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

宗旨-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
在全球化的今天,臺灣身處亞太新興發展區域的樞紐地位,是東北亞及東南亞的節點, 也是傳統與創新兼具的活力島嶼。本院站在這些潮流之上,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
目標-培養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
本院外籍生占全院學生之四分之一,已是全校外籍學生之二分之一,以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全球國際的視野意味著學生要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係以美國外語教學學會認定的5C能力,包含:運用語言溝通的能力(Communication)、體認多元文化的能力(Cultures)、貫連其他學科的能力(Connections)、比較不同語言文化的能力(Comparisons)、及學以致用的能力(Communities)。

本院為外籍學生開設相當豐富的華語文化、社會政經、全球管理、跨文化合作、及社會實踐等課程,幫助外籍學生熟悉華人文化與社會,並透過與本地學生一起學習過程,共同建構國際全球視野。除了華語課程外,本院也提供在地學生多種語言的課程,包括英語、法語、德語、西語、日語、韓語及俄羅斯語等。學生亦可連結各獎學金與獎勵措施,申請赴外國知名大學交換或短期留學。

本院透過具「全球視野」特色的各種課程,開闊學生的視野與胸襟;也透過「在地實踐」的各種考察與實習活動,深耕台灣與世界的連結網絡,以達到培育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之國際人才。
特色-跨文化交織與跨領域學習
為確保學生畢業時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本院提供國際華語、東亞文化與政治經濟、歐洲文化與觀光、社會工作、大眾傳播、國際人力資源等多種學程與課程供學生修習,朝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等多元學習邁進。本院強調跨領域的學習,並分為三個主軸:
華語文教育
培養各專業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熟習海內外華人社會與文化,並具備跨文化素養與溝通能力,藉此促進區域間的文化交流,進而厚植全球華語文化的軟實力。
區域研究
聚焦東亞與歐洲研究,透過學生至業界或機構或歐洲合作學校的實習與參訪,培育具「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 之跨文化教學及研究人才。鼓勵學生赴外交換與國際學術交流。
社會科學
國際人力資源以全英語授課,幫助學生具備全球化職場素養和人力資源專業知能。傳播則培育具新傳播科技產製、分析與決策能力之大眾傳播專業人才。社工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培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透過多元對話與學習,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學系
華語文教學系
結合數位科技與華語文相關資源進行跨領域研究,培養華語教學與研究人才、促進華語教學專業化與國際化。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
聚焦東亞,培育「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之教學及研究人才。
研究所
大眾傳播研究所
