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81

系所簡介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鑑於當時尚無正式之工業職業師資培育機構,乃在美國國際合作總署之資助下,於民國42年由當時的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前身)設立工業教育學系,從事培育工業職業學校師資及中等學校工藝教師之工作,為台灣第一所正式之技職教育師資培育機構。

  

民國65年8月,本系成立研究所碩士班;民國81年8月,成立博士班,為我國第一所成立之工業教育博士班,不僅為本系發展之重要里程碑,亦是我國工業教育發展之大事紀。

  

本系培育多元工業教育師資,為求學術專業發展與研究精進,本系各組陸續獨立發展成專業系所。工技組於民國71年獨立成立工藝學系,民國85年圖文傳播組成立圖文傳播學系。民國91年本系機械組機械、鑄造、製圖、板金等四個專長轉型成立機電科技研究所,並於93年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民國93年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年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

  

本系目前設有學士班,培育技術型高中之動力機械群與電機與電子群師資;碩士班設有技職教育、能源應用、車輛技術及科技應用管理四個教學分組;博士班以提供技職教育組課程為主;在職專班著重於培養技職教育行政及科技管理應用專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以主路徑分析與多準則決策分析法探勘第三代半導體專利
    (2023) 黃柏翰; Huang, Po-Han
    寬能隙 (Wide-Bandgap, WBG) 半導體也稱為第三代半導體 (Third-Generation Semiconductor),近年來於工業4.0、電動車、5G行動通訊與可再生能源等高科技領域發揮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第三代半導體技術仍然快速發展,但主流技術尚不成熟。因此,了解過去與目前技術發展及佈局狀況非常重要,可作為專利探勘 (Patent Mining) 的結果,可為未來廠商與學術、研究單位開發新產品提供寶貴的資訊,但少有相關研究發表。為解決本問題,本論文擬提出一種新型分析架構,整合主路徑分析、多準則決策分析(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MCDM)與多目標決策分析法 (Multi-Objective Decision Making,MODM) ,分析由美國專利商標局 (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USPTO) 專利資料庫探勘之第三代半導體專利。首先,本研究使用美國專利商標局 (USPTO) 資料庫探勘所得之61,029項第三代半導體專利,使用最長路徑分析 (Longest Path Analysis),獲得由24項專利組成的最長主路徑,並透過搜尋路徑數 (Search Path Count,SPC) 主路徑分析,得出由26項專利建構而成的四條主路徑,並將所有專利引用結果導入決策實驗室分析法 (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 之初始影響矩陣,並利用基於決策實驗室之網路流程法 (DEMATEL based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DANP), 計算出各專利之間的相互影響權重,並推導影響程度最高之專利與其影響關係。本研究選取以最長路徑所得之源點 (source node),影響程度最高之專利、搜尋路徑數法所得,四條主路徑上的26項專利技術、與使用影響關係圖 (Influential Relationship Map,IRM) 所得,影響權重最高之專利所對應之技術,為個案公司之研發能力集合 (Competence Set),並由模糊能力集合擴展法,求得最小生成樹 (Minimum Spanning Tree)。最後,經確認適合發展時程後,可發展為第三代半導體的技術路徑圖。本研究所發展之分析架構,可作為未來各研究機構與科技公司探勘專利、定義技術路徑圖之用,所得第三代半導體專利探勘之結果,亦可作為未來發展第三代半導體技術之依據。
