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9
  • Item
    承認自然 ──霍耐特承認理論與王夫之氣的思想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7-06-??) 劉滄龍; Liu, Tsang-long
    本文討論霍耐特交互承認理論中的共感,同時與王夫之氣的思想對話,以便探究「承認自然」的課題。霍耐特的承認理論涉及人與自己、與他人及與自然的承認關係,主張共感的承認優先於認知。他雖然考慮到對於人類以外的世界也懷有一種先在的承認態度,但卻是以間接的方式,某種程度化約到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係來談承認自然。我將試圖在霍耐特承認理論的框架下,一方面吸納他論及人的交互共感的理論優點,另一方面則藉由王夫之氣的思想中能夠整合自然與社會關係的洞見,來補充霍耐特理論較為薄弱的環節。同時,也返回到法蘭克福學派第一代理論家班雅明與阿多諾論及的「氣韻」(aura),由美學的進路來探討在共感的承認關係中人的自我理解為何與自然有關。
  • Item
    戴震的氣化人性論(III-I)
    (2009/08-2010/07) 劉滄龍
    本計畫將分別從出土文獻與斯賓諾莎哲學兩個研究視角討論戴震的「氣化人性論」。從 湖北荊門的郭店楚簡〈性自命出〉、〈唐虞之道〉等篇看來,戴震「以氣論性」的思路與 戰國中期的儒者遙相呼應。戴震的「氣化人性論」志在返回他心目中的孔孟之道,而他 對孟子的詮釋無意間卻回到了孟荀之前儒者的人性觀點。於是戴震引用〈樂記〉的「血 氣心知」作為人性論的核心概念,亦非偶然,他以氣學的進路重構儒學,正好暗合了孔 孟之間儒者「即生言性」的思路。為了追溯戴震「氣化人性論」在先秦儒家的思想譜系, 筆者將考察戴震的《中庸補注》如何詮釋子思的思想,並且對比此一詮釋與竹簡中「道 始於情」、「情生於性」、「節脂膚血氣之情」等從自然生命來理解性的觀點。為了進一步 在理論上闡釋戴震的「氣化人性論」,筆者將借用斯賓諾莎哲學,思索戴震氣學進路的 人性論如何調解理性和情欲之間的張力問題。斯賓諾莎從連續性的發展觀點詮釋身體∕ 心靈、欲望∕理性、自然∕必然的相互關係,除了化解笛卡兒身心二元論的難題,也立 足於自然人性論思考欲望、幸福與德性的關聯。若能暫時懸擱東西方哲學在問題意識上 各自內在脈絡的獨特性,戴震的「氣化人性論」可以藉由斯賓諾莎的身心理論及自然哲 學得到新的反省線索。
  • Item
    主體的「內在多元性」——尼采系譜學與跨文化思考
    (2013/08-2014/07) 劉滄龍
    尼采的系譜學檢視那些由特定權力所建構的「生活方式」(Lebensform)、通行有效的價值與信念。系譜學的歷史書寫可以引發批判的力量,「自我」及其「生活方式」的轉化於是可能。本計畫將探討尼采系譜學所涉及的主體批判、權力理論,及其所蘊涵的「哲學工夫」。系譜學作為批判的歷史書寫包含了一種新的自我理解,亦即主體的「內在多元性」(subjekt-interne Pluralität)。本計畫的第二項工作即試圖討論,倘若「主體的內在多元性」及新的自我理解的確可能,我們是否能據此提出「跨文化主體」的概念?我們將以尼采系譜學與王夫之關於「氣」、「工夫」的思考為例,來探討哲學作為「習練」(Übung)、「生活方式」所具有的當代意義。由內在多元的主體所操練的「哲學工夫」,在肯定差異當中自我轉化,這將導向自我與世界所構成的「纏結」(Ineinander)關係。
  • Item
    戴震的氣化人性論(III-III)
    (2011/08-2012/07) 劉滄龍
    本計畫以「生成」(becoming)的角度詮釋戴震的人性論與善論。戴震認為先天善性要在後天的經驗學習中發展實現,因此,天性和教養具有互相形塑的內外關係,換句話說:「天性來自於教養」。從「天性來自於教養」的觀點出發,筆者檢視戴震如何在批評宋明儒者的論點中呈顯出他獨特的理論:不斷在生成中實現的人性。
  • Item
    戴震的氣化人性論(III-II)
    (2010/08-2011/07) 劉滄龍
    本計畫將探討戴震氣化人性論據以展開的方法論基礎,《孟子字義疏證》所包含的 儒家經典詮釋原則將是主要的討論課題。戴震在他的代表作《孟子字義疏證》一書,分 別對於「理」、「天道」、「性」、「才」等字詞採取了語文學與哲學的同步進路替《孟子》 進行考証與詮釋工作。此書可看做是戴震建立了自己的哲學體系後,對於程朱理學的回 應與批評,而回應的方式在體例上仿擬了朱熹的學生陳淳所作的《北溪字義》。戴震不 能滿意陳淳的字義論述在方法上的缺憾,而這也是朱熹等宋儒的共同缺失(「鑿空」), 所以他的書名除了「字義」的論述之外,還要對於自己所申述的字詞意涵,輔以考証的 方法來會通古書的義理,於是而有「疏證」以加強字義論述的古典文獻根據。「字義疏 證」意圖先奠定語文學的基礎才發展哲學論述,所以他主張回到經典自身的語文脈絡來 詮釋經典(「以經解經」)。然而,從詮釋學循環的角度來看,戴震似乎只片面地強調了 從字義到文意到義理的階序,而忽略了在字義理解的階段很可能早已滲透了從義理層次 而來的先行領會。以當代西方詮釋學的眼光來看,「字義疏證」作為一種經典詮釋方法 固然有相當程度的侷限性,然而由此樸質的方法所展開的思想卻包覆著「哲學∕歷史」、 「差異∕同一」、「文本∕生命」等重重複雜的辯證關係。戴震的經典詮釋方法標誌著典 範的轉移,其意義或許並非單純地「從宋儒的哲學過渡向清儒的語文學」(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有可能更是種具有理論潛力的「寓哲學論述於語文學方法」(philosophy in phil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