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

宗旨-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
在全球化的今天,臺灣身處亞太新興發展區域的樞紐地位,是東北亞及東南亞的節點, 也是傳統與創新兼具的活力島嶼。本院站在這些潮流之上,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
目標-培養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
本院外籍生占全院學生之四分之一,已是全校外籍學生之二分之一,以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全球國際的視野意味著學生要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係以美國外語教學學會認定的5C能力,包含:運用語言溝通的能力(Communication)、體認多元文化的能力(Cultures)、貫連其他學科的能力(Connections)、比較不同語言文化的能力(Comparisons)、及學以致用的能力(Communities)。

本院為外籍學生開設相當豐富的華語文化、社會政經、全球管理、跨文化合作、及社會實踐等課程,幫助外籍學生熟悉華人文化與社會,並透過與本地學生一起學習過程,共同建構國際全球視野。除了華語課程外,本院也提供在地學生多種語言的課程,包括英語、法語、德語、西語、日語、韓語及俄羅斯語等。學生亦可連結各獎學金與獎勵措施,申請赴外國知名大學交換或短期留學。

本院透過具「全球視野」特色的各種課程,開闊學生的視野與胸襟;也透過「在地實踐」的各種考察與實習活動,深耕台灣與世界的連結網絡,以達到培育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之國際人才。
特色-跨文化交織與跨領域學習
為確保學生畢業時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本院提供國際華語、東亞文化與政治經濟、歐洲文化與觀光、社會工作、大眾傳播、國際人力資源等多種學程與課程供學生修習,朝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等多元學習邁進。本院強調跨領域的學習,並分為三個主軸:
華語文教育
培養各專業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熟習海內外華人社會與文化,並具備跨文化素養與溝通能力,藉此促進區域間的文化交流,進而厚植全球華語文化的軟實力。
區域研究
聚焦東亞與歐洲研究,透過學生至業界或機構或歐洲合作學校的實習與參訪,培育具「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 之跨文化教學及研究人才。鼓勵學生赴外交換與國際學術交流。
社會科學
國際人力資源以全英語授課,幫助學生具備全球化職場素養和人力資源專業知能。傳播則培育具新傳播科技產製、分析與決策能力之大眾傳播專業人才。社工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培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透過多元對話與學習,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學系
華語文教學系
結合數位科技與華語文相關資源進行跨領域研究,培養華語教學與研究人才、促進華語教學專業化與國際化。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
聚焦東亞,培育「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之教學及研究人才。
研究所
大眾傳播研究所
跨越科技、國界與文化之跨界人才。開創新媒體、新思維與新批判之新時代人才。掌握網路資訊社會脈動、領先趨勢思維之前瞻人才。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培育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之專業人才。培育國際化與跨文化管理之專業人才。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加強學術與實務互動,訓練具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能力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實踐。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以歐洲文化為經,觀光研究為緯,對歐洲進行全新的通盤研究,培育兼具國際宏觀和深厚人文素養的文化研究與觀光專業人才。
