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81

系所簡介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鑑於當時尚無正式之工業職業師資培育機構,乃在美國國際合作總署之資助下,於民國42年由當時的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前身)設立工業教育學系,從事培育工業職業學校師資及中等學校工藝教師之工作,為台灣第一所正式之技職教育師資培育機構。

  

民國65年8月,本系成立研究所碩士班;民國81年8月,成立博士班,為我國第一所成立之工業教育博士班,不僅為本系發展之重要里程碑,亦是我國工業教育發展之大事紀。

  

本系培育多元工業教育師資,為求學術專業發展與研究精進,本系各組陸續獨立發展成專業系所。工技組於民國71年獨立成立工藝學系,民國85年圖文傳播組成立圖文傳播學系。民國91年本系機械組機械、鑄造、製圖、板金等四個專長轉型成立機電科技研究所,並於93年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民國93年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年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

  

本系目前設有學士班,培育技術型高中之動力機械群與電機與電子群師資;碩士班設有技職教育、能源應用、車輛技術及科技應用管理四個教學分組;博士班以提供技職教育組課程為主;在職專班著重於培養技職教育行政及科技管理應用專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基於通訊網路之遠距醫療情境分析
    (2023) 魏大鈞; Wei, Da-Chun
    近年來,由於行動通訊技術的蓬勃發展,無線通訊技術與網路已可以有效支援遠距離資料與影像之傳輸,而新冠肺炎的爆發,更加速行動通訊應用的擴散,其中遠距醫療為最主要的代表應用之一。遠距醫療採用新式代行動通訊技術,進行醫療資訊的傳輸與接收,能夠有效降低病人就醫不便的問題,醫師也能利用遠距醫療,依據病患的敘述與影像快速診斷下達醫矚或進行遠距監測病患狀況。雖然遠距醫療已經成為新趨勢,但遠距醫療未來之應用,少有學者探討,但對於學界、業界而言,相關議題極為重要。為跨越研究缺口,本研究採用宏觀環境分析法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al, and Legal (PESTEL),建構多準則決策分析模型,建構未來遠距醫療發展之情境與各情境之應用。本研究經彙整專家意見後,使用決策實驗室分析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 與基於決策實驗室之網路流程DEMATEL-based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DANP) 推衍發展情境最重要的三種驅動力量,並由DANP搭配多準則折衷評估方法VIekriterijumsko KOmpromisno Rangiranje (VIKOR) 在三種驅動力量所形成之八種情境組合中,推衍選取出四項遠距醫療未來五年最可能的情境。再次彙整專家意見使用DANP搭配VIKOR在四種最可能發展情境下從八種遠距醫療應用中推衍出該情境下最適合的三項應用。依據實證研究結果,未來遠距醫療發展之四種情境中,情境一由經濟、社會、與環境等三種正向驅動力所建構,最重要的應用是遠距手術,次之是遠距醫療監測,情境二由經濟與社會兩種正向驅動力搭配環境負向驅動力所建構,最重要的應用是遠距手術,次之是遠距緊急救護系統,情境三由經濟與環境兩種正向驅動力搭配社會負向驅動力所建構,最重要的應用是遠距醫療監測,次之是遠距緊急救護系統,情境四由社會與環境兩種正向驅動力搭配經濟負向驅動力所建構,最重要的應用是遠距醫療監測,次之是遠距緊急救護系統。本研究以學界、業界專家推衍遠距醫療未來最可能之發展情境與應用,可為創新醫療器材領域之後進所用,能使業者大幅降低研發成本及失敗風險,更準確抓住未來新藍海以及發展趨勢。而發展之多準則情境分析架構,可作為其他領域企業預測未來之用。
  • Item
    以技術探勘、主路徑分析與多準則決策法分析次世代半導體製程與元件之鰭式場效電晶體專利
    (2020) 黃偉棣; Huang, Wei-Ti