  • Item
    以專利挖掘、隨機森林與多屬性決策分析探勘自駕車技術
    (2022) 陳原本; CHEN, Yuan-Pen
    汽車產業將迎來具有顛覆性的變革,其中自動駕駛為主要趨勢。專利揭露新型技術之細節,為探索自動駕駛的技術發展,專利挖掘為最有效的方式。雖然多有學者專家探勘各種專利,但少有研究探索專利技術之影響關係,自駕車技術彼此之影響關係更少。因此,本文研究擬定義挖掘自駕車專利之分析架構,跨越此論文之缺口。首先,本研究依據美國專利資料庫中挖掘之自駕車專利,使用隱含狄利克雷分佈(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探勘主題,其次,對每一專利,導入隨機森林(Random Forest,RF)演算法,計算每一專利主題對應於其他主題的特徵重要性,之後,將特徵重要矩陣導入決策實驗室分析法(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作為初始影響矩陣。最後,以基於決策實驗室之網路流程法(DEMATEL based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DANP)推衍每一主題之權重。為探勘自駕車技術,本研究首先自美國專利局下載 26249 件與自駕車相關的專利,並以 LDA 法擷取 30 個主題後,透過群落分析,歸納九大類自動駕駛技術,並由隨機森林與 DANP 法,得知車輛控制系統為影響自動駕駛技術的最關鍵因素,其次為機器視覺與無線通訊,而道路與車輛安全是自駕車技術的基本要求。本分析結果能用來作為未來自駕車公司發展核心能耐的基礎。本研究透過驗證完善之分析架構,能成為傳統汽車公司或科技公司挖掘專利,訂定研發策略之依據。
  • Item
    使用者技術接受影響因素預測及品牌策略訂定
    (2014) 高于勝; Kao, Yu-Sheng
    隨著智慧型行動裝置使用數量增加,智慧型裝置已經變成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許多電子廠商與企業嘗試著想要了解並且找出能夠影響消費者購買動機的潛在因素,此目的是為了要能夠吸引消費者的目光以及能夠改善他們的產品。平板手機,是一種整合型的智慧裝置,它結合了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平板手機目前也已經成為了智慧型手機使用中的未來趨勢。在此情形下,預測平板手機的採用因素與偏好即成為電子廠商不可或缺的工作。然而,預測平板手機的使用因素並非一件簡單的工作。為了能夠有效地了解這些因素,本研究將利用第二代整合科技使用模型 (UTAUT2) 作為研究架構來預測消費者的使用意圖與使用行為。除了預測消費者偏好以及產品改善之外,電子廠商也應該制定合適的品牌策略來提升良好的產品口碑以及刺激產品的銷量。因此,本研究將基於新型多準則決策架構來訂定平板手機的品牌策略。為了解決上述提及的議題,本研究首先將利用修正式德爾菲法來評估合適的準則與構面。其次,為了比較與建構因果模型,也將利用決策實驗室分析法 (DEMATEL) 以及偏最小平方法 (PLS)。第三,利用決策實驗室之網絡分析法 (DNP) 將獲得準則與構面的關聯權重,能夠找出其中最重要的準則與構面,以利進行評估與改善。第四,本研究將利用粗糙集合法來預測使用者採用行為的關聯規則,此目的是為了找出可能相關性最高的準則群。為了進一步制定產品行銷策略並且改善其策略以達到最理想水準,本研究最後會利用模糊積分法來推導出最佳的行銷策略並了解其他策略與理想策略存在的差距,以利進行策略改善。根據本研究的分析結果顯示,使用習慣構面對其他的構面皆有直接影響關係,使用意圖與績效期望屬於最容易被影響的構面。實務上而言,最容易影響其他因素的構面應該優先被改善。另外,關聯權重分析結果顯示使用意圖、享樂動機與績效期望構面為最重要構面。關聯規則的推導結果顯示出對平板手機擁有強烈偏好程度的覆蓋率為10.49%,中等偏好程度的覆蓋率為5.05%,低度偏好程度的覆蓋率為7.02%。最後,品牌策略的選擇以及排序之結果顯示出對於平板手機品牌策略擬定中,以顧客價值主張為基礎的穩定創新策略是最重要的品牌行銷手段。本研究未來的研究結果能夠作為平板手機相關產品的策略訂定以及產品改善之參考依據。而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論也能夠作為用來預測消費者科技採用行為偏好以及改善採用因素缺口的參考方法。