跨越科技、國界與文化之跨界人才。開創新媒體、新思維與新批判之新時代人才。掌握網路資訊社會脈動、領先趨勢思維之前瞻人才。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培育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之專業人才。培育國際化與跨文化管理之專業人才。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加強學術與實務互動,訓練具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能力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實踐。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以歐洲文化為經,觀光研究為緯,對歐洲進行全新的通盤研究,培育兼具國際宏觀和深厚人文素養的文化研究與觀光專業人才。
研究中心
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著重三大方向的研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中國大陸客家研究、東南亞(全球)地區客家研究。
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致力於建立原住民族研究知識論,融合及傳承原住民族知識文化之原住民族教育,謀求原住民族與文化之永續發展。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努力邁入全球的漢學與文化研究以及與歐美兩洲漢學機構的交流和合作。
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致力於社會工作在家庭相關議題之跨界及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建構社會工作與家庭相關領域之國際視野與本土化專業發展。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針對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僑務政策、僑務組織進行研究,提供政府有關僑務工作發展之意見,並與國際上相關學術機構進行合作。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針對日本人溝通文化之華語教學對策 – 運用心智圖之教學實施研究
    (2021) 伊藤義人; Itoh, Yoshihito
    在日本國內外,提升日本人的外語溝通能力一直是一種挑戰,華語會話教學領域也不例外。據前人研究,外語教育研究者及教師探究其問題點並施行對策教學,雖帶來一些教學成果,但以現場教師的觀感以及外語說話能力測驗數據來看,顯然學習外語多年的日籍學習者在溝通說話能力上仍滯後於CEFR的A1、A2初級水準;而在海外留學的日籍學習者,雖有環境之利,但達到中高級溝通表達能力者卻遠不如其他外籍人士,至今仍未解決此問題。也意味著在跨文化交際和外語交流上,溝通表達能力的不足會造成根本性的困擾。  此外語溝通表達問題的特徵與現象僅現於多數的日籍學習者,卻少見於其他外籍生,因此,研究者關注其內部影響因素,即日本人的獨特思維層面所引發阻礙外語會話表現。本研究在教學實施前,將形成思維具有密切關係的文化及語言相關文獻作為分析材料,從中剖析思維的影響。接著,透過問卷、訪談、檢證實驗及觀課,觀察到日籍學習者特有的思維的確對於外語溝通表達造成負面影響。在調查過程中也發現日籍學習者對華語會話學習的原本需求是希望訓練「聊天」的能力,但現存會話教學上並未重視此需求,反而偏重某些固定情境的短句會話。  本研究進行針對性的華語會話教學實踐設計,將阻礙日本人華語會話表達的獨特思維因素,以及對於學習會話的需求,融入會話教學設計原則,據此建立教學構想並進行內容建構,並針對「會話」與「對話」的兩種不同溝通概念,設計出「會話心智圖」與「對話心智圖」之學習模式。  教學實踐階段,本研究對大學華語中心的11名日籍學習者進行十小時的華語會話課程。教學活動採講述法與行動學習法,導入日本人的思維引起的負遷移,利用「會話和對話心智圖」進行學習者為主體教學活動。基於課前後錄音會話內容的差異,及課堂情形和教學後訪談記錄以印證教學成效,經彙整分析後,發現全員大多能掌握訓練會話技巧、提升溝通表達能力,也同意解決思維阻礙因素的重要性。藉此可歸納出本論文所提供的華語會話教學模式對日籍學習者有所幫助,印證了為提升日本人的外語表達能力,除了應著重目標語言的口語表達外,也需考慮日本人特有思維所產生之阻礙。
  • Item
    漢日語尾助詞對比分析