研究中心
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著重三大方向的研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中國大陸客家研究、東南亞(全球)地區客家研究。
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致力於建立原住民族研究知識論,融合及傳承原住民族知識文化之原住民族教育,謀求原住民族與文化之永續發展。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努力邁入全球的漢學與文化研究以及與歐美兩洲漢學機構的交流和合作。
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致力於社會工作在家庭相關議題之跨界及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建構社會工作與家庭相關領域之國際視野與本土化專業發展。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針對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僑務政策、僑務組織進行研究,提供政府有關僑務工作發展之意見,並與國際上相關學術機構進行合作。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日本華僑青年的文化認同研究
    (2022) 中島一樹; Nakajima, Kazuki
    隨著全球化的趨勢在日本生活的移民越來越多,其中華僑華人是其數量比較多的群體之一。因此在日華僑華人有關的研究也慢慢地開始得到關注,其研究主題也漸漸多元化,而且各領域的學者參與這方面的研究,試圖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其中認同是一個非常熱鬧的議題之一,然而過去三十年日本華僑認同研究的主要研究對象主要都是華僑學校的學生或者華僑定居人數較多的區域(神戶、橫濱)為主。但現在日本華僑的生活區域、所受過教育等背景與過去有較大的不同,因此為了認識日本華僑認同更多樣的面向,本研究主要以非華僑學校就讀人士為對象進行研究。本研究皆在探討日本華僑青年文化認同的建構過程與其成長背景多樣性。主要采用質化研究法,訪談在日華僑青年,從文化習俗、社交範圍、語言使用等幾個角度進行采訪,試圖分析並將他們的文化認同類型以及語言使用狀況進行歸類。由於認同普遍被認為是在與所處社會環境的互動中形成的,本研究亦從日本華僑青年在中日或台日兩國的生活經歷出發,探討其文化認同的建構過程及其多樣性。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一)每位受訪者對於文化認同的表現及其認同強度和類型都具有很大程度的不同;(二)受訪者的認同或描述當中似乎存在一些矛盾的部分;(三)日本華僑青年對自己身分負面認同隨著成長減少;(四)中國留學經驗並非一定強化華僑青年的中國人認同;(五)認同與歸化不衝突;(六)節慶以及飲食習慣等方面,仍然保持一部分中華傳統,但他們表示不是很了解這些節慶或習俗的意義;(七)僑鄉認同的淡化;(八)方言與家鄉認同有一定的關係;(九)中文使用和學習動機與認同的關係不是很大,其學習目的主要在於找工作等經濟上的考量。實際上華僑在多種文化與語言環境當中長大,其背景相當複雜,其文化認同以及語言使用狀況都因人而異。他們的生活方式、教育程度都跟過去的華僑有很大不同。包括在日華僑社會本身的想法與觀念等方面,例如本研究的訪談個案跟過去的日本華僑不同,並不認為中文以及中國人意識的傳承是絕對要達到的事。而是認為自己的後代可以擁有更多元、更國際化的視野和想法。因此,日本華僑社會本身乃至整個日本社會都需要對華僑有全新的認識,不能以過去的眼光以偏概全地看待他們。
  • Item
    矛盾、溶解、劃界:從兩岸合製電影談臺灣觀眾的認同
    (2019) 李佳軒; Lee, Chia-Hsuan
