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環境災害重建的後政治民粹主義:臺東縣之個案研究
    (地理學系, 2015-05-??) 王文誠; Wen-Cheng Wang
    為回應對全球環境議題的關懷,本研究就空間治理的脈絡,檢驗自然環境災害過後,重建的「政治性」空間。每當環境災害後,媒體傳播災難畫面,隨即大量的經費投入重建「災區」;沒有太多的土地規劃討論、沒有太多的土地使用適宜性分析、也沒有太多的政策評估、更沒有環境影響評估來探討和審議「重建」對環境的衝擊。這樣的災後重建,某些程度上呈現出一種所謂「後政治」的狀況。對於「抵抗環境災害」採取一致性認同的策略,超越中央地方尺度、超越黨派對立,強調「救災」共識的凝聚與建構。並且,據此動員國家、企業、居民、社區團體及專家學者參與重建。本文受到當下「後政治」學者的啟發,以臺東縣做為災後重建的個案研究,透過現地考察及訪談的田野經驗,就後政治狀況和民粹主義交織的架構,配置在重建過程的計畫與實踐,討論災後重建如何型塑「後政治民粹主義」的特定編排。亦即,由於水泥工程中介所挪用的國家資本;新自由主義在國家動員市場的機制中愈加鞏固;以及,國家透過政策的介入,無論在法令、預算、和土地使用的權力上,提供共識政治的建構。
  • Item
    沙丘性海岸環境資源保育與劣化土地復育研究---以宜蘭海岸為例---宜蘭海岸環境變遷與資源整合之永續規劃與管理(I)
    (2008/08-2009/07) 王文誠; 林雪美
    土地劣化為全球主要的環境問題之一,主要是因為人類不當使用土地所導致的結果。台灣島土 地環境劣化問題日趨嚴重,尤其環境敏感且脆弱的海岸地區所造成的資源改變與土地劣化最為嚴 重。如何控制土地劣化,被認為是21世紀全球環境保育和永續發展的主要挑戰之一。 為了改善海岸地區的問題,有效的保護海岸環境,美國海岸管理學家John Clark 將海岸經營管 理的目標,包含確保資源的永續使用、維繫生物的多樣性、加強自然災害的防護、強化污染的控制、 合理管制經濟發展、提升海岸社區福祉、整合使用類型等多項理念與行動。本整合型計畫基於海灘 --海岸沙丘--防風林--濕地--丘後土地帶生態系統整個沙丘性海岸的資源特性與功能、價值,並配合 國家頒佈的行動方針及國際海岸保護的趨勢與理念,特研擬本子計畫。以沙丘性海岸環境前緣的海 灘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土地資源與環境變遷,根據其環境劣化情形,提出保護與復育的計畫。強調 以合理性環境承載的永續發展為目標,提出長遠可供應用與復育的管理策略。 本研究擬以三年度計畫進行。第一年度主要透過海岸濱線及沙灘剖面形態變遷情形,以瞭解海 灘之環境資源變遷與土地劣化情況。第二年度主要評估海灘環境承載量,以建置海灘的永續發展指 標,與定量與定性的評估。第三年進而研擬海岸劣化環境之復育計畫,並整合所有子計畫的資源調 查成果,配合現有海岸法令與規章,擬定永續發展之規劃課題與目標。並透過土地使用適合性分析 整合調查資料,擬定地使用與永續發展之「實質計畫」與「執行計畫」,以達成本整合型計畫之最 終目標。
  • Item
    沙丘性海岸環境資源保育與劣化土地復育研究---以宜蘭海岸為例---宜蘭海岸環境變遷與資源整合之永續規劃與管理(II)
    (2009/08-2010/07) 王文誠; 林雪美
    土地劣化為全球主要的環境問題之一,主要是因為人類不當使用土地所導致的結果。台灣島土 地環境劣化問題日趨嚴重,尤其環境敏感且脆弱的海岸地區所造成的資源改變與土地劣化最為嚴 重。如何控制土地劣化,被認為是21世紀全球環境保育和永續發展的主要挑戰之一。 為了改善海岸地區的問題,有效的保護海岸環境,美國海岸管理學家John Clark 將海岸經營管 理的目標,包含確保資源的永續使用、維繫生物的多樣性、加強自然災害的防護、強化污染的控制、 合理管制經濟發展、提升海岸社區福祉、整合使用類型等多項理念與行動。本整合型計畫基於海灘 --海岸沙丘--防風林--濕地--丘後土地帶生態系統整個沙丘性海岸的資源特性與功能、價值,並配合 國家頒佈的行動方針及國際海岸保護的趨勢與理念,特研擬本子計畫。以沙丘性海岸環境前緣的海 灘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土地資源與環境變遷,根據其環境劣化情形,提出保護與復育的計畫。強調 以合理性環境承載的永續發展為目標,提出長遠可供應用與復育的管理策略。 本研究擬以三年度計畫進行。第一年度主要透過海岸濱線及沙灘剖面形態變遷情形,以瞭解海 灘之環境資源變遷與土地劣化情況。第二年度主要評估海灘環境承載量,以建置海灘的永續發展指 標,與定量與定性的評估。第三年進而研擬海岸劣化環境之復育計畫,並整合所有子計畫的資源調 查成果,配合現有海岸法令與規章,擬定永續發展之規劃課題與目標。並透過土地使用適合性分析 整合調查資料,擬定地使用與永續發展之「實質計畫」與「執行計畫」,以達成本整合型計畫之最 終目標。
  • Item
    宜蘭地區海岸環境永續規劃與管理
    (中華民國工程環境學會會刊委員會, 2011-07-01) 王文誠; 林雪美
    本研究從釐清宜蘭海岸的現況課題並探討其根源,在永續發展視角下,提出改善與發展策略建議,提供相關單位在對於當前政策調整與未來規劃參考的行動方案。本研究透過策略規劃方法,就資源的永續使用、維繫生物的多樣性、加強自然災害的防護、強化海岸廢棄物控制、合理統理經濟發展、提升海岸社區福祉、整合使用類型等多項行動與理念為基礎,透過2009至2011年間所持續進行的實地田野調查、開放空間會議、諮詢焦點座談、以及針對社區的面對面訪談等,歸納並轉譯宜蘭海岸現況與面臨課題,就宜蘭海岸地區推動有利於海岸與水環境、廢棄物減量、生態化工業區、和綠色社區等議題為例,提出宜蘭海岸地帶的永續發展具體目標與行動策略,邁向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