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

宗旨-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
在全球化的今天,臺灣身處亞太新興發展區域的樞紐地位,是東北亞及東南亞的節點, 也是傳統與創新兼具的活力島嶼。本院站在這些潮流之上,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
目標-培養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
本院外籍生占全院學生之四分之一,已是全校外籍學生之二分之一,以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全球國際的視野意味著學生要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係以美國外語教學學會認定的5C能力,包含:運用語言溝通的能力(Communication)、體認多元文化的能力(Cultures)、貫連其他學科的能力(Connections)、比較不同語言文化的能力(Comparisons)、及學以致用的能力(Communities)。

本院為外籍學生開設相當豐富的華語文化、社會政經、全球管理、跨文化合作、及社會實踐等課程,幫助外籍學生熟悉華人文化與社會,並透過與本地學生一起學習過程,共同建構國際全球視野。除了華語課程外,本院也提供在地學生多種語言的課程,包括英語、法語、德語、西語、日語、韓語及俄羅斯語等。學生亦可連結各獎學金與獎勵措施,申請赴外國知名大學交換或短期留學。

本院透過具「全球視野」特色的各種課程,開闊學生的視野與胸襟;也透過「在地實踐」的各種考察與實習活動,深耕台灣與世界的連結網絡,以達到培育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之國際人才。
特色-跨文化交織與跨領域學習
為確保學生畢業時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本院提供國際華語、東亞文化與政治經濟、歐洲文化與觀光、社會工作、大眾傳播、國際人力資源等多種學程與課程供學生修習,朝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等多元學習邁進。本院強調跨領域的學習,並分為三個主軸:
華語文教育
培養各專業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熟習海內外華人社會與文化,並具備跨文化素養與溝通能力,藉此促進區域間的文化交流,進而厚植全球華語文化的軟實力。
區域研究
聚焦東亞與歐洲研究,透過學生至業界或機構或歐洲合作學校的實習與參訪,培育具「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 之跨文化教學及研究人才。鼓勵學生赴外交換與國際學術交流。
社會科學
國際人力資源以全英語授課,幫助學生具備全球化職場素養和人力資源專業知能。傳播則培育具新傳播科技產製、分析與決策能力之大眾傳播專業人才。社工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培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透過多元對話與學習,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學系
華語文教學系
結合數位科技與華語文相關資源進行跨領域研究,培養華語教學與研究人才、促進華語教學專業化與國際化。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
聚焦東亞,培育「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之教學及研究人才。
研究所
大眾傳播研究所
