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

宗旨-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
在全球化的今天,臺灣身處亞太新興發展區域的樞紐地位,是東北亞及東南亞的節點, 也是傳統與創新兼具的活力島嶼。本院站在這些潮流之上,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
目標-培養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
本院外籍生占全院學生之四分之一,已是全校外籍學生之二分之一,以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全球國際的視野意味著學生要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係以美國外語教學學會認定的5C能力,包含:運用語言溝通的能力(Communication)、體認多元文化的能力(Cultures)、貫連其他學科的能力(Connections)、比較不同語言文化的能力(Comparisons)、及學以致用的能力(Communities)。

本院為外籍學生開設相當豐富的華語文化、社會政經、全球管理、跨文化合作、及社會實踐等課程,幫助外籍學生熟悉華人文化與社會,並透過與本地學生一起學習過程,共同建構國際全球視野。除了華語課程外,本院也提供在地學生多種語言的課程,包括英語、法語、德語、西語、日語、韓語及俄羅斯語等。學生亦可連結各獎學金與獎勵措施,申請赴外國知名大學交換或短期留學。

本院透過具「全球視野」特色的各種課程,開闊學生的視野與胸襟;也透過「在地實踐」的各種考察與實習活動,深耕台灣與世界的連結網絡,以達到培育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之國際人才。
特色-跨文化交織與跨領域學習
為確保學生畢業時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本院提供國際華語、東亞文化與政治經濟、歐洲文化與觀光、社會工作、大眾傳播、國際人力資源等多種學程與課程供學生修習,朝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等多元學習邁進。本院強調跨領域的學習,並分為三個主軸:
華語文教育
培養各專業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熟習海內外華人社會與文化,並具備跨文化素養與溝通能力,藉此促進區域間的文化交流,進而厚植全球華語文化的軟實力。
區域研究
聚焦東亞與歐洲研究,透過學生至業界或機構或歐洲合作學校的實習與參訪,培育具「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 之跨文化教學及研究人才。鼓勵學生赴外交換與國際學術交流。
社會科學
國際人力資源以全英語授課,幫助學生具備全球化職場素養和人力資源專業知能。傳播則培育具新傳播科技產製、分析與決策能力之大眾傳播專業人才。社工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培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透過多元對話與學習,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學系
華語文教學系
結合數位科技與華語文相關資源進行跨領域研究,培養華語教學與研究人才、促進華語教學專業化與國際化。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
聚焦東亞,培育「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之教學及研究人才。
研究所
大眾傳播研究所
