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

宗旨-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
在全球化的今天,臺灣身處亞太新興發展區域的樞紐地位,是東北亞及東南亞的節點, 也是傳統與創新兼具的活力島嶼。本院站在這些潮流之上,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
目標-培養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
本院外籍生占全院學生之四分之一,已是全校外籍學生之二分之一,以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全球國際的視野意味著學生要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係以美國外語教學學會認定的5C能力,包含:運用語言溝通的能力(Communication)、體認多元文化的能力(Cultures)、貫連其他學科的能力(Connections)、比較不同語言文化的能力(Comparisons)、及學以致用的能力(Communities)。

本院為外籍學生開設相當豐富的華語文化、社會政經、全球管理、跨文化合作、及社會實踐等課程,幫助外籍學生熟悉華人文化與社會,並透過與本地學生一起學習過程,共同建構國際全球視野。除了華語課程外,本院也提供在地學生多種語言的課程,包括英語、法語、德語、西語、日語、韓語及俄羅斯語等。學生亦可連結各獎學金與獎勵措施,申請赴外國知名大學交換或短期留學。

本院透過具「全球視野」特色的各種課程,開闊學生的視野與胸襟;也透過「在地實踐」的各種考察與實習活動,深耕台灣與世界的連結網絡,以達到培育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之國際人才。
特色-跨文化交織與跨領域學習
為確保學生畢業時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本院提供國際華語、東亞文化與政治經濟、歐洲文化與觀光、社會工作、大眾傳播、國際人力資源等多種學程與課程供學生修習,朝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等多元學習邁進。本院強調跨領域的學習,並分為三個主軸:
華語文教育
培養各專業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熟習海內外華人社會與文化,並具備跨文化素養與溝通能力,藉此促進區域間的文化交流,進而厚植全球華語文化的軟實力。
區域研究
聚焦東亞與歐洲研究,透過學生至業界或機構或歐洲合作學校的實習與參訪,培育具「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 之跨文化教學及研究人才。鼓勵學生赴外交換與國際學術交流。
社會科學
國際人力資源以全英語授課,幫助學生具備全球化職場素養和人力資源專業知能。傳播則培育具新傳播科技產製、分析與決策能力之大眾傳播專業人才。社工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培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透過多元對話與學習,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學系
華語文教學系
結合數位科技與華語文相關資源進行跨領域研究,培養華語教學與研究人才、促進華語教學專業化與國際化。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
聚焦東亞,培育「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之教學及研究人才。
研究所
大眾傳播研究所
跨越科技、國界與文化之跨界人才。開創新媒體、新思維與新批判之新時代人才。掌握網路資訊社會脈動、領先趨勢思維之前瞻人才。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培育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之專業人才。培育國際化與跨文化管理之專業人才。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加強學術與實務互動,訓練具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能力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實踐。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以歐洲文化為經,觀光研究為緯,對歐洲進行全新的通盤研究,培育兼具國際宏觀和深厚人文素養的文化研究與觀光專業人才。
研究中心
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著重三大方向的研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中國大陸客家研究、東南亞(全球)地區客家研究。
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致力於建立原住民族研究知識論,融合及傳承原住民族知識文化之原住民族教育,謀求原住民族與文化之永續發展。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努力邁入全球的漢學與文化研究以及與歐美兩洲漢學機構的交流和合作。
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致力於社會工作在家庭相關議題之跨界及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建構社會工作與家庭相關領域之國際視野與本土化專業發展。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針對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僑務政策、僑務組織進行研究,提供政府有關僑務工作發展之意見,並與國際上相關學術機構進行合作。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臺灣華語幽默策略──網路迷因之語用研究與教學應用
    (2024) 劉芸嘉; Liu, Yin-Chia