跨越科技、國界與文化之跨界人才。開創新媒體、新思維與新批判之新時代人才。掌握網路資訊社會脈動、領先趨勢思維之前瞻人才。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培育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之專業人才。培育國際化與跨文化管理之專業人才。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加強學術與實務互動,訓練具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能力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實踐。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以歐洲文化為經,觀光研究為緯,對歐洲進行全新的通盤研究,培育兼具國際宏觀和深厚人文素養的文化研究與觀光專業人才。
研究中心
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著重三大方向的研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中國大陸客家研究、東南亞(全球)地區客家研究。
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致力於建立原住民族研究知識論,融合及傳承原住民族知識文化之原住民族教育,謀求原住民族與文化之永續發展。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努力邁入全球的漢學與文化研究以及與歐美兩洲漢學機構的交流和合作。
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致力於社會工作在家庭相關議題之跨界及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建構社會工作與家庭相關領域之國際視野與本土化專業發展。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針對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僑務政策、僑務組織進行研究,提供政府有關僑務工作發展之意見,並與國際上相關學術機構進行合作。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當我們爛在一起:厭世迷因讀者的情感、認同與抵抗
    (2024) 廖文綺; Liao, Wen-Chi
    網路迷因具有反映社會文化現象、凝聚群體認同、反抗傳統價值的意義。觀察台灣的網路迷因,常常瀰漫著一股「我就爛」、失敗、無力感等可以統稱為「厭世」的情緒,因此本研究以「厭世迷因」為題,試圖探討厭世迷因流行現象背後的意義。本研究以情感、認同與抵抗為框架,並以新自由主義作為厭世的背景,討論厭世迷因如何形塑情感共同體,並抒發對傳統價值的抗議,試圖釐清厭世迷因中呈現出的厭世感與哪些社會性結構因素有關。本研究以厭世迷因的讀者角度出發,採用半結構深度訪談法,先後與13位厭世迷因愛好者進行對談,他們的年紀皆屬於Z世代的範疇。此外,研究者收集並整理217則厭世迷因文本,並分為六個類別方便與受訪者討論。在研究結果部分,本研究首先發現厭世迷因具有三個特點:一、從自身延伸出的抱怨/嘲諷;二、基於真實生活;三、笑著笑著就哭了。在接收與分享行為上,讀者最喜歡透過Instagram觀看厭世迷因,並且私訊分享有助於劃分社會群體界線,社群分享則是為自我表述。其次,雖然厭世迷因展現負面情緒,但讀者接收到的情感是正向的,厭世迷因具有宣洩情緒、營造連結感等作用,使讀者可以透過厭世迷因成為情感共同體。然而,厭世迷因讀者在看完後並不會想要做出改變,雖然厭世迷因反映出台灣Z世代面對社會大環境的集體焦慮,但讀者只想是透過厭世迷因「抱怨」,而非做出激烈、實質的抵抗。整體而言,厭世迷因不會涉及嚴肅的議題討論,多數是透過輕鬆、幽默的態度,展現「不要太認真」的消極抗議。且由於厭世迷因難以傳播給想抗議的對象,且對方也不見得看得懂,因此厭世迷因難以成為直接的抵抗工具。不過讀者也肯定厭世迷因具有「發聲」的價值,展現他們與上一代相異的價值觀和集體認同。
  • Item
    無形文化遺產的再現–以利物浦之披頭四觀光為例