跨越科技、國界與文化之跨界人才。開創新媒體、新思維與新批判之新時代人才。掌握網路資訊社會脈動、領先趨勢思維之前瞻人才。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培育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之專業人才。培育國際化與跨文化管理之專業人才。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加強學術與實務互動,訓練具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能力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實踐。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以歐洲文化為經,觀光研究為緯,對歐洲進行全新的通盤研究,培育兼具國際宏觀和深厚人文素養的文化研究與觀光專業人才。
研究中心
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著重三大方向的研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中國大陸客家研究、東南亞(全球)地區客家研究。
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致力於建立原住民族研究知識論,融合及傳承原住民族知識文化之原住民族教育,謀求原住民族與文化之永續發展。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努力邁入全球的漢學與文化研究以及與歐美兩洲漢學機構的交流和合作。
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致力於社會工作在家庭相關議題之跨界及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建構社會工作與家庭相關領域之國際視野與本土化專業發展。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針對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僑務政策、僑務組織進行研究,提供政府有關僑務工作發展之意見,並與國際上相關學術機構進行合作。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華語與韓語拒絕策略之對比分析──以職場溝通為例
    (2022) 伍宥蓁; Wu, Yu-Chen
    拒絕雖具造成雙方心理負擔的特質,但其為與他人互動中常見的行為,在職場情境也無法避免。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於拒絕策略的選用上皆有所異同,臺灣及韓國雖同屬集體主義國家,文化背景相似,但在職場溝通中使用的拒絕策略卻也不盡相同。過去雖有許多拒絕言語行為研究,卻少有聚焦於職場溝通中的研究,故本研究從職場情境中,選出請求、提供、建議及邀請四種常見的言語行為,請受試者以線上問卷進行語篇補全測試,受試者需要在上述四種情境中,分別拒絕兩種對象,共八個情境題。受試者首要拒絕不熟但社會地位相當的對象,如:同事;受試者接著要拒絕不熟但社會地位比自己高的對象,如:主管、老闆。研究對象包含臺灣地區的華語母語者以及韓國地區的韓語母語者。研究結果顯示,兩者差異最大的為華語母語者以直接說不作為拒絕策略的頻率高於韓語受試者,而相較於華語母語者,韓語母語者較少使用輔助策略,但兩者皆高度仰賴主體策略中的間接策略完成拒絕言語行為。其中,兩者使用最多的為外在阻因策略,即傾向以因他人產生的事由、客觀事實或模糊未詳述的理由作為拒絕理由。於輔助策略的選用上,兩者皆偏好心理緩和策略,即傾向藉由表達自身歉意或感謝來緩解拒絕行為帶來的心理負擔。而最令兩國母語者難以拒絕的情境為請求加班情境,且當對方社會地位較高時,兩國母語者選擇不拒絕對方的比例皆提升,揭示社會權勢對兩國受試者行使拒絕言語行為皆帶來難度。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教學設計及建議,欲使華語學習者藉由任務性教學活動,提升根據情境與對象靈活的辨別並使用拒絕策略的能力。
  • Item
    現代漢語拒絕言語行為之中介語分析-以日籍學習者為例
    (2011) 大崎由紀子; OSAKI YUKIKO