    自2008年《功夫灌籃》在中國獲得票房的成功後,尋求中國方面資金、人力、拍攝場景的合作已然成為近十年臺灣電影產業擴大市場的重要策略。當臺灣的國片漸漸出現中國演員、簡體字等中國符號以及混合兩岸場景的狀態,被譽為「華語電影最高殿堂」的金馬獎政治風波不斷,跨兩岸藝人也時不時地出現傾中的政治認同/表態,臺灣的年輕觀眾是如何去看待、感受日漸被中國侵蝕/混合的臺灣電影,便是本文的核心關懷。 本研究訪談了20位成長於臺灣民主化後並且有在觀看兩岸影視作品的年輕人,針對《被偷走的那五年》、《六弄咖啡館》、《神秘家族》、《吃吃的愛》等四部在內容上有明顯混雜現象的兩岸合製電影,以及金馬獎的政治風波和跨兩岸藝人的政治認同/表態進行討論。本次受訪的對象,除了來自不同領域的背景之外,喜愛收看的影視內容也各有所異,大致上可分為三種不同的面貌:臺灣電影產業相關工作者,包含製片、剪輯、美術、電影部落客等、喜愛觀看中國影視產品的觀眾,包含時裝片、古裝片、獨立電影等、以及其他偏好好萊塢巨製和日韓電影的觀眾。 本研究將觀眾同時具備的政治化公眾身份揭露出來,在合製電影、金馬獎等兩岸並存的空間當中,觀眾與政治化公眾兩者的角色將如何協商,以及對於中國文化產品的認同與傳統的國族認同之間會產生什麼樣的關聯。 研究發現,本次的受訪對象即便都成長於民主化的時代,卻因著喜愛收看的電視電影內容、文化資本以及與中國的互動經驗,這群臺灣年輕觀眾對於兩岸合製電影以及政治攪動影視產業的風波,持有了各種不同的解讀脈絡。喜愛觀看中國影劇的臺灣觀眾,明顯地能夠適應兩岸的演員/口音以及場景混搭的狀態,這群觀眾面對跨兩岸藝人傾中的政治認同/表態也展現較高的包容。對於注重電影的觀眾來說,則展現出「藝術應該超越政治」的價值,拒斥「政治黑手」伸進電影的「殿堂」當中。而沒有對中國影視產品有特殊的觀影偏好以及僅將電影視為休閒娛樂的觀眾,在面對混雜兩岸的電影文本時則展現出較高的民族主義情緒,以及國族認同是不可被協商的態度。
  • Item
    博物館體驗之形塑與意涵-以利物浦之城市遺產博物館為例
    (2014) 陳乃瑜; CHEN, Nai-Yu
      本研究欲立基於後現代體驗經濟、休閒市場與體驗文化觀光之脈絡下,探索 不同類型博物館所塑造之體驗本質及其作為一休閒選擇之競爭力,並由此宏觀審 視該類型博物館體驗與當代文化、社會和觀光重要議題之有機聯繫與相關意涵, 以作為相關從業人員與政府單位之借鏡和後續類似研究之參考。有鑑於此研究目 標,本研究以素為博物館政策與實務先驅之英國為標的,挑選近期成功以文化導 向都市再生的典型後工業城利物浦為多重個案研究背景,運用直接觀察、館方與 遊客訪談、文獻分析,來研究三間位置鄰近、皆聚焦於城市文化遺產、但經營使 命、展覽主題與詮釋手法各異的博物館-默西賽德海事博物館(Merseyside Maritime Museum)、利物浦博物館(Museum of Liverpool)與披頭四故事館(Beatles Story),希冀以其相關實務現況回答如下三項研究議題:  博物館形塑之體驗為何?又博物館作為休閒選擇之遊客認知為何?  博物館體驗如何體現寓教於樂的概念?  博物館體驗如何影響文化認同和目的地意象?   本研究發現,博物館體驗之調性、價值與意涵乃共同取決於博物館之本質、 定位、使命與遊客之背景、興趣、動機。由休閒角度來看,遊客對博物館之心態 乃奠定於博物館需兼具休憩與教育意義之隱含期望下,而個人認知之成本與效益 將影響博物館參訪之成行和滿意與否,並與個人因素、休閒行程規劃及博物館聲 譽相關;廣義而言,博物館現仍非首要休閒偏好。從供需立場出發,博物館體驗 則可歸類為人性化、傳統性、感官性供給,及情感性、中間性、休閒性需求;其 中以人性化供給最能因應不同類型體驗需求、達致寓教於樂之平衡、並最具文化 認同與目的地意象之影響力,從而最積極發揮文化、社會與觀光之正面外溢效應。
  • Item
    在臺華語教師與美籍華裔學生之文化認同印象對比探究
    (2014) 李盈瑩; Ying-Yin Li
    本研究旨在探討在臺美籍華裔華語學習者的文化認同觀,以及本地華語教師對華裔學生之文化認同印象,主要以質性研究法觀察學生、教師各自為對方所帶來的文化衝擊,關注其中華裔學生的感覺與華語教師的態度;在華語教學場域下,文化認同在此時間點的內涵與強度。 本研究發現在臺華語教師本身未知的「華裔」面向,點出其中差異,使華語教師認識己心所想與現實上各美籍華裔之文化認同差異,同時,也讓華裔學習者明瞭在臺教師因文化、環境、教育等各方面不同,致使本地華語教師自身觀點與華裔學習者相異。本研究結論如下:(一)從在臺華語教師與美籍華裔學生的觀察中,統整文化認同之各面向。(二)從在臺華語教師與美籍華裔學生的生活經驗中,發現影響師生溝通的因素。(三) 從在臺華語教師與美籍華裔學生的生活經驗裡,發現文化認同之危機與轉機。(四)從師與生的文化認同印象分析,回饋至現今臺灣華語師資培育,作為改進華語教學之參考。 華語教師應把握多元文化教育的精神,讓學生認識華人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其次,校園內對於東、西方文化與種族包容、支持氣氛可再培養。在臺華語教師因臺灣本地社會氛圍以及對華裔所既有的刻板印象,而有某些既定的價值取向與態度,這些既定印象致使學生於無形之間也感受到社會大眾、學校、其他班級學生對華裔族群的觀感,對於華裔學生自我文化認同的態度也會產生影響。筆者建議本地華語教師應認知華裔學生之特色,公平以對,並增加本身跨文化素養,對非期待中的文化事件懷抱開放心胸,將更能接納與自身價值觀不同的文化觀點,促進華裔學生的跨文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