    近年來,由於科學與技術的進步,積體電路的材料、製程、與元件進展快速,而鰭式場效電晶體(Fi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FinFET)的發明,更大幅改善傳統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MOSFET)元件的不足,成為半導體領域之新興技術,更是延長摩爾定律的重要元件之一。專利是科技廠商奠定市場地位的關鍵要素,半導體產業屬於技術密集型產業,必須創新技術以維持競爭優勢,故掌握核心的鰭式場效電晶體專利對於半導體廠商非常重要,以邏輯製程為主的晶圓代工廠尤其如此。唯學界與後進廠商少有關於鰭式場效電晶體專利之分析,因此本研究擬探勘鰭式場效電晶體之專利。首先,本研究定義所要探勘之專利範圍,其次,探勘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之專利資訊,再運用邊緣中介性群落分析法(edge betweenness clustering)和主路徑分析法(main path analysis)找出鰭式場效電晶體專利的主要路徑以及相似技術的專利,透過決策實驗室分析法(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和決策實驗室網路流程法(DEMATEL based Network Process)分別找出每個專利之間的影響關係以及權重值,了解此領域的專利之發展過程以及重要的專利,實證研究之結果,可以分析領先的晶圓代工廠商的主要技術,提供後進晶圓代工廠商在未來五年進行專利佈局之參考依據。
  • Item
    台灣以物聯網建設智慧城市發展策略之研究
    (2018) 鄭宜蓁; Cheng, Yi-Zhen
    因為行動通訊與物聯網的技術日漸普及,加快智慧城市發展速度。本研究結合社會創新理論分析台灣以物聯網建設智慧城市的發展策略,並歸納出六大構面與三十三項準則,六大構面分別為智慧基礎設施、智慧政府、智慧環境、智慧生活、智慧安全和智慧移動。 本研究問卷發放對象為政界、財團法人與產業界中具備物聯網與智慧城市相關背景之12位專家。利用層級分析法 (AHP) 結合決策實驗室分析法 (DEMATEL),評估台灣以物聯網建設智慧城市的發展策略架構中,構面之間與準則之間的權重與因果關係,藉由兩者結論判斷長期優先發展策略。 本研究結果得知六大構面中以智慧基礎設施為優先發展之重點策略。六大構面底下準則之優先發展策略分述如後: 一、智慧基礎設施構面下為多設備雲平台可用性 二、智慧政府構面下為設立推動智慧城市專責組織 三、智慧環境構面下為建置智能城市與城市生態 四、智慧生活構面下為緊急救護連線系統與建立健康狀況檢測及上傳雲端服務 五、智慧安全構面下為中央警政之整合救援系統(含即時報案) 六、智慧移動構面下為信息與通訊技術 (ICT) 整合程度。本研究結果可為台灣以物聯網建設智慧城市的發展策略提供未來方向。
  • Item
    以UTAUT2推衍影響消費者接受整合奈米影像感測器智慧裝置之關鍵要素
    (2018) 葉涵菲; Yeh, Han-Fei
    奈米科技的是全世界先進國家取得未來競爭優勢的關鍵要素,趕上奈米科技的狂潮,是台灣產業永續經營的契機。奈米科技的發展,可以滿足元件微小化的需求。奈米科技的應用多元,而典型的應用之一,為奈米影像感測器,奈米影像感測器與消費性電子平台整合,亦為潮流之一,少有學者探討,確為消費電子廠商訂定行銷策略之關鍵要素。因此,本研究擬導入第2代整合型科技接受理論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2, UTAUT2)為基礎,預測影響整合奈米感測器消費電子設備消費行為之因素; 本研究以將結合決策實驗室分析法 (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先行分析各構面和準則之間的關係,並以德菲法之專家小組(expert panel)決定德菲法研究的最終結果。因此專家小組成員的遴選以了解先進奈米製程經驗的人士參與。後以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檢定前述DEMATEL推導之影響關係之假設顯著。且分析架構之可行性,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推衍UTAUT2 各變數對消費者接受整合奈米感測器消費電子設備之關聯程度與顯著性,並以台北市使用高像素手機之工作經驗人士為對象,實證本研究架構之可行性,從以上實證結果來看,一般用戶對於高像素手機是否是先進奈米製程製做較為無感,但一般用戶對於產品娛樂性與產品性價比較為重視,而專家用戶對於先進奈米製程改善暗電流之雜訊呈現有感,故此研究對於專用戶和一般用戶所呈現的數據結果可提供之後想探討相關研究方向時策略之依據. 關鍵字: 高像素智慧手機、影像奈米感測、第2代整合型科技接受理論、決策實驗室分析法、結構方程模式
