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

宗旨-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
在全球化的今天,臺灣身處亞太新興發展區域的樞紐地位,是東北亞及東南亞的節點, 也是傳統與創新兼具的活力島嶼。本院站在這些潮流之上,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
目標-培養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
本院外籍生占全院學生之四分之一,已是全校外籍學生之二分之一,以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全球國際的視野意味著學生要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係以美國外語教學學會認定的5C能力,包含:運用語言溝通的能力(Communication)、體認多元文化的能力(Cultures)、貫連其他學科的能力(Connections)、比較不同語言文化的能力(Comparisons)、及學以致用的能力(Communities)。

本院為外籍學生開設相當豐富的華語文化、社會政經、全球管理、跨文化合作、及社會實踐等課程,幫助外籍學生熟悉華人文化與社會,並透過與本地學生一起學習過程,共同建構國際全球視野。除了華語課程外,本院也提供在地學生多種語言的課程,包括英語、法語、德語、西語、日語、韓語及俄羅斯語等。學生亦可連結各獎學金與獎勵措施,申請赴外國知名大學交換或短期留學。

本院透過具「全球視野」特色的各種課程,開闊學生的視野與胸襟;也透過「在地實踐」的各種考察與實習活動,深耕台灣與世界的連結網絡,以達到培育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之國際人才。
特色-跨文化交織與跨領域學習
為確保學生畢業時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本院提供國際華語、東亞文化與政治經濟、歐洲文化與觀光、社會工作、大眾傳播、國際人力資源等多種學程與課程供學生修習,朝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等多元學習邁進。本院強調跨領域的學習,並分為三個主軸:
華語文教育
培養各專業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熟習海內外華人社會與文化,並具備跨文化素養與溝通能力,藉此促進區域間的文化交流,進而厚植全球華語文化的軟實力。
區域研究
聚焦東亞與歐洲研究,透過學生至業界或機構或歐洲合作學校的實習與參訪,培育具「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 之跨文化教學及研究人才。鼓勵學生赴外交換與國際學術交流。
社會科學
國際人力資源以全英語授課,幫助學生具備全球化職場素養和人力資源專業知能。傳播則培育具新傳播科技產製、分析與決策能力之大眾傳播專業人才。社工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培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透過多元對話與學習,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學系
華語文教學系
結合數位科技與華語文相關資源進行跨領域研究,培養華語教學與研究人才、促進華語教學專業化與國際化。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
聚焦東亞,培育「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之教學及研究人才。
研究所
大眾傳播研究所
跨越科技、國界與文化之跨界人才。開創新媒體、新思維與新批判之新時代人才。掌握網路資訊社會脈動、領先趨勢思維之前瞻人才。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培育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之專業人才。培育國際化與跨文化管理之專業人才。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加強學術與實務互動,訓練具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能力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實踐。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以歐洲文化為經,觀光研究為緯,對歐洲進行全新的通盤研究,培育兼具國際宏觀和深厚人文素養的文化研究與觀光專業人才。