    (2011) 郭謦維; Kuo, Ching-wei
      文獻中許多學者都提到漢語的語尾助詞語義「空靈」,所以對語尾助詞的分析常過於紛雜(如某語尾助詞能表示「種種不同語氣」),其分析成果要在教學上應用也顯得相當困難。有鑑於此,本文試圖為語尾助詞這個詞類找出統一的核心功能,解釋語尾助詞之所以能在語法上體現為一個自然類(natural class)的原因,並且為語尾助詞中最具代表性的五個「啊、呢、吧、嗎、嘛」分別找出個別的核心功能,而這五個核心功能可以自成一個體系。   本文藉由自行建置的口語語料庫觀察語尾助詞的表現,得出一個結論,即漢語語尾助詞是一種「共知標記」(ground markers),其功能是指出交際溝通的基礎──即「共有知識」(common ground)──在溝通進行的當下需要什麼樣的處理,以達成說話者本身的溝通意圖(例如使交際溝通回歸平穩,或希望達到某種語用意圖)。有時說話者著重的是語尾助詞「點出當下共知現況」的功能,有時則著重直接「處理共知」的功能,但這都是語尾助詞核心功能的一體之兩面。而不同的語尾助詞,就表示不同的溝通意圖,標示目前共知所需要的不同處理。據本文討論,「啊」是「共知修補標記」,表示說話者認為當下共知有漏洞落差,需要修補使共知回復應有的狀態;「呢」是「共知推展標記」,表示說話者認為當下共知不夠完整,需要推展使共知更全面深入;「吧」是「共知確定標記」,表示說話者認為當下共知還不是定案或定論,還需要確定共知來達成定案、定論;「嗎」是「共知建立標記」,表示說話者認為某種共知有建立的必要;「嘛」則是「共知喚起標記」,表示說話者認為某部分的共知不在注意範圍當中,有必要使該共知重回注意範圍,以達成種種溝通上的目的。   日語的終助詞如「ね」(ne)、「よ」(yo)等常被視為漢語語尾助詞的對應形式;但觀察本文所建置的漢日對譯語料庫的語料之後,認為不然,漢語語尾助詞和日語終助詞僅在形式上類似,但在功能上是不對等的。本文對比分析的共同對比基礎(tertium comparationis)為「處理共知」,在漢語以語尾助詞體現,在日語則缺少特定的語言形式表現之。本文主張,漢語是傾向「事先於人」的語言,而日語是傾向「人先於事」的語言,所以造成這兩種語言形式在功能上不對等的結果。因此,對日漢語教學應避免這兩種語言形式的簡單對應,而應給予特別設計的教學及訓練,才能有效使日本的漢語學習者能夠避開濫用、迴避語尾助詞甚或直接使用終助詞的問題。
  • Item
    現代漢語持續貌「著」與日語相應形式的對比分析與其教學應用
    (2009) 清尾奈津子; SEIO NATSUKO
    「著」在現代漢語中屬於功能詞(function words),也是表示「持續」的時貌標記(aspect marker)。所謂的功能詞,不具實質概念語意,協助實詞發揮更大的功能,而漢語「著」必須藉由與動詞結合後才能顯示其核心意義「持續」,且漢語「著」搭配不同屬性的動詞,所能表示的語義即有所不同。本文除了探討漢語「著」本身的語義外,亦著重「著」與動詞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一般認為漢語「著」可以與日語「ているteiru」大致對應,但事實並非如此。「著」在不同的情況下,還可能有「てte」、「てあるtearu」、「ていたteita」、「ながらnagara」等其他的相應形式。本文為了釐清漢語及日語之間的對應關係,在第二章文獻探討中,分別從語義(句法)、篇章兩個層次來探討。本文首先對漢語「著」本身進行詳細審視,釐清其語法意義、與動詞的關係。其次比較「著」與「在」的異同,以及探討「著」的篇章功能。最後,對日語「ているteiru」進行探討,從「ているteiru」的成分開始,進而研究日語的動詞分類與日語時貌系統。 本文藉由筆者所建置的漢日平行語料庫,依照第三章所建立的討論架構,仔細分析漢語「著」和日語「ているteiru」在實際語料中如何呈現其對應關係,並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觀察日籍漢語學習者可能的學習難點。 本文透過漢日語的對比分析與討論後,歸納漢語「著」與日語「ているteiru」之間無法畫上等號的三個主要原因,分別為(一)、語序的差異。漢語是SVO語序、日語是SOV語序,在結構上「Verb著」與「Verb+teiru」出現的位置不同,導致兩者起著不同的作用。(二)、語言類型上有不相似之處。漢語是孤立型、而日語是黏著型,在時間軸上表示「持續」概念時,採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漢語表示過去式可能需要時間詞或其他成分的支援,但日語依賴於「Verb+teiru」本身的形式變化,故日語自然需要多種形式。(三)、漢語「著」核心篇章功能為「後景」,但日語動詞「ているteiru」形式卻不能充當「後景」,只能結合主要動詞表示「前景」。日語動詞顯示「後景」之義,則必須以其他動詞形式來呈現。 本文最後嘗試將研究成果應用於華語教學中,針對日籍漢語學習者進行「著」的教學時,建議適當的教學順序,期望得到最佳教學效果。
