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2
  • Item
    劉勰《文心雕龍》對二陸兄弟文論的參酌與開創
    (國文系, 2022-03-??) 呂武志; Lyu, Wu-Jyh
    本論文探討西晉二陸兄弟文論為梁劉勰所參酌並進一步開創的真相。針對六個層面:綜論文章風格與體勢、探討靈感及構思狀況、關注為文宜養神衛氣、強調立意與先情後采、講究謀篇與安章造句、重視多樣化修辭技巧。綜合以上六者,可見劉勰《文心雕龍》大量參酌陸機〈文賦〉和陸雲〈與兄平原書〉的觀點,反覆辯證;取捨之間,不避雷同,不為苟異,所以能廣納魏晉以前文論的精華,推陳出新。清章學誠稱《文心雕龍》「體大而慮周」、「籠罩群言」,洵非虛譽。
  • Item
    從歐陽修的<秋聲賦>到簡媜的<夏之絕句>
    (國文學系, 2008-03-??) 呂武志
    本文緣於當今高中國文教材之編選,頗有重白話而輕文言、強調本土而忽略傳統之趨勢,漸捨棄歐陽修〈秋聲賦〉,多採簡媜〈夏之絕句〉,遂有感而發。推考我國古典文論之源遠流長,其闡揚文理,彰乎甚明;妙抉文旨,昭然可表;以之應用於剖析古今文章利弊,如庖丁解牛,切中肯綮。遂取〈秋聲賦〉為試金石,以較論〈夏之絕句〉;分別從「命題的平易自然」、「立意的深刻顯豁」、「運材的切要精當」、「布局的靈活周密」、「措辭的簡潔巧妙」五方面考量。就命題言:歐公平實貼切,簡媜有意弄奇;就立意言:歐公文旨突顯,簡媜依稀隱微;就運材言:歐公精要練達,簡媜還須去沉;就布局言:歐公嚴謹條貫,簡媜猶欠圓轉;就措辭言:歐公造語新鮮,簡媜瑕瑜互見。綜而言之:歐公簡而有法,其主盟北宋文壇,固足以永傳而不朽;簡媜繁而且縟,雖有譽於當代,實尚待乎鎔裁。至於高中國文教材於兩篇範文之取捨,權衡之際,亦可以思之矣!
  • Item
    劉勰《文心雕龍》與陸機《文賦》
    (國文學系, 1998-03-??) 呂武志
    本論文目的在探討劉勰與陸機文論的密切相關性,並深入比較其異同之點,以窺知我國古典文學理論在魏晉南北朝的傳承與開展。全篇分八節,除前言、結語之外,復針對「辨析文體與風格」、「兼顧繼承和創新」、「探討構思及靈感」、「綜述創作技巧」、「重視文學功用」、「寫作文論目的」等六個方面對照。經過比較驗證,確知劉勰博採陸機的創作觀點,陶鎔出更宏偉的文學理論體系。
  • Item
    裴度的文學觀和散文
    (國文學系, 1992-04-??) 呂武志
  • Item
    文「約」為美
    (國文學系, 1996-03-??) 呂武志
    《文心雕龍.銘箴》贊曰:「義典則弘,文約為美。」「約」,無疑是劉勰衡文的一個重要觀念。本論文即以此為基點,探討劉勰提倡「約」的時代背景,係為了針砭南北朝「飾羽尚畫,文繡鞶帨,離本彌甚,將遂訛濫」的繁縟文風。所以他主張「宗經」,強調文學能取法「辭約而旨豐」的經誥,自然會有「體約而不蕪」的優點,而彰顯出「覈字省句,剖析毫釐」的「精約」風格。因此他評論作家作品,辭約而精則褒之,文繁而蕪則貶之,隱然以「繁」、「約」為評文之一大標準。就各類文體寫作之共同要求言亦然,如〈議對〉云:「文以辨潔為能,不以繁縟為巧。」〈書記〉言:「隨事立體,貴乎精要」。〈論說〉講:「要約明暢,可為式矣!」皆為顯例。至於實際寫作上如何力求「精約」﹖劉勰亦有「鎔裁」之論。就「鎔意」言,首先要「設情以位體」,〈情采〉所謂:「為情者要約而寫真」是也;其次要「酌事以取類」,〈事類〉所謂:「取事貴約」是也;最後要「撮辭以舉要」,〈神思〉所謂:「貫一為拯亂之藥」是也。就「裁辭」言,則當「字去而意留」,切忌「字刪而意闕」,才是要而非略,約而不疏。總此各端之探討,由針砭時風之「約」、取法經典之「約」、品評作家之「約」、文體要求之「約」,以迄具體創作之「約」,誠見「文約為美」不僅是劉勰衡文之重要觀念,且於《文心雕龍》中亦略成一個思想體系。
  • Item
    杜牧散文之淵源
    (國文學系, 1993-03-??) 呂武志
  • Item
    杜牧散文之體裁與風格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 1994-06-??) 呂武志
  • Item
    〈徵聖〉在劉勰文學思想上之地位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1990-06-??) 呂武志
  • Item
    杜牧與唐宋八大家散文之關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1994-06-??) 呂武志
  • Item
    從《文心雕龍‧論說》看劉勰的思想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1991-06-??) 呂武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