  • Item
    以基於專利探勘與佈局之模糊能力集合擴展法定義技術研發策略
    (2018) 蔡坤麟; Tsai, Kun-Lin
    在現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專利是保護公司技術一個非常重要的資產,即便如此,專利卻比較少被用於一家公司在研發新產品上的策略訂定以及公司的能力分析,故本研究目的就是希望可以提供這樣的範例讓各企業參考。首先一開始會先定義將進行分析的技術範圍,在本研究將以包含物聯網以及智慧家庭的智慧燈控應用作為範例,並以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資料庫來進行專利的檢索,再以得到的結果來建構技術功效矩陣。而為了滿足開發某項產品或是創新的技術,將會混合多準則決策方法,再利用基於網路程序(ANP)的決策實驗室分析法(DEMATEL)方法來被評估以及決定,接著針對根據專家的意見來進行現階段能力技術以及預期達到的能力技術的差距評估,後續再導入以能力集合擴展為基礎之模糊多目標決策(FMODM)方法分析後做出決策。 根據專家意見分析後,得到主要的擴展技術共有13 個,然後尋找一間C 公司作為研究對象,此公司在燈控方面有多年經驗,因此選擇此公司作為能力擴展的研究對象,在收集完問卷之後,使用能力集合擴展法分析問卷結果,以提供公司產品效益為前提,得到C 公司的最佳擴展路徑。
  • Item
    生技產業研發異業結盟策略
    (2016) 董怡伶; Tung, I-Ling
    生技產業被視為21世紀最重要的產業之一且對人類福祉有重大貢獻。生技產業的成長除了將成為下一波經濟長波的主要驅動力量。生技產業這高科技產業面臨著知識工作者需求眾多、研發時間長、資金投入龐大及不確定性高的嚴峻挑戰。尤其主要的生技產業企業屬於中小型規模,資源極有限。面對如此弱勢條件,如何能獲得外在的支援,提升研發績效,成為生技產業的後進中小型經濟體當前最重要的議題。研發聯盟是習知的方式,若得以採行異業結盟策略,有效整合資源,提升研發績效,並擴大應用領域,將對生技產業的發展有極大的助益,更能對大幅提昇對人類健康與福祉的貢獻。因此,本研究分析影響生技產業選擇異業結盟策略之關鍵要素,並運用文獻探討及德菲法,彙整出響生技產業異業結盟的關鍵因素,透過蒐集生技領域之專家問卷,並使用決策實驗室分析法及決策實驗室網路流程分析法進行因果關係標準分析,最後使用VIKOR法選擇出最合適的異業結盟類性,另透過蒐集生技領域之研發部門員工問卷,使用結構方程模型偏最小平方法進行分析比對,歸納出生技產業採用異業結盟的關鍵因素,期盼透過了解關鍵的結盟動機,選擇出最適的研發策略結盟方式供參考,以促進研發績效。期許本研究可提供做為異業結盟的策略規劃基礎,促使生技產業合作開發的策略架構更周全,加速研發成果之產出,帶動生技產業蓬勃發展。
  • Item
    基於混合多準則決策方法之技術藍圖-以工業網通公司為例
    (2016) 陳瑄; Chen, Hsuan
    對企業而言,能掌握產業趨勢、技術評估與產品規劃極為重要,才能推出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以達到永續經營且利潤極大化的經營目的,而技術藍圖(Technology Roadmap, TRMs)為最重要的分析方法,以協助企業掌握市場趨勢,規劃技術策略以進行開發新產品或服務。雖然技術藍圖對於市場、技術與產品之規劃極為重要,部份研究機構也對技術藍圖之規畫提出創新方法,如劍橋大學之T Plan,唯現有之技術藍圖規劃法多基於質性或專家群體法,分析過程較缺乏明確之數字做為決策之基礎,因此,本研究擬結合T-Plan與多準則決策分析方法,整合市場、產品及技術相關資訊,建構技術策略藍圖,作為企業之研發策略、產品創新與技術的開發方向。本研究將導入德菲法(Modified Delphi)、決策實驗室分析法(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決策實驗室網路流程法(DEMATEL-based Network Process, DNP)及VIKOR做出最佳的決策方案以幫助決策者,於市場層面、產品層面及技術層面上,以專家問卷的方式改善以往專家會議的缺點,針對每個方案上做出優劣次序的排列,整合出一個最符合決策者理想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