錯誤所造成之誤會」,以及「缺乏上下文或背景認知所造成之誤會」。第三大類為「說話者與聽話者互動之偏差」(2405, 17.17%),包含「對比」、「巧合」以及「矛盾」。 研究結果顯示,由第一大類「說話者用語之偏差」所造成的笑點出現機率最高(10589, 75.61%)。換言之,說話者基於Chomsky的衍生語法,可創造出無限的新句子和文字遊戲。說話者也藉由違反Grice的合作準則來欺騙聽話者,或製造笑料。在第一大類中,「違反Grice的合作準則」佔最高的百分比(5164, 36.89%)。由於Grice的合作準則本是為了對所有的溝通層面做解釋說明,因此它出現的高頻率是在預期之中的。在Grice的四個原則中,「違反真實原則」是最常用的語言策略(4198, 29.98%)。由於本研究採取觀眾之觀點,因此較容易發現「違反真實原則」的現象。在第一大類中,第二常用的語言策略為「社會期望之偏差」(3538, 25.26%)。由於情境喜劇通常以揭發日常生活的不協調以及不正常事件來製造笑點,此結果也是合理的。 由於六人行中,大部分的笑點皆具備失階與解惑之結構,本研究支持「失階-解惑」理論 (Jones,1970,Schulz,1972,Suls,1972)。根據結果,在六人行中,說話者與聽話者談話間的誤會,常常是由於雙方對於同一句話的最相關詮釋之定義不同所造成。因此本研究也支持Sperber and Wilson (1995)的「相關理論」。另一方面,從本研究中可看出,所有的笑點皆是以違反規則或常態為基礎,因此本研究不支持Raskin針對笑話模式所提出的新言談準則,因為違反常態本為笑話之特色。 本研究期望對於情境喜劇之幽默提出更深入的見解,並希望藉由研究笑點之特質,對幽默本能的構成及重要性之探討有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