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自然解方於荷蘭海岸沙丘應用之評析與台灣本土適用之課題
    (地理學系, 2021-12-??) 安薇娜; 林宗儀; Viola Marcia van Onselen, Tsung-Yi Lin
    全球海岸環境因人為活動和自然變遷的壓力而逐漸惡化,土地利用變遷、海岸侵蝕、海水面上升、污染等等因素,都使這些退化的環境變得相對脆弱,也提高了災難發生的風險。在面對這些挑戰的各種對策中,「自然解方」因為它的高度適用性及諸多好處而受到全球越來越多的關注。海岸沙丘是海岸防護的天然屏障,在思考對應海水面上升及海岸侵蝕的挑戰時,常比傳統的硬性工程措施,更加適合應用「自然解方」來減輕災害風險。本研究評析幾個在荷蘭海岸沙丘應用「自然解方」的實作案例,收集其相關的環境管理策略,討論其過程與成效,並將這些經驗教訓提供臺灣海岸本土適用之參考。雖然荷蘭海岸線在過去大部分已受到沙丘與不同軟性工法的保護,現今則更重視與自然協作。在這些應用「自然解方」的專案計畫中,減少人為的介入,明顯地促進了生物多樣性的發展,也加快了環境的恢復。臺灣和荷蘭一樣,相當倚賴海洋資源,海岸環境的多樣性高,並擁有許多獨特的棲地環境,但海岸地區同樣也面臨許多如海岸侵蝕的威脅。過去針對海岸侵蝕的對應策略以硬性工法為主,較少從生態面向來思考,而海岸管理也因事權分散而導致缺乏綜合管理,所以臺灣迄今尚無任何地區以自然生態系統管理面向,來研究軟性工法或探究如何降低災害風險。但以 2020 年 6 月新成立的桃園草漯沙丘地質公園為例,可以發現人們對於以設置地質公園方式來保育沙丘、降低災害風險,或透過可持續管理來加強沙丘生態系統等作為,已愈感興趣。現在這個地方級地質公園仍保存著脆弱的沙丘環境和大約八公里的活動海岸線,應該是一個可以適用「自然解方」的地區。
  • Item
    應用福衛二號影像測繪海灘潮間帶地形之嘗試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2014-05-01) 林宗儀
    海灘地形具動態、敏感之特性,容易受到波、流、潮汐和風等外營力作用的影響而產生變化。傳統上各國政府為了管理、保護海岸,都會以海灘剖面的定期測量方式來監測海灘地形,掌握其侵淤變化情形。但傳統的海灘剖面測量作業相當費時費力,尤其像是台灣全島大範圍的調查。我國擁有的福爾摩沙二號衛星,其所拍攝影像因具有高造訪率及高解析度的特色,一般認為具有大地環境監測的功能,因此我們嘗試利用其對同一地區海岸所拍攝之系列衛星影像資料,建構一套結合蒐集實測潮位資料,判識影像濱線和應用地理資訊系統等技術的調查模式,期望能夠用於大區域的海灘潮間帶地形測繪,以節省地面調查工作所需耗費的人力、物力和時間。研究結果顯示,由於衛星影像產出不夠穩定,可用影像的頻率未如預期,因此原先構想的測繪技術並無法真正產出良好品質的海灘潮間帶地形圖,更無法取代傳統的地形剖面測繪。但在混合使用了不同季節的影像資料後,部分沙岸地區可以繪製出代表那段特定期間的一種海灘地形平均狀態,如能用於長時距的海灘地形變化趨勢比較,仍有其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