    幽默在十九世紀中期以後開始受到西方社會的重視,到了二十一世紀,幽默更被視為全球化時代跨文化溝通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幽默深受文化的影響,因此,臺灣華語作為一個獨立的語言變體,其幽默具有特殊性。本文旨在研究臺灣華語幽默策略,以圖文為主的網路迷因作為分析文本,並依據相關文獻及前人研究建立分析理論架構,從三個面向分析一共150筆的網路迷因。研究結果顯示,從幽默風格面向來看,臺灣華語網路迷因幽默策略主要以親和型為主;從幽默主題來看,臺灣華語網路迷因幽默策略人際關係為主。從幽默手法的面向來看,臺灣華語網路迷因的幽默手法主要以婉曲為主。臺灣華語幽默策略不僅反映了網路迷因的幽默本質,也展現了Hofstede(2011)文化構面理論中臺灣社會的文化特色。本文根據研究結果,以零點計畫「可見思考」的思考工具作為教學活動基礎,呈現臺灣華語幽默策略的教學應用。最後,本文提出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作為後續相關研究的參考。
  • Item
    當我們爛在一起:厭世迷因讀者的情感、認同與抵抗
    (2024) 廖文綺; Liao, Wen-Chi
    網路迷因具有反映社會文化現象、凝聚群體認同、反抗傳統價值的意義。觀察台灣的網路迷因,常常瀰漫著一股「我就爛」、失敗、無力感等可以統稱為「厭世」的情緒,因此本研究以「厭世迷因」為題,試圖探討厭世迷因流行現象背後的意義。本研究以情感、認同與抵抗為框架,並以新自由主義作為厭世的背景,討論厭世迷因如何形塑情感共同體,並抒發對傳統價值的抗議,試圖釐清厭世迷因中呈現出的厭世感與哪些社會性結構因素有關。本研究以厭世迷因的讀者角度出發,採用半結構深度訪談法,先後與13位厭世迷因愛好者進行對談,他們的年紀皆屬於Z世代的範疇。此外,研究者收集並整理217則厭世迷因文本,並分為六個類別方便與受訪者討論。在研究結果部分,本研究首先發現厭世迷因具有三個特點:一、從自身延伸出的抱怨/嘲諷;二、基於真實生活;三、笑著笑著就哭了。在接收與分享行為上,讀者最喜歡透過Instagram觀看厭世迷因,並且私訊分享有助於劃分社會群體界線,社群分享則是為自我表述。其次,雖然厭世迷因展現負面情緒,但讀者接收到的情感是正向的,厭世迷因具有宣洩情緒、營造連結感等作用,使讀者可以透過厭世迷因成為情感共同體。然而,厭世迷因讀者在看完後並不會想要做出改變,雖然厭世迷因反映出台灣Z世代面對社會大環境的集體焦慮,但讀者只想是透過厭世迷因「抱怨」,而非做出激烈、實質的抵抗。整體而言,厭世迷因不會涉及嚴肅的議題討論,多數是透過輕鬆、幽默的態度,展現「不要太認真」的消極抗議。且由於厭世迷因難以傳播給想抗議的對象,且對方也不見得看得懂,因此厭世迷因難以成為直接的抵抗工具。不過讀者也肯定厭世迷因具有「發聲」的價值,展現他們與上一代相異的價值觀和集體認同。
  • Item
    「反政治正確」的「地獄哏」風格言論論述分析──以PTT八卦板為例
    (2020) 蔡柏宏; Tsai, Bo-Hong
      本論文由網路模因(Internet Memes)的觀點出發,觀察臺灣最大的電子布告欄系統(Bulletin Board System, BBS)──批踢踢實業坊(PTT)中,鄉民談及「反政治正確」的「地獄哏」時,如何透過文字上的論述,合理化現實社會中,多半會被視為具道德疑慮,甚至強化針對特定群體之仇恨的言論。   「反政治正確」(Anti-Political Correctness)意指近年國內外社會存在著的一股對於「正確的指稱」,乃至保障社會中相對少數、弱勢群體的「政治正確」感到質疑,甚至反感的氛圍。而「地獄哏」(Hellish Gags)則是網路模因中特殊的一支,常於鄉民發揮創意產製的用戶生成內容(user-generated content, UGC)中,幽默、戲謔地看待他人不幸的經歷,或先天、非自願造成的外在特徵,隱含道德疑慮。不過,卻也時常因文本呈現的手法太過獨特,使閱聽者「忍不住覺得好笑」,游移於「道德」與「不道德」間的模糊地帶。本文發現,「地獄哏」因其敘事手法的「搞笑」與「有趣」而相當吸引人,道德疑慮在此情境下,經常是被「擱置」不談的,著重於「好玩」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地獄哏」等反政治正確的敘事風格,卻也時常作為鄉民針對過往被視為理所當然、位居「主流」的說法及觀點表達質疑,以及提出獨到見解的途徑。許多時候,字裡行間時常透露鄉民對於「政治正確」的重新解讀,甚至反感。   實際案例上,本文透過論述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DA)探究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之間,八卦板極具爭議的事件──「馮魏石事件」中,鄉民集體起鬨、鬧板,以及大眾媒體之網路綜合報導等因素交互影響的同時,鄉民在貼文、留言裡再現出的性別、社會秩序。研究發現,鄉民對於「道德有瑕疵」,進而在關係中「背叛」既有伴侶的女性,以及與社會多數之既有印象差異過大,卻享有政策優惠的原住民等少數群體相當敵視,展現明顯的網路厭女(online misogyny)氛圍,以及劃分我群、他群的現象中,逐漸累積、激化的敵意。更因參與者眾,使得個別鄉民所感受到的罪惡感因責任分散心理(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等因素而減緩,從而使諸多涉及敵視、仇恨的網路言論更形極端。   除了分析網路語料,本文亦透過半結構式訪談,以PTT站內信功能與線下人際關係的相互介紹等方式,觸及熟悉PTT文化,且對政治不正確,以及「地獄哏」等網路模因、論述上的風格感興趣的受訪者。訪談發現,此類玩笑等敘事手法的社會及文化意義,並不僅止於表面的「恰當」與「不恰當」,還涉及諸多言說者與閱聽者之間,關於「意義產製」及「能否解讀」的關係。對部分受訪者而言,「地獄哏」是極具創意的敘事手法,其中獨特、游移於「道德」與「不道德」間的「技巧」與「哏」,是此類文本在網路社群中吸引關注,甚至受歡迎的重要因素,與歧視、惡意沒有必然關聯。但另一方面,難以接受這般玩笑的受訪者,則將「地獄哏」視為一種以「開玩笑」為名,試圖包裝、淡化隱含在網路模因中的惡意與仇恨的手法,著重於其中的道德疑慮。   整體而言,本文觀察到PTT等網路社群中,存在著針對過往看似合理、理所當然的「政治正確」背後,亦時常使非屬狹義的弱勢,卻同樣「過得不太好」的社會成員(本文稱之為「弱勢的多數」)感到極大的相對剝奪感。諸多看似政治不正確的網路起鬨、集體鬧板等現象,很可能有助「弱勢的多數」抒發現實生活中的憤恨與不舒服,或至少透過這樣的方式,使自身得以「被看見」。但另一方面,亦可能因PTT等線上環境中的匿名、去社會線索等因素,激化更多具道德疑慮,甚至敵視、仇恨特定對象的言論。使得透過網路模因等形式傳遞的玩笑及言論背後,所隱含的政治不正確,乃至反政治正確的議題,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