研究中心
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著重三大方向的研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中國大陸客家研究、東南亞(全球)地區客家研究。
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致力於建立原住民族研究知識論,融合及傳承原住民族知識文化之原住民族教育,謀求原住民族與文化之永續發展。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努力邁入全球的漢學與文化研究以及與歐美兩洲漢學機構的交流和合作。
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致力於社會工作在家庭相關議題之跨界及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建構社會工作與家庭相關領域之國際視野與本土化專業發展。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針對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僑務政策、僑務組織進行研究,提供政府有關僑務工作發展之意見,並與國際上相關學術機構進行合作。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2
  • Item
    日籍華語學習者能性結構偏誤分析及其教學應用
    (2023) 余安維; YU, ANWEI
    對於華語教師與二語學習者而言,漢語能性結構的教與學往往是一大挑戰。不少研究發現,華語學習者難以辨別能願動詞「能」、「會」、「可以」與可能補語「V得/不C」。本研究旨在探究日籍華語學習者使用漢語能性結構的偏誤,以期為日籍華語學習者提供相關的教學建議。為瞭解日籍華語學習者的能性結構偏誤類型及其分布,本文由三個學習者語料庫中取得的2122個句子進行偏誤分類與分析。接著,本研究為漢語母語者及各程度日籍華語學習者設計語感測試,以探究漢語母語者與各程度的日籍華語學習者判斷能性結構句子之自然度的能力有無顯著差異。初步結果如下:一、經學習者語料庫檢索發現,日籍華語學習者使用漢語能性結構時,常見的偏誤依數量多寡排序為誤代、遺漏、其他、誤加及錯序。其中,最常見的偏誤為否定式能願動詞「不能」與可能補語「V不C」的混淆。二、漢語母語者與日籍華語學習者判斷包含漢語能性結構之合法句及非法句之自然度的能力有顯著差異。另外,在日籍學習者中,華語程度較高者能夠更準確地判斷合法句及非法句。最後,本研究透過教材分析,探討如何改善能願動詞「能」與可能補語「V得/不C」在華語教材中的說明,以幫助日籍華語學習者減少偏誤。本研究建議先在初級階段介紹「能」的基本用法並複習能願動詞「會」和「可以」的功能與用法,然後在介紹可能補語「V得/不C」時,應加強鞏固能願動詞「能」的用法,以期幫助日籍華語學習者區分不同漢語能性結構的用法,並進而減少偏誤。
  • Item
    中級俄語母語者學習華語輔音偏誤研究與教學應用
    (2014) 林祈凱琳; Katsiaryna Tsikhanovich
    在現在對外華語教學中,學生首先接觸的便是語音部分。語音階段對華語學習者打好整個華語學習的基礎非常重要。目前越來越多俄語母語者選擇華語為第一或第二外語。台灣各種華語教學中心亦皆有俄語為母語學生,而這些學生華語語音難點及偏誤與其他學生不完全相同。但多數華語教師不見得有俄語發音的知識背景,在發音教學或糾錯上,尚無法滿足俄語母語者的需求。此外,由於俄語和華語分屬不同的語系,兩者在許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異,而俄華輔音方面的差異最為明顯。因此,本研究選擇俄語母語者為研究對象、華語輔音偏誤為研究主題,希望能幫助華語教師在輔音教學正音找出適宜教學方法。 首先第一章為本文研究目的與範圍。