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

宗旨-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
在全球化的今天,臺灣身處亞太新興發展區域的樞紐地位,是東北亞及東南亞的節點, 也是傳統與創新兼具的活力島嶼。本院站在這些潮流之上,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
目標-培養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
本院外籍生占全院學生之四分之一,已是全校外籍學生之二分之一,以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全球國際的視野意味著學生要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係以美國外語教學學會認定的5C能力,包含:運用語言溝通的能力(Communication)、體認多元文化的能力(Cultures)、貫連其他學科的能力(Connections)、比較不同語言文化的能力(Comparisons)、及學以致用的能力(Communities)。

本院為外籍學生開設相當豐富的華語文化、社會政經、全球管理、跨文化合作、及社會實踐等課程,幫助外籍學生熟悉華人文化與社會,並透過與本地學生一起學習過程,共同建構國際全球視野。除了華語課程外,本院也提供在地學生多種語言的課程,包括英語、法語、德語、西語、日語、韓語及俄羅斯語等。學生亦可連結各獎學金與獎勵措施,申請赴外國知名大學交換或短期留學。

本院透過具「全球視野」特色的各種課程,開闊學生的視野與胸襟;也透過「在地實踐」的各種考察與實習活動,深耕台灣與世界的連結網絡,以達到培育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之國際人才。
特色-跨文化交織與跨領域學習
為確保學生畢業時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本院提供國際華語、東亞文化與政治經濟、歐洲文化與觀光、社會工作、大眾傳播、國際人力資源等多種學程與課程供學生修習,朝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等多元學習邁進。本院強調跨領域的學習,並分為三個主軸:
華語文教育
培養各專業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熟習海內外華人社會與文化,並具備跨文化素養與溝通能力,藉此促進區域間的文化交流,進而厚植全球華語文化的軟實力。
區域研究
聚焦東亞與歐洲研究,透過學生至業界或機構或歐洲合作學校的實習與參訪,培育具「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 之跨文化教學及研究人才。鼓勵學生赴外交換與國際學術交流。
社會科學
國際人力資源以全英語授課,幫助學生具備全球化職場素養和人力資源專業知能。傳播則培育具新傳播科技產製、分析與決策能力之大眾傳播專業人才。社工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培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透過多元對話與學習,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學系
華語文教學系
結合數位科技與華語文相關資源進行跨領域研究,培養華語教學與研究人才、促進華語教學專業化與國際化。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
聚焦東亞,培育「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之教學及研究人才。
研究所
大眾傳播研究所
跨越科技、國界與文化之跨界人才。開創新媒體、新思維與新批判之新時代人才。掌握網路資訊社會脈動、領先趨勢思維之前瞻人才。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培育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之專業人才。培育國際化與跨文化管理之專業人才。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加強學術與實務互動,訓練具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能力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實踐。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以歐洲文化為經,觀光研究為緯,對歐洲進行全新的通盤研究,培育兼具國際宏觀和深厚人文素養的文化研究與觀光專業人才。
研究中心
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著重三大方向的研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中國大陸客家研究、東南亞(全球)地區客家研究。
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致力於建立原住民族研究知識論,融合及傳承原住民族知識文化之原住民族教育,謀求原住民族與文化之永續發展。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努力邁入全球的漢學與文化研究以及與歐美兩洲漢學機構的交流和合作。
