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音步譯趨/趣:方平之《羅密歐與朱麗葉》探討
    (2011) 張桐恩; Tong-en Chang
    《羅密歐與朱麗葉》一劇可說家喻戶曉,然而其翻譯史卻少有人探究,故本文一方面整理《羅》劇之翻譯史,勾勒自林紓以降各譯者之風格。 另一方面,多年來,中文莎士比亞以梁實秋與朱生豪的散文版本最為流通,然而不少學者與研究都認為應該以詩譯詩,且劇本翻譯應以「可演」與否為最主要的考量。2000年,方平以「音組」的原則翻譯《新莎士比亞全集》,號稱以詩譯詩並以「可演」為目標,為有心探究莎劇翻譯者提供了新的素材。 然而在探究《羅》之相關問題時,不免遇到意識形態之問題,其一是「可演性」一詞過於空泛,其二是《羅》劇中,主角刻骨銘心的愛情,實則牽涉了未成年人偷嚐禁果的禁忌、挑戰了傳統社會的價值。故本文亦從意識形態出發,以比利時學者 Lefevere 之操縱理論,及以 Susan Bassnett 對「可演性」之質疑為基礎,檢視方平之意識形態,及其在詩學、論述系統方面之操縱。 檢視研究結果,方平雖不斷強調劇本演出之可能,然而卻忽略演出仍牽涉演員、導演與其他非語言因素,在添加舞台指示時顯得畫蛇添足,且許多典故也因為字數限制而丟失。然而音組翻譯之短句結構,的確使節奏較為突出,不失為一項有意義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