第二章進行相關的文獻探討,包含華俄語音對比研究與俄語母語者華語語音偏誤研究,並歸納出俄語母語者學習華語輔音常見偏誤以及造成偏誤的原因,探討學習者為語音教學提出的教學原則和方法。第三章對照華俄語輔音,找出母語可能對目標語產生的正遷移及負遷移,進行難點預測。第四章說明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第五章進行問卷調查與測驗結果分析與探討。結果顯示,中級俄語母語者學習華語輔音主要偏誤為:送氣不送氣音偏誤–受試者將華語送氣輔音發成不送氣輔音或送氣不足的音;清音濁音化–受試者將華語清輔音發成濁音;舌尖後音與舌尖前音混淆 – 受試者將舌尖後音發成舌尖前音或舌尖後與舌尖前之間的音;舌面音與俄語軟輔音混淆–受試者將華語舌面輔音念成俄語軟輔音。第六章將以具體簡明的教學步驟,說明在實際進行俄語為母語學生的華語教學時,該如何針對發音偏誤,進行有效的糾正,提高學生的發音準確度;另外,依據發音難度的不同,由簡而難安排教學順序,提供教師課程設計時的參考,以進行更有效率的輔音教學。第七章歸納出本研究成果以及對於未來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建議。
  • Item
    美籍學習者作文偏誤的篇章分析與教學應用
    (2012) 范雅婷; FAN, YA-TING
      寫作為語言能力中的聽說讀寫四大項能力之一,也為語言課堂中的重要訓練項目。然而,寫作往往為四大能力中最難以掌握的一項,其中篇章層面的偏誤比例尤其甚高,高水平能力的學生作文仍有許多偏誤出現.然而,以往研究學生的篇章偏誤主要關注於各項偏誤的表面現象分類,偏誤來源以及教學應用較少深入探討之。   本文以Halliday(1961)的三種篇章功能為基礎,從銜接、信息結構、及主位結構來探討學習者的表現,研究目的為二:1)學習者進行漢語寫作時的各方面偏誤及原因為何?2) 這樣的偏誤現象,是否會隨著學習者漢語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改變?   本研究以英語母語者為研究對象,蒐集美國威廉大學(Williams College)二、三、四年級學生的作文共89 篇(二年級33 篇,三年級29 篇,四年級27 篇),配合面談,分別從形式和功能的角度來分析偏誤現象。   研究結果主要有三:第一,偏誤與語言類型有很大的關係,本文除了從孤立語、屈折語、主要分枝方向、代詞脫落參數、主語顯著、主題顯著等面向探討語際偏誤來源之外,也經由面談討論其他偏誤來源,諸如過度類化與簡化等等.第二,銜接方面,學生在連接詞及指稱方面的偏誤率是最高的,指稱方面下的各類小項偏誤,隨著學習者漢語水平的增加而有明顯的改善。然而,在連接詞的部分,卻是中級組偏誤率高於初級組,產生了U-型學習曲線的現象。第三,信息結構與主位結構方面,主要與語言類型中的新舊訊息順序有關,且與學生的篇章意識不足所致.本文也依據偏誤的類型與比例,提出關於漢語篇章銜接方面的教學應用。
  • Item
    現代漢語助動詞的界定與教學應用
    (2009) 葉信鴻; Yeh, Hsin-hung
    西方對助動詞的定義多採用構詞和語法功能標準,但漢語在語言類型上缺乏外在形態變化,因此漢語助動詞容易與其他功能詞類混淆,如:副詞;另一方面,僅依照功能定義,容易造成語法學家之間對助動詞涵蓋範圍不同、在次類劃分上也大相逕庭以及與其他功能詞類的混淆,造成各家的系統過於龐大,莫衷一是。 形式語法、功能語法及認知語法學家都曾對助動詞下過定義,也都有各自的問題。形式語法重視語法上的結構關係,GB理論將助動詞設為一個節點,置於謂語性詞組中作為情態成分;功能語法將句子的概念分為三個層次,如:Halliday (1985) 對助動詞的定義是在視句子為交換的層次上,主語對謂語性詞組所作的情態微調;認知語法則多從語法化的角度切入,視助動詞為動詞虛化過程的連續面。 本文主要從王楚蓁 (2008) 以Hengeveld (1992) 提出的跨語言詞類系統指出漢語的中心語類為動詞與名詞,在此基礎上,修正王楚蓁 (2008) 對謂語性詞組中擔任修飾動詞功能的非為副詞而是助動詞,起情態修飾的作用,而助動詞則依照鄧守信 (1975) 動詞三分系統,置於狀態動詞下做為一個次類,並提出助動詞劃分的標準與依據,確定現代漢語助動詞的典型成員以及非典型成員。確定助動詞範圍以及成員以後,在語義上,根據Palmer (2001) 跨語言情態系統為主並修正為情態三分,再按照Heine& Kuteva (2007) 提出世界上在情態上發生的語法化現象,據此提出歸類程序,並提出測試標準。 在相關的語言學文獻討論以及實際教學上,多半重視助動詞之間的混用現象,但根據我們從病句語料庫中學習者偏誤的統計結果顯示,助動詞在整體上缺漏以及誤加的現象比混用現象還多,因此我們認為教材編寫首先需要在個別的助動詞上多給予學習者判斷的信息,比如語法共現成分、使用語境和篇章關係,提高學生使用的意識,其後再進行近義助動詞之間的比較與辨析,為助動詞教學提供更有系統的教學依據。