  • Item
    以基於決策實驗室之網路流程法定義半導體通路商業模式創新策略
    (2012) 趙平平; Chao Ping Ping
    半導體零件通路商在資通訊產業中為半導體製造商與系統製造業者的重要橋樑,半導體零件通路商一方面協助半導體製造廠商銷售、貨物運籌、市場資訊等服務以協助其擴大市佔、產品銷售與服務,另一方面提供下游系統業者有關半導體零件物流、金流及技術支援。然而,因為半導體產業的特色為產品生命週期短、市場供需極不穩定、產品價格變化劇烈等特性,使半導體零件通路商面臨高度的經營困難與風險(例如:上游半導體廠商塞貨、下游客戶不拉貨和逾期帳款、庫存跌價損失等),即使有獲利空間,利潤也十分有限。因此如何定義適當的策略以達成獲利目標非常重要。過去幾年,許多半導體零件通路商以水平整合的方式擴張規模,形成大者恆大的現象,亦有部份通路商向前整合,成立設計公司,唯導入各種策略,基本的核心概念仍然在於商業模式之創新。在許多因素不確定、急速變化的高科技環境中,商業模式創新比產品創新更為重要,半導體市場亦然。因此半導體零件通路商在高度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如何創新商業模式是管理上一大考驗。本研究欲探討半導體通路目前只單純做為半導體製造商與系統製造業者橋樑媒介的商業模式,如何開創新的商業模式,做為半導體零件通路經營策略的參考。本研究將以Chesbrough and Rosenbloom所提出的價值主張、目標市場、價值鏈、獲利結構、價值網絡與競爭優勢六項商業模式功能做為商業模式的六大構面,以基於決策實驗室之網路流程法 (DEMATEL-based Network Process, DNP)分析商業模式創新策略。首先,藉由文獻探討蒐集可能的商業模式與評估準則,並透過修正式德菲法綜合國內半導體通路相關上下游產業專家對商業模式創新的意見綜合適合之商業模式方案與評估準則,再透過決策實驗室分析法(DEMATEL)建構評估準則間之影響關係以建立決策問題架構,並利用DNP法計算出各準則的權重,再求可能商業模式各構面的得分,最後再採用產生妥協解的VIKOR法,進行排序以評估出較適合之半導體零件代理商之商業模式創新策略。本研究結果指出,商業模式創新最重要的構面為競爭策略與獲利結構,策略可由建立競爭者進入障礙與由授權金獲取收入等策略著手。本研究之研究方法可做為各類型產業經理人擬訂商業模式創新策略之基準。
  • Item
    以混合多準則決策模式定義全球化高科技企業之外派策略
    (2011) 王志瑋; Chih-Wei Wang
      由於高科技企業全球化之趨勢愈趨明顯,全球化人力資源策略對組織營運績效上更顯得重要,針對派外經理人的任用政策也受到廣泛的注意。由於各國家文化或地理區域之特性不同,且各公司文化與各功能級部門之需求差異也大,相關研究發現,具備完善的國際人力資源任用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外派經理人升任成功的機會,全球化企業必需考量如何甄選最適合之人才,除了需具備專業知識、工作技能與熟悉市場之外,也需瞭解當地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並能快速融入當地之環境。   全球化高科技企業為取得全球競爭優勢,如何制定完善之國際人力資源管理是相當重要的,人力資源部門必須在提升組織管理效率與保持靈活彈性中取得平衡,也必須在保存核心企業文化價值的前提下兼顧變革創新,透過甄選條件因素發掘出最具專業能力且適合的派外經理人,而派外專業經理人能為母公司經營管理海外分公司,並成功地達成組織營運績效目的。過去少有文獻係針對全球化高科技產業之國際人力資源任用政策針對不同功能屬性之海外分公司專業經理人甄選標準作深入研究探討,甚部份文獻與全球化高科技產業實質執行操作面有些許出入,故本研究欲發展全球化高科技企業之國際人力資源任用政策,提出建議之管理架構,以俾供後進研究參考。 