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致力於社會工作在家庭相關議題之跨界及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建構社會工作與家庭相關領域之國際視野與本土化專業發展。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針對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僑務政策、僑務組織進行研究,提供政府有關僑務工作發展之意見,並與國際上相關學術機構進行合作。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9 of 9
  • Item
    臺灣華語幽默策略──網路迷因之語用研究與教學應用
    (2024) 劉芸嘉; Liu, Yin-Chia
    幽默在十九世紀中期以後開始受到西方社會的重視,到了二十一世紀,幽默更被視為全球化時代跨文化溝通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幽默深受文化的影響,因此,臺灣華語作為一個獨立的語言變體,其幽默具有特殊性。本文旨在研究臺灣華語幽默策略,以圖文為主的網路迷因作為分析文本,並依據相關文獻及前人研究建立分析理論架構,從三個面向分析一共150筆的網路迷因。研究結果顯示,從幽默風格面向來看,臺灣華語網路迷因幽默策略主要以親和型為主;從幽默主題來看,臺灣華語網路迷因幽默策略人際關係為主。從幽默手法的面向來看,臺灣華語網路迷因的幽默手法主要以婉曲為主。臺灣華語幽默策略不僅反映了網路迷因的幽默本質,也展現了Hofstede(2011)文化構面理論中臺灣社會的文化特色。本文根據研究結果,以零點計畫「可見思考」的思考工具作為教學活動基礎,呈現臺灣華語幽默策略的教學應用。最後,本文提出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作為後續相關研究的參考。
  • Item
    滾入蕃薯島的黃殼雞蛋:一位美籍華裔在臺留學的跨文化敘事
    (2022) 潘筠潔; Pan, Heidi
    在全球學習華語的趨勢下,不僅是來自非華裔文化的學習者,通過華語教育培養,純華裔也在探索著他們熟悉雙語能力的潛力。以ABC美籍華裔學習者為例,由於他們的華裔家庭背景和美國文化環境,與二語學習者相比,他們具有獨特的學習目標和需求。從語言教育的角度來看,僅從家庭環境中接觸華語會造成程度不一的情況,例如聽說流利,但閱讀和寫作能力相對較弱。從文化的角度來看,由於亞洲的面貌以及西化的行為和思考,ABC在生長環境的文化和傳承文化中往往被視為圈外人,因此他們將華語水平視為一種實用技能和驗證其多元文化身份的一種方式。也因此,通過將自己置於華文學習環境中,他們正在經歷涵化。文化涵化可定義為不同群體接觸時,行為調整的過程。本研究以研究者自身在台留學的經歷,採用敘事探究的質性方法,通過過去六年的文件蒐集和隨筆札記數據,運用內容分析法,從語言學習、身份認同和跨文化交流等三個角度來詮釋研究者在當地環境中的文化交流和涵化策略中的困難。研究結果表明,研究者需要外顯語言知識指導和文化驗證,以及了解傳承語言習得在身份認同所扮演的首要角色。最後,針對ABC學習需求向華語教育工作者提出具體建議,將華裔定位為兼具部份雙語和部份雙文化者。
  • Item
    華語與英語網路評論之批評言語行為對比研究
    (2022) 陳昱佑; Chen, Yu-Yu
    「批評」作為一常見言語行為,為建構語言學習者語用能力相當重要之一環,又隨著網路科技蓬勃發展,發生於網路媒介上之批評行為更屢見不鲜,華語學習者亦無可避免地成為潛在批評者與被批評者,故本研究以幫助華語學習者認識華語網路批評行為為初衷,進行華語與英語網路批評行為之對比研究,並針對華語網路批評行為相關課程之設計提出教學建議。  本研究以YouTube影片留言及Google餐廳評論為語料來源,蒐集華語與英語語料共795筆,並以Blum-Kulka、 House 與 Kasper(1989)及Brown 與 Levinson(1987)之策略架構為本,制定本研究批評行為策略分類,再以政治議題及餐廳消費等兩種議題分別比較華語與英語之策略差異。  本研究發現,於政治議題方面,華語最常以侮辱策略作為主體策略,英語則最常以諷刺策略作為主體策略,而華語與英語皆最常以表情策略作為輔助策略;於餐廳消費方面,華語與英語皆最常以評價策略作為主體策略,然華語使用更多質問策略,而英語使用更多指責策略,另華語與英語皆最常以說明策略作為輔助策略;又華語與英語於餐廳消費使用輔助策略之比例皆較政治議題高出一成以上。  本研究將華語與英語較具差異表現之質問策略轉化為適用於華語網路批評行為相關課程之內容,並提出教學建議,期許幫助華語學習者更完整地認識並掌握華語批評行為。
  • Item
    基於體演文化教學法之初級華語口語教學設計—以美國高中生為例
    (2013) 謝銀河; Ngan Ha Ta
    在美國高中修中文課越來越流行。然而,華語教學似乎未幫助學生用恰當的行為跟中文母語者有效地溝通。許多美國人因缺少對行為文化(behavioral culture)的理解,所以跟中國人交流時無法遵守中國社會的文化規則,因而被視為不禮貌,甚至使中文母語者感到不自在。 Walker (2000)為了反映華語教學在這方面的欠缺,提出「體演文化教學法」。此教學法之所以與其他教學法不同,是因為此教學法十分強調記憶有情境的劇本(situated scripts),在課堂上演示。若教師有效地使用本方法指導學生,不僅僅可增強學生的語調與流利度,也可幫助他們建設目標文化的默認記憶(default memories),並能夠恰當地表現在目標文化中。本研究為了加強學生的口語能力及中國行為文化的知識,目的在應用此教學法來設計出一套針對美國高中生的口語教學模式。本研究採用值化的研究法,研究過程包括文獻探討、教材分析、以及學生與教師訪談。 探討文化與進行訪談之後,本論文提出一些增強學生的文化知識及口語能力的教學建議。首先,為了加強中國與美國之間的溝通效率,學生得先辨認自己文化的文化模式再進行兩個文化間的對比。其次,學生得練習在真實情境下演示及產生真實語言,在初級階段母語的使用頻率得增加到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其次,口語教學的活動應該按照一個具體的順序:控制性的活動、半控制性的活動、自由性的活動。最後,為了將體演文化教學法的原則應用在課堂上,口語操練與活動,尤其是對話的演練,可以融入在活動課中(ACT),而語法解釋及文化討論可在信息課中進行(FACT)。為了繼續幫助學生加強他們的文化知識與口語能力,本研究在最後也提供未來研究發展的建議。