  • Item
    「在」之語料庫分析及其教學語法
    (2008) 洪于惠; Yu-hui Hong
    「在」為高頻詞且為現代漢語的基礎語法點之一,由此可見正確使用「在」之重要性。然而,在相關研究中顯示,中、高級程度的學習者亦難避免地出現「在」的偏誤。因此,本論文考察英語為母語的華語學習者對於現代漢語「在」的使用情形與偏誤現象,並針對這些學習者的特色,提出「在」之教學內容原則與教學排序。 「在」為兼類詞,釐清「在」的詞類可作為編寫教學語法內容之依據。依結構與詞類特性分析,「在」之詞類包含動詞、介詞及進行態標記三類。本研究依據其詞類,將「在」分為動詞「在1」、介詞「在2」以及進行態標記「在3」。此外,以教學為考量,本研究依結構及語義的複雜度,再將介詞「在」分為兩類分析:一類為不與方位詞等成分搭配為框式結構的「在」,另一類為與方位詞等成分搭配形成框式結構的「在」。前者之結構較單純、語義較具體,學習難度較低,後者之結構較複雜、語義較抽象,學習難度相對較高。 教學語法應以語料庫分析為基礎,因為語料庫研究能決定教學內容、教學排序以及語法點教學比重。因此,本研究利用曾金金(2005, 2006)與鄧守信(2005)建制的語料庫為基礎,加上自行搜集的語料進行語料庫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各類「在」之總偏誤率為11.65%,各類「在」之偏誤率由高至低為「在2」〉「在3」〉「在1」,學習者母語遷移是造成偏誤的主要原因,其次則為目標語規則的過度泛化,分別佔全部偏誤的83.47%及6.85%。 本研究基於以上討論與Teng (2004) 的教學語法總則,建構出「在」的教學語法內容原則及排序,並認為各類「在」的教學排序應為:「在1」→「在3」→「在2」。最後,亦以此成果檢驗教材中「在」的語法點內容描述及編排是否恰當。本論文結合語料庫分析及教學語法兩方面的探討,以有助於提升教學效益為盼。
  • Item
    美國中級漢語學習者聲調偏誤分析與補救教學
    (2010) 李佳倩; CHIACHIEN LI
    本論文旨在以「美國漢語學習者聲調偏誤補救教學」為研究目標。主要是採取行動研究的方法(Action Research),按照其研究步驟一一進行。研究過程,先透過觀察、語料蒐集、語料分析、訪談等方式來瞭解學習者聲調偏誤的狀況。再以筆者分析得到的結果和前人所做的調查研究結果為基礎,對學習者進行短期補救教學,再針對教學後的語料進行蒐集、分析以瞭解教學成效,並對學習者進行訪談,以瞭解學習者對於補救教學的反饋。 研究結果發現與建議如下: 一、瞭解了美國學習者漢語聲調之偏誤。 二、透過聲調補救教學,得以改善學習者聲調僵化的現象。 三、證實教師對學習者提出聲調糾音的要求有其必要性。 四、教材可在每一課加上依聲調組合排列的生詞表。 五、學習者認讀發音能力比聽辨感知能力強。 六、聲調的難易度不宜將四聲拆開進行排序,因為聲調系統及聲調所出現的語音環境會影響學習者掌握個別聲調的能力。而且同一聲調的聽辨和發音的掌握情況也不同。
  • Item
    現代漢語「不」和「沒」之漢泰對比分析與教學活動設計
    (2011) 周嘉莅; Jia-Li Jhou
    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否定副詞有兩個,即「不」和「沒」,儘管語言學界針對「不」與「沒」進行相關研究的數量不少,但是在對外漢語教學上的應用卻不多,尤其是針對以泰語為母語的學習者而言,在泰語裡,一般都用「ไม่(mai)」來表示否定。因此,泰國學生在使用否定副詞「不」和「沒」時經常出現偏誤。基於此點,本研究從所蒐集到的語料庫中,只探討否定動詞的部分,針對句法、語義功能討論「不」和「沒」的區別,並進行漢泰對比的差異性。另外,本研究也實施問卷調查法,經由問卷調查結果,找出泰籍生容易產生混淆的偏誤類型及原因,以作為教學策略及活動設計之參考。本研究認為造成泰籍學習者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為「不」和「沒」語義混淆所造成的誤代,因此為了讓泰籍生正確有效率地學習,本研究利用搭配聯想法的概念及語境教學法的策略,進行課堂教學設計,目標為促使學習者完成否定副詞與動詞正確的連結,並清楚辨析其語義內含。 否定副詞「不」與「沒」兩者除了表示否定以外,各自都有一些語義功能,但由於現行動詞分類無法反映句法特徵,故本研究採動詞三分的架構,分為動作動詞(action verb)、狀態動詞(state verb)與變化動詞(process verb)。「不」可否定動作動詞,語義功能為否定意志或習慣性,而「沒」否定動作動詞時,表示否定動作事件的完成或發生;狀態動詞只能由「不」否定,否定時,表示狀態不存在,而變化動詞由「沒」否定,表示變化未發生。本研究即以此架構分析否定的對比及偏誤並進行教學活動設計。
