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周氏兄弟的翻譯與創作之結合
    (國文學系, 2007-09-??) 彭明偉
    1919年初《新青年》雜誌上刊載了一篇俄國作家Sologub(梭羅古勃)的散文詩〈蠟燭〉,這篇幾乎是《域外小說集》中文言譯本〈燭〉的白話譯文版。從種種線索來推敲,周作人極有可能是這篇〈蠟燭〉的譯者。此後不久,魯迅寫了他的第四篇白話小說〈明天〉(1919.10),這篇小說不論在內容思想或組織構思上都與梭羅古勃這篇〈蠟燭〉十分雷同,兩者之間存在著很深的淵源。從許多跡象顯示,我認為幾乎可以斷定魯迅借鑑了這篇散文詩,創作出了〈明天〉這篇動人的小說。我想從〈蠟燭〉到〈明天〉這一轉化的過程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藉此我們一方面可以看出魯迅高超的文學領悟力和創造能力,如何吸收消化外國文學之後不著痕跡地轉化為充滿中國本土色彩的文學,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周作人的翻譯與魯迅的小說如何巧妙的結合起來。這是周氏兄弟在翻譯與創作上攜手合作的一個重要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