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從地名的演變看中部地區開發族群的互動
    (2006) 王瀛晧; Wang, Ying-hao
    地名,是一群人在某一塊土地上生活過的痕跡,包含了歷史、地理以及語言三種要素。一如人名代表了命名者所附與被命名者的意義,地名也顯示了這塊土地對於當地居民的意義。然而在歷史、地理與語言的交互作用之下,如今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地名泰半已無法從表面的字義瞭解當初命名的意義。以臺灣為例,歷經最早的原住民、海權時代西、荷兩國的佔領、明清以降漢人的移墾、馬關條約後日本的統治、到二次大戰後光復迄今,如此複雜的住民變化使得臺灣地名在解讀上有許多的困難。針對這個現象,有學者認為漢語地名的演化方式不外乎(a)漢字譯音而後簡化縮短;(b)譯意;(c)完全更換;(d)保留土著族統稱(洪敏麟,1980);另有學者提出地質學中化石的概念,認為可經由開發的時間先後,來推論地名所歷經的演變(陳正祥,1959)。大體而言,現有的地名研究多半是橫斷面的將地名加以分類,再就各個類別探索當中的演化。  本研究採用化石層的概念,認為現今的地名是由各個開發的族群先後以各自的文化堆疊而成,而當中所採用的語言規則各有不同,提供的是一個縱剖面的角度。將每一個時期的住民視為一「層」,而每一「層」均有其不同的地名命名語言規則,按著時間軸的順序累加演變成為現今的地名。由於地名相對於人名有著 不易更動的穩定特質,縱使景物變遷,然而從地名當中我們仍可看出曾經活動於這塊土地上族群的痕跡。  本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主要研究範圍,包含現在的台中、彰化、南投縣市以及部分苗栗與雲林地區。現今台灣的社會以閩南族群為多數,然而透過地名演變規則的回溯,我們發現除了閩南族群之外,原住民,尤其是南島平埔族,以及客家族群都曾在中部地區的開發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並且有過密切的互動。近年來有不少地方開始重新使用當地的舊地名,例如台中縣清水的港區藝術中心有個「牛罵頭文化園區」,彰化中學畢業生的紀念書包上寫著「半線風情」,希望透過舊地名的還原,在台灣中部地區的開發史中留給這些族群一個位置,也讓不同的語言文化,豐富我們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