  • Item
    跨文化視訊華語教學之師資培訓研究
    (2011) 羅婉亭
    視訊課程可為國內外華語教師與華語學習者提供諸多教與學之益處,然而此種教學模式在華語教學界尚未普及,具有豐富視訊教學經驗的教師極少,相關師資培訓課程普及率也不高,足見發展此一領域師資教育之必要性。 目前國內機構開設的相關數位師資培訓班多偏重工具應用,少有針對教學技巧及教學內容進行培訓。本研究在社會語言互動觀與跨文化溝通素養等教學理念指導下,研發專門師資培訓課程以培養具備跨文化溝通知能的視訊華語教師。為達此目標,本研究採取調查研究法與行動研究法,調查新手教師需求與意見,並據此需求和相關教學理論設計系統化師資培訓課程。 研究調查結果顯示,新手教師在教材應用、提問活動設計、雙向交流等各方面表現皆有顯著進步,但在糾錯和發言比例兩方面表現稍弱;而原培訓課程在時程規劃、報名方式、培訓內容、培訓策略、作業說明、教材編寫、行政人事與試教合作模式都需要更細緻的設計與發展。依據調查結果,研究者利用ADDIE模式重新設計課程,並發展形成性與總結性評量,期待未來相關研究人員將本文所建立之師資培訓模式付諸實行,待課程模型發展成熟後,考慮將其設置為研究所的正式課程。
  • Item
    中文讚美語、回應策略與感知辨識之中介語分析—以英語背景學習者為例
    (2011) 蕭瑩華; Ying-Hua, Hsiao
    讚美會因交際雙方文化背景的差異而產生語言形式、使用時機、話題內容及功能上的差別,過去針對讚美言語行為的分析,多為單語或雙語對比分析,較少從跨文化溝通與華語教學的角度,提供外籍學習者學習中文讚美語的具體內涵。本研究旨在研究中文讚美言語行為,分析中文讚美語的主題偏好、語言結構與讚美回應策略,並進行讚美感知與非讚美辨識的測驗,參與實驗的對象共兩組,一為中文母語者,一為以中文為標的語的英語背景學習者,本研究採取口說語篇測驗研究法與訪談方式,以蒐集受試者的中文讚美語料進行分析。 本實驗結果發現,中文母語者及英語背景學習者皆偏好「外貌」與「表現」的讚美主題,而中文讚美語的句型結構是以「人/物+(INT)+ADJ」為主,讚美的焦點在於對話的主體上,受到集體主義觀念影響,中文的語言形式也表現出重視群體和諧關係的特質,因此,中文母語者多以第二人稱「你/您」為主語,表達關心、尊重;反之,英語背景學習者受到個人主義觀念的影響,會傾向使用句首為第一人稱「我」的主語,來表達個人的評論與觀感。中文讚美句型中,以形容詞/狀態動詞為主要乘載正面讚美評價的詞類,另外由於高語境文化的特質,中文讚美語的語言形式靈活多元,詞彙的涵義有時隱晦委婉;相較之下,英語背景學習者受低語境文化特質的影響,使用含蓄讚美的比例較低,且傾向使用語言形式固定且意思明確的明示型讚美進行溝通。此外,中文讚美語根據使用情境與對象的不同,也會隨之衍生出「招呼」、「感謝」、「請求」與「鼓勵」不同的語用功能。 而在讚美回應部分,中文母語者使用的回應類型為「拒絕」,而英語背景學習者偏好使用「接受」的回應類型,中文母語者以貶抑拒絕的方式表示謙遜有禮的態度,而英語背景學習者視感謝接受的方式為符合社會禮儀規範的形式。除了因文化產生中、英回應策略的異同之外,中文母語者回應讚美的過程中,傾向使用合併策略與交際者做溝通與協調,而英語背景學習者使用合併策略的頻率較低,但研究結果也顯示,學習者的中文程度愈高,其語言表現也會愈接近中文母語者的情形。 至於讚美感知辨識的部分,研究發現,表面為讚美形式,但實表諷刺、請求語用功能的非讚美語,會對英語背景學生造成溝通理解上的難點;另外,含蓄型的讚美也因為無法從語言形式裡發現顯而易見的正面評價詞,所以無論是對於中文母語者或英語背景學習者來說,都會加深讚美感知辨識的困難性。在教學應用上,筆者根據實驗所觀察到的中文讚美言語結構、主題和形式,安排學習的程序,並依照初、中、高不同等級設計相關的讚美教學活動,以幫助培養學生實際進行讚美語言溝通的交際能力。
  • Item
    華語演講言語幽默與學習者理解難點研究──以德籍學習者為例
    (2017) 王上玟; WANG, SHANG-WEN
    言語幽默具有重要的溝通功能。然而在跨文化溝通的場合裡,溝通雙方受到語言和文化隔閡的阻礙,往往無法如在母文化中一樣有效理解對方的幽默。為了使華語學習者在使用華語進行跨文化溝通時能更好地理解華語幽默,本研究分析了華語演講中的言語幽默特性,以及德籍華語學習者的華語言語幽默理解難點。最後提出了相應的教學建議。 進行華語演講言語幽默特性的分析時,筆者 分別參考了Bergson(2008)、張春榮(2001)、Raphaelson-West(1989) 的理論,建立了以語言功能、修辭層次、背景知識三個維度為框架的分析架構。而探究學習者理解難點時,則是利用調查研究法中的半結構訪談法進行了調查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華語演講中,最常出現的言語幽默類型是語言表達的幽默、篇章修辭的幽默,以及包含文化知識的幽默。另一方面,本研究也發現,學習者的語意理解與幽默理解有很大的關連性,且重看、講解、討論等語意理解輔助亦有助於提升學習者的幽默理解。同時,學習者的幽默理解狀況存在相當大的個體差異。 最後,本研究建議以跨文化能力的構面(知識、技巧、態度)為框架,以語言(華語演講語體和篇章修辭)、文化(尤重內隱文化)為內容,並以工作坊為形式,進行華語演講言語幽默理解的培訓。