  • Item
    現代漢語雙賓結構探析
    (2011) 曾競
    本文主要探討現代漢語雙賓句的相關問題。綜觀討論雙賓句的諸多文獻或專書,學者們雖對雙賓句式的分類多寡各持己見,無法達到共識,但均一致認同雙賓句的存在,有的僅承認「給予義」雙賓句,有的只要句子呈現的形式結構為VN1N2的句子即認定其為雙賓句。如此寬嚴不一的認定標準,是否都流於失之偏頗?結構上相同的句子都屬於雙賓句嗎? 本文將從討論兩個賓語的性質及彼此之間的關係出發,探討雙賓句句型、雙賓動詞的分類等。從構式語法的角度解析雙賓句的表層結構,然後試圖說明解析句子應從深層的語義關係著眼,從語義學格語法的觀念分析雙賓結構,釐清賓語數,探討介賓及與格移位的現象;輔之以語義為基礎的句法範疇的配價理論談雙賓動詞的支配能力,分析其論元性質及內容等;另外將以跨語言的方式,比較英漢雙賓句的異同,從中尋找是否具有語言間普遍的概括性。 如何能夠並行不悖、不自相矛盾的處理由語法分析確實存在,而從格語法角度看並無所謂的雙賓句的這種情形,實乃一大難題,一大挑戰。文章末尾將自語料庫中檢索雙賓句「給字句」之頻率,分析外籍學生習得的偏誤情形,檢討華語教材中雙賓句式語法點呈現的難易程度的合理性,作出恰當的排序並解釋其緣由,筆者希望能對雙賓句「給」字句式的教學作出合適的建議,彙整出一套適合華語學習者循序漸進理解及學習的規則。
  • Item
    華語「連」字句之分析及教學語法
    (2010) 張文邦; CHANG, WEN-BANG
    現代漢語中,儘管語言學家對連字句已由各方面做過不少的研究探討,但是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聽到第二語言的學習者使用,甚至產生迴避的現象,此乃因連字句是比較難掌握的特殊結構之一,也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不自覺地產生錯誤,不能自行改正偏誤,我們對連字句的偏誤分析,可以瞭解學習者的語言學習障礙,揭示連字句習得的過程和規律。 本文以連字句的語義、語法及語用分析為基礎,嘗試為教學及學習架構一套連字句的教學語法,內容的編寫包含教學以及語法規則。從Levinson(1983)的“等級數量含義”(scalar quantity implicatures)論述連字句表達極端的信息、焦點的對比和言外之意的功能等,並提供對外漢語教學上之建議。希望透過對連字句的分析和教學語法,拉近華語教學與漢語語言學之間彼此的距離,能使母語使用者和漢語學習者都能輕鬆掌握連字句。
  • Item
    現代漢語對象介詞「跟、對、給」之探討
    (2011) 陳玉
    現代漢語中動詞與介詞的界線模糊,因此本文在進行對象介詞的探討以前,藉由各語言學家在語法形式、語義與語用上的研究,看他們如何界定介詞,並且如何分類動詞與介詞,因為漢語的介詞多是由動詞語法化而來,因此許多介詞也是動、介兼類詞。以及他們對於介詞如何分出次類,這樣的分類存在著什麼樣的問題。 另外,我們也希望從語言類型學來看世界語言大致分為幾種類型,如漢語是孤立語、日語是黏著語等,來瞭解學生是否有介詞的概念,再以認知語言學中的意象圖式理論、格語法等來探討介詞的分類,釐清到底什麼是「對象」,而非「目標」,也就是:哪些才是「對象介詞」,解決第二章中所提出的介詞分類的問題。 之後我們即以「跟、對、給」做為對象介詞的探討標的,因為在第三章中我們提的意象圖式包括了客體在真實世界中移動的方式,「跟」可能是單向,亦可是雙向,因此還發展出連詞的用法;「對」及「給」單向,可是「給」的語法形式複雜,本章探討此三者之間的重疊性、關連性及差異性為何。 第五章及根據筆者所收集的學生病句加以分析,以期利用這些數據來發現不同語言類型學生學習上的困難點。並在第六章中提出一些結論、教學建議,期能為往後的漢語教學提供一些方向及服務。並提出本文所受到的限制級所需要改進之處,希望能在未來看到更多的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