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女性與政治-台灣新女性楊千鶴與許世賢之比較研究(1914-1983)
    (2008) 歐哲如
    日治時期,台灣開始出現一些女性社會菁英。本論文的討論重點是這些時代新女性,她們在傳統的保守氛圍中,如何突破重圍,又具備了哪些和傳統女性不一樣的能量和條件,最後才能脫穎而出,走出和傳統不一樣的路。 另外一個重點是這些本土新女性在不同政權底下,她們的政治經驗為何?面對強大的國家機器,她們如何發展並彰顯其主體意識,來對抗其壓迫,在過程中有衝突、有妥協。 本論文以兩位台灣新女性楊千鶴和許世賢來做比較研究,看她們在不同政權底下,其政治經驗為何。她們兩位女性的生命史跨越日治和國民黨統治時期,這兩個政權都運用強大的國家機器,以粗糙的的方式,將其國家意識型態擴散至每一角落,生活在台灣的人,很難不受政治影響。日治時期的政治經驗主要表現在求學和職場經驗;戰後國民黨時期的政治經驗則表現在參政經驗上。 論文的架構,則由楊、許兩人的家世與童年開始討論,她們具備了什麼特殊條件,使她們有機會脫離傳統。接下來討論她們的求學及職場經驗,比較她們在日治時代的政治經驗有何不同。她們受到了哪些來自政權的壓迫,又如何提出抗辯或妥協。另外,整個教育的過程中,其內容的設計與教育的目標,無一不受日本政權意識型態的影響,想把台灣女性形塑為他們所想要的樣子。但無可否認,教育是新女性走出傳統最重要的一座橋。 到了戰後,國民黨政權給了女性哪些限制,而在限制之外,又給了女性哪些機會。在這段時期,女性首先獲得參政權,包括選舉與被選舉權。兩位女性都在這段時間拿到參政權,不僅有了選舉權,她們都有參選的經驗,實現了女性的參政權。然而,雖然有參政權,卻不是無往不利的。當時女性的參政,受到重重阻礙,甚至楊千鶴還為了理想的實現,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又兩位女性,在一個保守時代中,她們能不隨波逐流,努力超越所處的時代壓倒性的思潮,突破種種限制與束縛,不斷彰顯其主體意識,堪稱時代新女性,更足以為女性的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