  • Item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Adaptation Steps of Undergraduate TaiwanICDF Students
    (2015) 歐亞妮; Jeanine Nazareth Orozco Jimenez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and describe opinions, expectations and feelings of undergraduates TaiwanICDF students regard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steps they had been taking since they came to Taiwan to achieve their adaptation while using the language. For the study several definitions and theories/practices were explained in order to find how adap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relate to each other. Therefore, an interview schedule comprised of 12 questions was developed to get the opinions, expectations and feelings of those students. In total, 20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ere asked for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however 19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ose students have a scholarship from TaiwanICDF, and also came from African, Central American, and The Caribbean countries. After the interview was applied, the researcher found that no matter where the students came from they experienced similar feelings, and have similar opinions and expectations about their adaptation process and communication issues.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has several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regarding the findings and the developed research questions.
  • Item
    同步視訊教學之糾誤技巧探析
    (2011-06-19) 朱我芯
    隨著訊息通訊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融入日常生活,媒體與資訊科技在教學方面的應用也益趨普及,比如在遠距教學需 求殷切的美國,視訊會談(videoconferencing)已成為重要的語言教學工具(Matthews, 2007)。對於二語或外語教學而言,視訊會談重要地提供了學生與母 語者進行跨文化交流(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機會,同時也能增進學生的目標語口語能力,特別是在腔調、流暢性與正確性等方面(Matthews, 2007)。 然而,由於視訊環境有其特殊性,如:活動範圍受限、話輪轉換(turn-taking)的互動難度較高、遠距師生較難縮小心理距離等,因而其教學技巧有異於傳統教室,尤其是以跨文化交流為主要視訊目地的口語糾誤,分寸最難拿捏。當學生話語(utterance)中出現了一個錯誤,教師必須在短短幾秒之間立即判斷:該不該糾正?該採取何種方式糾正?如何適時轉換話輪進行糾正,而又不影響學生表達的流暢性與嘗試的意願?如何在避免打擊學生發言信心與避免其錯誤變成化石(fossilization)之間,取得最佳平衡?如何察言觀色以決定糾誤的收尾方式?凡此皆考驗視訊教師的臨場判斷與反應能力,因而成為教學現場最大的變數與難點。目前對外華語教學或二語教學領域,對此論析仍少,本文因而整理出二語教學研究中較為突出的四種針對教室環境的口語糾誤論點,包括 lyster & Ranta (1997)提列的六種糾誤方式、Lightbown & Spada(2006)認為不同教學方法宜採取不同糾誤方式的見解、H. Douglas Brown(2007)的口語偏誤處理模式,與《歐洲共同語文參考架構》(CEFR)(The Council of Europe, 2007)建議的糾誤措施,做為參照基準,藉以比較、建構出以跨文化溝通為主要目的的視訊課堂口語糾誤策略。為驗證此糾誤策略的實施成效,本文採實證研究方法,將所擬策略試用於國際學生的遠距視訊課堂,而後透過視訊試教側錄檔觀察法與教師訪談法,分析本文糾誤策略的學生反應與糾正成效,以期提出理想的視訊課堂糾誤流程、偏誤的評量指標,及各種口語偏誤型態所對應的糾正方式等具體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