    (2020) 賴晏翎; LAI, Yen-Ling
      本研究旨在探討遺產觀光產業再現無形文化遺產的手法,以及在不同社群之間所產生的後續影響。近代由於後現代主義的發展與多元史觀的提倡,文化遺產的種類邁向了百花齊放的時代。在過去,遺產多著重於歷史意義及美學內涵上,現在則是傾向包容多元的價值。   然而,當文化遺產進入觀光市場時,文化遺產的內涵是否能夠真實地再現,或是為了迎合觀光、娛樂等目的而被誤現,都是備受討論的議題,對於帶有地方精神的無形文化遺產更是如此,在傳承的過程中,無形文化遺產的精神展現有助於凝聚地方的在地認同及歸屬感,若因觀光的緣故而不當地再現,很可能就此破壞了社群對地方的認同,更甚者,也傷害了城市的意象。   本研究以利物浦的披頭四觀光作為研究個案,將披頭四的流行音樂文化視為無形文化遺產,在音樂遺產觀光的框架底下,透過觀察法、質性訪談與文件檔案的分析等研究方法,討論不同的利害關係人對於披頭四文化再現的感知,對於文化與社會所帶來的意涵。此外,本研究亦試圖從城市的角度出發,檢視披頭四作為利物浦一著名特點,對城市品牌的打造及品牌意象之形塑。
  • Item
    德國「文化地景」—分析電影《德國09》的敘事
    (2013) 倪子涵; NI, Tzu-Han
    電影《德國09》的產出受到30年前反應真實社會事件的電影—《德國之秋》之啟發,後者秉持著德國新電影的初衷,此拍攝作品異於當時與社會聯結性乏弱的電影文化,不畏懼地碰觸社會上忌諱談論卻又揮之不去的恐怖主義—六八學運後的赤軍聯恐怖行動。《德國之秋》紀錄並對動盪的政治局面作出批判,成為激發兩德統一後20年、由14位德國導演以不同視角拍攝集合而成的《德國09》。 本研究藉由文化地景與地景敘事的概念,將《德國09》視為導演再現德國文化地景的文本,分析此文本之敘事以理解當今德國面臨到的困境與難題,包括身分認同、國家認同、經濟、種族、宗教、信仰、貧富差距、階級隔閡、全球化、現代化與女性議題等,同時了解各導演對於德國面對多元挑戰與問題的態度和立場。
  • Item
    《芝加哥大都市區的台灣移民的認同形成和轉變之過程 (1965-2010)》
    (2016) 貝華龍; Beatty, Steven Crawford
    「你是『中國人』還是『台灣人』」?美國的2010年人口普查顯示美國當年有大概17,941,286個亞裔美國人,其中3,794,673個美國人認定自己是「中國人」,而230,382個美國人認定自己是「台灣人」。雖然前者比後者比較多,但後者的官方數字自從1980年以來至少每十年增長。根據美國的1980年人口普查的數據,有華人血統的人口占2億2千多萬人,而只有16,390 在「祖先」的欄位填上了「台灣人」;1990年人口普查顯示了官方數字增加到近7萬5千人;2000年人口普查顯示了官方數字增加到近14萬5千人;2010年人口普查顯示了官方數字增加到超過23萬人。 至於個人動機,筆者自小便投入台灣歷史和社會的相關研究,於2013年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應用華語文學系碩士班錄取後,便開始反思該寫什麼論文題目,花了大概一年的時間,研究關於不同海外華人的地區,逐漸了解到東南亞地區的研究並不興趣。因為筆者是台美混血兒,故想做美國華人的相關研究。至於學術動機,筆者想要研究為什麼只有16,390位美國公民在美國的1980年人口普查認定自己是「台灣人」,但三十年後這個數字成長到230,382位美國公民。至於研究目的,本論文特別地探討下列問題:1) 台灣、美國及中國的事件和政策,如何影響到芝加哥大都市區的台灣移民認同形成和轉變之過程;2) 有多少芝加哥大都市區的台灣移民認定自己是「台灣人」或「中國人」;3) 共多少芝加哥大都市區的台灣移民,覺得台灣需要維持兩岸分治、海峽兩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管轄、海峽兩岸由中華民國政府管轄或台灣宣稱獨立。 本論文的主要問題如下:1) 您本來覺得您是「中國人」還是「台灣人」?現在呢?2) 至少每十年的美國人口普查顯示越來越多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原因為何?3) 至於台灣問題,請告訴筆者您的想法。