研究方法以多準則決策架構(MCDM)為基礎,先以修正式德爾菲法(Modified Delphi)綜合多國籍高科技企業人力資源策略相關領域專家之意見,訂定國際人力資源策略之準則要素,再以決策實驗室分析法(DEMATEL),藉由求取國際人力資源策略要素彼此間之因果關係以建立決策問題架構,並利用分析網路流程法(ANP)求取各國際人力資源策略準則對於高科技多國籍企業組織構面下之權重後,最後採用可以產生妥協解的VIKOR 法,對於多國籍高科技企業組織構面階段下之國際人力資源策略方案逕行評估和排序。本研究預期以某全球前百大資訊科技大廠選擇高階主管外派歐洲工廠, 中國生產基地, 美洲工廠, 亞洲第一研發中心, 亞洲第二研發中心, 美歐業務單位之實證本模式之有效性,研究結果將可作為同類質公司策略訂定與相關研究的參考。   本實證研究將以某台灣某全球化之高科技領導企業作為本研究對象,第一階段主要係針對全球化企業在海外欲設立海外分公司時,針對製造、業務行銷及研發等三種不同屬性之海外據點,如何選擇最佳的地點設置;第二階段則是針對全球化企業已確定即將設立的不同屬性的海外據點時,人力資源部門如何策略性的選派最適之專業經理人,以輔佐及成功完成全球化企業所交付的經營策略目標。最後,未來可以根據本研究方法結果,可加強全球化高科技企業如何選擇不同屬性之海外據點(製造、業務行銷及研發)及海外專業經理人之人力資源任用策略。
  • Item
    以專利探勘與多準則決策分析方法建構未來電動車主軸技術平台
    (2018) 楊蕓瑄; Yang, Yun-Hsuan
    二十一世紀稱為「綠色環保的時代」,為因應全球暖化問題與能源危 機,各國日漸重視低污染、低能源消耗等環保問題,節能減碳已成為目前 全球的當道議題。為了能降低傳統內燃機汽車所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汙染, 各國政府逐漸轉以研發利用「電能」取代「傳統燃料」來驅動交通運輸工 具。專利是一種為推進科技進步的法律和經濟的方法,用來鼓勵人們創造 發明與促進經濟發展的保障制度。 專利具有高度的排他性,因此可以保護發明人在法定期限內具有充分 之發明內容的有效專屬權,且這些資訊可以作為競爭性分析以及技術開發 的基礎。雖然主要的電動車廠商已經為新興技術申請專利,但後進者如何 基於專利探勘之結果,確認未來專利之趨勢,為目前最重要之趨勢,唯少 有學者探討相關議題。因此,本研究擬進行專利探勘,將專利分群為技術 群組之後,並導入 DEMATEL Based Network Process (DNP),求取群落間 之影響關係,技術群組與影響關係所成之集合,為電動車技術平台之原型, 經邀集專家進行修正式德菲法後,確認為電動車平台,分析結果可以作為 發展電動車研發策略之基礎,國內外廠商進而透過本研究之主軸技術平台 可開發未來自有品牌電動車。
  • Item
    以渴望導向之多準則決策分析模式定義基於品質機能展開、萃思法、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之創新策略
    (2018) 劉永康; Liu, Yung-Kang
    互動式電子白板應用於提升傳統白板在開會及講課時的互動性。系統融入滑鼠的操控功能,延伸傳統白板在繪圖、標註、互動和啟發上的效能。這項創新的應用,在各國市場銷售落差很大,市調機構預估全球互動式電子白板每年有1,000 萬台左右市場需求,顯見這項產品設計改善深具市場價值。本研究擬使用修正式德菲法、品質機能展開、萃思法、失效模式及效應分析之多準則決策方法提升互動式電子白板的設計。首先,透過文獻探索,以修正式德菲法達成專家一致共識,建構品質機能展開法之顧客需求要素與設計特性,並籍由決策實驗室分析法及網路程序分析法推導要素指標之影響關係及權重,作為問題決策之架構。進一步運用灰關聯分析法,分析顧客需求要素與設計特性兩者間之關聯度,將重要關鍵的設計特性,作失效模式分析及效應分析,擬定預防改善措施。最後,分別再以萃思法定義創新策略、VIKOR 選擇創新策略。本研究結論,售價、銷售通路、電池及電池壽命等設計特性,是以顧客為導向之重要關鍵指標。在電池失效模式及效應分析中,標示警語「勿接近高溫或火源」、「長時間不使用請將電池取出」及增加電池反裝保護迴路為安全改善預防措施。在設計需求衝突上,使用可更換式電池為產品創新策略。期能藉由研究過程建立一套系統化的設計流程,提供給A 公司作為互動式電子白板的設計參考,佳惠更多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