  • Item
    漢日否定詞之對比分析
    (2007) 傅國忠
    漢語中有「不」和「沒」兩個否定詞,且兩個否定詞之間有很清楚的分用,因此與日語否定詞「ない」容易出現對應上的問題。當日語否定詞「ない」要轉換為漢語否定詞「不」或「沒」時,常會不知所措。此外,漢語和日語之間否定詞的使用也常出現無法對應的情況,也就是當其中一種語言使用了否定詞時,另一種語言卻迴避使用否定詞。 為了解這些現象背後所隱藏的機制,本文採取文本對比分析的方式,選擇了12套漢語及日語對譯的小說共24本,選取部分內容,再擷取當中出現否定詞的語料,整理成語料庫。然後以兩個層次進行討論。一是以江建華(民91)漢日語否定詞對比的結構檢視,並根據石毓智(民81)離散量與連續量的論述,從語義的角度詮釋「不」和「沒」的功能區分。二是根據上述結論,針對日籍學生漢語否定詞「不」和「沒」的選用教學,提出一套教學建議。 此外,本文也針對否定詞無法對應的現象進行了分析與討論,且模擬出一套「否定義缺口填補」的機制,來解釋否定詞迴避使用的現象,並針對漢語和日語在面對否定義缺口時所使用的填補手段,就詞彙、句法和語用三個層次做了一些分析與整理。
  • Item
    影響日本職業婦女出國留學之因素:以台灣的個案為研究對象
    (2006) 青柳香; Kaori Aoyagi
    全球化趨勢之下,日本的企業主特別青睞具有跨文化經驗的求職者。學習外語的人口也與日劇增。但是,企業真正需要的人才不僅須具備外語能力,也須擁有多元文化的特質。隨著企業愈加重視出國留學的人才,愈來愈多日本就業婦女選擇出國留學,即使須辭掉原先的工作,亦在所不辭。影響他們出國留學的動機及因素很多。本研究採用「推-拉模式」。此一模式認為,推的因素包括:母國經濟狀況、就業婦女的限制、以及社會趨勢等,拉的因素包括:出國留學的益處、留學國的魅力、提供較佳的課程、移民的意願及熟人的推薦。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中生命史研究法,以深入訪談的方式,訪問受訪者的生命經驗。研究發現三股主要的推力:過去的工作經驗(包含六部份:招募、工作職位、收入、工作職責、組織文化及辭職時機);文化及社會(包括五個部份:男性優勢文化、學歷文化、不佳的經濟與不平等的工作機會、加值的聲譽及雙語的熱潮);失敗的經驗(包括:幻滅的夢想、學習外語失敗的經驗)。同時,拉力有五個:他人的留學經驗、成就動機(包括:工作成就;技能成就及尋求契機)、台灣的魅力(包括安全、熟悉及距離近)、情感的考量(包括:對外國的好奇、對外國文化或語言的喜愛及對中國大陸的厭惡及恐懼)與媒體的資訊等。此外,親屬關係亦是影響的因素之一。
  • Item
    研究中日雙語者在閱讀時的詞彙觸接歷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13-07-31) 官英華; 簡曉花
    在雙語的語言訊息處理理論中,有關跨語言詞彙觸接的研究相當受到重視。研究對象 主要以跨語言的形同意同詞(cognate)和形同意異詞(homograph)為主。前者是指在兩 種不同語言中字形與字意皆相符的字詞,例如「HOBBY」在英語/德語/荷蘭語中皆是「嗜 好」的意思。而後者是指在兩種不同語言中字形相同但是意義不同的字詞,例如「COIN」 在英文中指的是「硬幣」,但在法文則是指「角落」。研究顯示,由於形同意同詞在兩 個語言間,有相同的詞彙表徵激發,因此會產生詞彙辨識歷程中反應時間的促進效果, 而形同意異詞,則因為語言間不同語意表徵的激發,而呈現抑制效果。 不同於先前的研究,本研究從非拼音文字(中/日文)的角度出發,同時操弄語言 內和語言間的歧意性以及句子脈絡約束力,並以字彙判斷作業和眼動實驗來檢驗先前 研究提出的形同意同字促進效果、形同意異字抑制效果以及語言內和跨語言間歧意抑 制效果的普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