至於「全美台灣同鄉會芝加哥分會」大部分會員從頭到尾認定自己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而其他會員本來認定自己是「中國人」,但後來認為自己是「台灣人」。很多於1990年代之前離開台灣而移民到美國的會員參加了某個台灣同胞或台獨協會之後,才終於學到很多在台灣發生的被中國國民黨政府掩埋的事件,因此順便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除了之外,也有很多會員在台灣自己耳聞目睹很多事件。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台灣同胞協會的會員說服越來越來自台灣的移民者及其後裔改變自己的認同而推動其歷史和文化。由於這個協會的百分之百會員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大部分的會員卻支持台灣政府宣稱獨立而成為一個新的主權國家。至於「芝加哥區全美台灣同鄉聯誼會」,其大部分會員從頭到尾認定自己是「中國人」,而不是「台灣人」。根據其會員對於美國人口普查的現象,大部分會員未提出意見或者未知道。雖然其大部分會員從頭到尾認定自己是「中國人」,而不是「台灣人」,但他們卻支持台灣政府繼續維持兩岸分治的現狀。 本論文有一些限制。數量而言,只能找到了67個被訪者,但後來發現22個被訪者的答案和問卷並未適合本論文的研究。筆者只能深入訪談三個人。另外,「大芝加哥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的社長並未信任筆者,但由電子郵件寄給筆者很多資料。大體上,「全美台灣同鄉會芝加哥分會」和「芝加哥區全美台灣同鄉聯誼會」缺乏很多一手和二手資料。因此,筆者推薦下個研究在美台灣移民或台裔美國人的學者達成三個目標:第一,研究一個更多來自台灣移民或台裔美國人居住的地方;第二,如果學者找到一些台美協會的話,那麼他可以花比較多時間提早跟這些協會的會員聯絡而安排時間見面;第三,學者應該要花更多時間使這些協會的會員信任他。筆者寫到這裡終於發現了本論文的下列重點:第一,雖然本論文未涉及百分之百芝加哥大都市區的台灣移民之答案,但是本論文卻涉及到該地區的兩個重要台灣同胞協會;第二,雖然該地區並未任何事件或法律政策影響到在美台灣移民的認同形成和轉變之過程,但有很多在台灣、美國的其他城市及中國發生的事件和法律政策卻影響到在美台灣移民的認同形成和轉變之過程;第三,不管誰自覺自己是「台灣人」或「中國人」,芝加哥大都市區並沒有一位台灣移民支持中國及台灣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管轄。
  • Item
    台灣沙發音樂中東方主義的再現政治
    (2009) 顏呈霖
    沙發音樂的選曲與素材很大的部份來自於世界音樂,並且在大量民族樂音使用與專輯封面設計等元素互文傳遞下,異國情調、神秘感變成沙發音樂著重的美學,其中「東方」是歐美沙發音樂市場裡很常見的主題再現,然而本研究的興趣在於討論台灣脈絡下東方主題沙發音樂的類型化過程,以及不同於歐美市場的文化意義和再現政治。光憑Said的《東方主義》觀點並無法幫助我們解釋太多,但正如Dirlik所說的東方人也在形塑「東方人的東方主義」以及岩淵功一所提醒的異國情調其實是一場東西方共謀,我好奇台灣唱片產製是持續既有西方市場操作?或是在這個過程裡有不一樣的實踐?本研究以Neale的類型分析以及Toynbee的創意可能性理論作為研究策略,訪問類型化過程的重要推手:產業(映象唱片)、樂手(林強、DJ Code、蘇通達 )、樂評(galeer、zero、d!zzy)。 研究發現,台灣東方意象沙發音樂也反映出台灣在全球位置下對於西方現代性既複製又抗拒的複雜角力關係,以映象唱片為例,作為外來文化中介者,「重新脈絡化東方」不僅意味只是接收東方主義視野,而是經過挑選而重新翻譯成民族文化特性,但在不同層次的東方市場操作下,卻也透露用一種東方人內部的東方主義視野來看待鄰近南亞國家。相較於本土代理進口商,本研究中樂手其實較有意識地關注「東方意象」對於自身創作的關聯,並且也都會有「什麼音樂是我們的?」的困惑焦慮,本研究則探討他們各自回應心底疑惑的再現策略與文化操作矛盾。然而訪談經驗發現許多樂手們還是無法擺開西方市場的類型規則或是渴望能在西方市場獲得勝利,但這些實踐還是去殖民理論所關懷的:刻意強調凸顯自己認同符碼往往到頭來只是更強化被殖民宰制結構與塑造內在殖民鑿痕,因此本研究最後部分討論林強的創作理念:「移開西方參照」與「內化本地文化」作為體現本地音樂主體性的可能性思考。
