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日治後期地方與空間的記憶:《三六九小報》、《風月報》遊記敘事策略
    (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2014-09-01) 林淑慧
    遊記著重旅人再現觀察與體驗,含涉異地旅行書寫的共性與殊性。台灣日治時期《三六九小報》及《風月報》系列刊物以休閒為主要功能,所載旅遊散文多以自然或人文風景為題材,且蘊含感官意象。因「感官↔記憶↔藝術創作」之間有所關聯,故藉由敘事學的概念應用於旅遊散文研究的詮釋,以理解作者如何透過文本再現個人的感官經驗。為探討在地與跨界敘事的感官意象,故以刊物所載旅遊散文為研究素材,分別詮釋在地風景的感官體驗、旅日感官記憶的再現策略。另一方面,則從刻劃女子的形象、場景與敘事者心境的互涉等層面,分析旅行敘事的人物與場景等議題。綜觀這些旅遊散文多流露地方感,或文化接觸後的批判,並保存旅人於特定時空情境的記憶。
  • Item
    觀看海外邊陲:巡臺御史的論述策略
    (淡江大學中文系漢學研究中心, 2013-06-01) 林淑慧
    離開熟悉的土地到異地之際,為一種「非常」的暫時生活樣態,因而重新思索自己的位置。空間移動的書寫顯現作者對異地的認知,因巡臺御史身分職務特殊,如此從中央到「邊陲」的巡行機會,使其論述多著重於采錄風俗及治理建言的面向。本文應用故宮博物院收藏之月摺檔、宮中檔、諭旨,中央研究院典藏之內閣大庫檔案、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官方行政公文,同時從《臺灣文獻叢刊》、《臺灣文獻匯刊》蒐羅研究素材。探討巡臺御史的詩文再現臺灣哪些風土民情?他們所撰寫的奏摺與檔案等論述提供中央何種訊息?這些書寫又建構哪些寫實與想像,而成為藉以遠端遙控的媒介?本文從御史的視察經驗與書寫台灣原住民視角兩大面向進行詮釋。期望藉由探討他們觀看臺灣的視角,以及空間移動經驗的書寫,呈現巡臺御史的論述策略。
  • Item
    日治時期啟蒙運動的再現:《滄溟行》、《荒村》的歷史敘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 2011-04-01) 林淑慧
    台灣大河小說常結合真實與虛構的歷史敘事,呈現關於人類命運與理想的思考。如鍾肇政《台灣人三部曲》、李喬《寒夜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滄溟行》及《荒村》,運用「台灣文化協會」、「台灣農民組合」等相關史料,再現家族參與當時啟蒙運動的情境。哲學家康德以為啟蒙的特徵是脫離「不成熟」狀態的過程,亦即修正意志、權威及理性運用之間的原有關係,並蘊含尊重人權自由的世界觀。究竟作家是如何有意識地消化龐雜的史料,再現這段台灣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又是以何種虛實交錯的寫作手法,想像或建構歷史的脈絡?本文就台灣文化協會與農民運動史料的轉化、演講的氛圍與啟蒙意義,以及主題人物的真實與想像等層面爬梳文本。同時參酌相關一手檔案、文獻,分析小說中的情節編織技巧,詮釋其歷史敘事的特殊質性,並探析作家如何藉由小說人物的言論及行動,想像日治時期台灣群眾的啟蒙思維。
  • Item
    日治時期啟蒙運動的再現:《滄淇行》、《荒村》的歷史敘事
    (臺灣語文學系, 2011-04-??) 林淑慧; Lin, Shu-hui
    台灣大河小說常結合真實與虛構的歷史敘事,呈現關於人類命運與理想的思考。如鍾肇政《台灣人三部曲》、李喬《寒夜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滄淇行》及《荒村》運用「台灣文化協會」、「台灣農民組合」等相關史料,再現家族參與當時啟蒙運動的情境。哲學家康德以為啟蒙的特徵是脫離「不成熟」狀態的過程,亦即修正意志、權威及理性運用之間的原有關條,並蘊含尊重人權自由的世界觀。究竟作家是如何有意識地消他龐雜的史料,再現這段台灣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又是以何種虛實交錯的寫作手法,想像或建構歷史的脈絡?本文就台灣文化協會與農民運動史料的轉化、演講的氛圍與啟蒙意義,以及主題人物的其實與想像等層面爬梳文本。同時參酌相關一手檔案、文獻,分析小說中的情節編織技巧,詮釋其歷史敘事的特殊質性,並探析作家如何藉由小說人物的言論及行動,想像日治時期台灣群眾的啟蒙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