  • Item
    圖騰樂團音樂實作的美學與真誠性
    (2008) 馮靖惠
    本研究從我們共同享有的,與音樂的關係開始帶入主題—音樂-認同-美學-政治,透過一年來的田野參與,跑了大大小小的表演,一路探詢圖騰樂團五名成員音樂與身體實踐所顯露的社會、文化和個人之間的動態關係。透過多重場域(multi-sited)的參與觀察、深度訪談及音樂文本分析,描述他們所知覺的音樂體驗及生活體驗。除了團員本身的主體決斷外,亦有媒體、唱片公司、政治勢力、族群意識等等不同的權力關係交織影響著。 本研究試圖將圖騰樂團所處的社會—文化脈絡、樂手本身的創作環境、音樂作品的文本討論放置在90年代「原住民意識」崛起的特定時空脈絡下,與台灣流行音樂工業的發展脈絡的交織裡,解釋在歷史的非線性、斷裂中,「原住民性」的當下意義,及其音樂實作中的美學與真誠性(authentic)。在圖騰的音樂場域中,原住民/非原住民這套主體身份之族群「真誠性」(authentic)的策略,亦成為團員與商業VS.藝術之間的音樂真誠性(authentic)之兩個不斷拉扯、衝撞的個體政治。此外,亦突顯出圖騰的音樂不只反映出某種「原住民性」,音樂作品本身透過團員的各式身份、真誠性(authentic)的展演,也同時成為一種媒介(media),得以用來建構或建構何謂「原住民」意義。身處流行音樂場域中的圖騰使用了流行文化及日常生活的記憶和故事,拒絕直接挑戰一般意識型態,透過軟性基調的認同與美學想像,藉由音樂創作將其新世代的原住民青年所認定的「族群性」(ethnicity)以另類、詼諧的路徑加以展演。 研究發現,在創作過程中,身為能動者的團員會不斷調整自身創作位置,進行主體的不斷重構,逐漸改變或臣服於外在環境。圖騰始終在市場/獨立、傳統/創新之間遊走,其唱片公司「彎的音樂」多半是靠一種打游擊戰的方式維持自主機動性與對音樂的堅持,以此呈顯「創作音樂」與「製作唱片」兩種邏輯並非絕對相斥,唱片的產生往往是兩者妥協下的產物。圖騰的音樂實作與資本主義環境是彼此共生和互助。 圖騰樂團的音樂實踐打開了不同音樂與文化「之間」相互交流的可能性空間,這個空間的形成,乃是建立在一種對於歷史和文化抱持批判性理解的態度上,他們並不刻意去尋找某種神秘性的永恆或失落的過往,將生活經驗化約為一均質的類型,而是將其拆解為分裂的碎片,加以改造和重組。
  • Item
    「模仿」相關概念詞彙之探索-英、法、德、拉丁與古希臘文語意之對比研究
    (2013-07-31) 陳學毅
    在高科技、媒體所營造的虛擬世界當中,當代人的認同,彷彿就是在虛偽的真假並存的環境中。「模仿」、「擬仿」與「複製」的概念,與當代認同的方式與過程有相當大的關係。認同的議題,除了需要了解差異以外,也需要了解在不同語言、文化與思維的脈絡下,「模仿」概念以什麼樣的方式,用什麼樣的詞彙呈現。 「模仿」概念,若以廣義的角度切入,並不限制於 "imitation" 這一個來自拉丁語的英文用詞,換句話說,"imitation" 一詞,並不能涵蓋所有「模仿」相關的概念。「模仿」也有可能是暗示偽裝的「模擬」(simulation)、一個冒充真實的「偽造物」(counterfeit)或只是一個依照一個模型(model)而製作成形的複製品(copy)。每一個類似「模仿」的詞語,都有不同樣的存在意義,各有特別的認同方式(identification form)與特殊的認同過程(identification process)。 本研究案希望能追溯並闡述英、法、德、拉丁與古希臘文相關「模仿」的概念,並從詞彙、詞源與語意探究「模仿」概念互相的相關性,並分析與反思在不同語言、文化與思想脈絡與學術領域所探討的「模仿」概念的論述。同時,從哲學領域與「擬仿物」simulacrum/a、「模仿」(mimesis)相關概念為出發點,探究類似的哲學概念與詞彙,分析與了解其哲學語意,並從其他語言的翻譯,探究是否符合原本語意與詞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