    日籍漢語學習者與漢語母語者溝通時,即便是中級或高級學習者也常因誤解對方真正的意圖,而感受到將自己真正的想法傳達給對方的困難性,其原因不僅僅是漢語發音或是詞彙習得之類的障礙,更多時候是由於學習者無法掌握該語言的深層知識即言語行為所造成的。另外,在溝通進行的過程當中,說話者使用委婉表達也會增加學習者理解的困難度。 本文根據Chen, Ye& Zhang (1995)的定義,將拒絕言語行為定義為「說話者否定進行對方所提出的行為」,Beebe at al. (1990)將拒絕言語行為細分為以下四種情境之拒絕:邀請(invitations)、請求(requests)、提供(offers)以及建議(suggestions)。本文以日籍漢語學習者、台灣漢語母語者以及日語母語者為研究對象,並採用語言完成測驗問卷(Discourse Completion Task)收集資料,藉由各組拒絕言語行為與語言形式差異的分析,探討日籍漢語學習者中介語的主要特徵。 研究結果顯示,說話對象為教師(有權勢差距)時較說話對象為同學(無權勢差距)時的拒絕更難習得,又因為無法完全掌握委婉說法,而轉向使用較直接拒絕表達之學習者的比例較高。另外,請求與提供此兩種情境,一般而言,較難拒絕,學習者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較少接觸此類情境,因此容易出現語用遷移。本研究發現,初、中、高級學習者的拒絕言語行為皆有語用遷移,然而在筆者分析台灣地區及日本所使用的華語教材之後發現,教材裡面幾乎不存在有關拒絕主題的課文或討論。因此筆者希望以本研究做為開端,期許在未來能夠幫助日籍漢語學習者不失禮並有效地運用漢語拒絕言語行為。
  • Item
    拒絕行為之難點分析及教學應用-以澳大利亞籍學生為例
    (2012) 賴紋萱
    拒絕言語行為具有威脅顏面、彼此磋商、順應語境等特質,其複雜的面貌使說話者需在傳達訊息與顧及顏面中尋求平衡。近來,不少西方中介語語用學研究以拒絕言語行為為題探討學習者之語用能力,然而針對華語學習者的拒絕中介語語用研究仍顯不足,有鑑於此,本文欲考察華語學習者在拒絕策略的選擇、順序、內容與華語母語者、英語母語者的相異之處,並歸納華語學習者使用拒絕言語行為之難點。 研究語料蒐集分為產出問卷與感知問卷。產出問卷的實驗組別有三:華語母語者、澳籍英語母語者、澳籍華語學習者。研究工具為封閉式角色扮演,由研究者與受試者進行單輪對話。感知問卷的研究工具有二,一為口述報告,收集上述三組受試者的訪談資料,二是合適測驗,使用線上問卷軟體蒐集一百位華語母語者對於華語學習者拒絕語語料之評分、理由與修正。 研究結果顯示,整體策略方面,華語學習者在選用、內容、順序方面皆偏向英語母語者,產生語用遷移。在社會變項影響下,華語學習者傾向維持固定的拒絕策略,較無法順應情境產出合宜拒絕。然而,在面對社會地位較高的請求者時,因課堂教學或學習經驗影響,學習者理解中華文化因而其策略選用較趨向華語母語者。此外,在合適測驗方面,華語母語者對於學習者在社會地位高與社會距離遠的拒絕表現較能接受,而在面對下位者與平位者、親近與普通關係者,華語母語者的評分並不高,表示學習者在這四種情境下容易產生語用失誤。本文歸納學習者常見語用失誤有兩方面,第一,社會語用失誤,包括直接程度過高、正式程度過低,自謙程度過與不及。第二,語用語言失誤,包括情態詞、規避詞以及句末虛詞的空缺或誤用。 最後,據上述語用失誤的研究結果,本文搭配兩階段語用教學:喚醒語用意識、觀察真實情境設計拒絕語之教學,亦依據不同程度的學習者調整教學內容。
  • Item
    臺籍母語者與日、美籍學習者華語拒絕語用研究及教學建議
    (2018) 方淑華; Fang, Shu-hua
    本論文比較日、美籍華語學習者(以下簡稱日、美籍學習者)與臺籍華語母語者(以下簡稱臺籍母語者)於拒絕請求及提供(贈與)情境下之拒絕語用及感知差異,並探討社會變因對拒絕策略的選用是否有顯著影響,根據分析結果,本文提出以華語作為第二語的拒絕語用教材設計及其教學討論。 本研究研究對象分三組:臺籍母語者10位、日籍學習者10位以及美籍學習者10位。研究語料蒐集分為口語語料與感知調查,口語語料採取開放性角色扮演方式收集,感知調查採回顧式口述報告方式收集。前項研究工具讓本研究得以檢視研究對象在互動性、連續性會話結構下的拒絕言語行為之真實樣貌,後項研究工具讓本研究得以進一步探究拒絕言語產出與背後文化感知之間的關係。 策略分析結果顯示,在整體策略方面,臺籍母語者與日籍學習者達顯著性差異者有:條件應允、負債感、玩笑交情、緩和語以及預備語等5項;臺籍母語者與美籍學習者達顯著性差異者有:否定意願、陳述原則、負債感、玩笑交情、回報互惠、表示歉意以及緩和語等7項。本文檢視學習者之策略內容,歸納美籍學習者直接程度過高,使用較多嚴肅道歉語;日籍學習者則是明確程度不足、拒絕語句過短。此外,兩組學習者在運用緩和語修飾拒絕行為的頻率明顯不足,對回絕贈與時的禮貌慣用語以及華人文化中特有的「貶己尊人」之表達形式與內容則缺乏了解,以致禮貌程度不足。 在社會變因的影響方面,「社會地位」變項雖然對三組皆造成顯著性影響,但產生影響的細節不盡相同,在對不熟師及不熟友的拒絕贈與情況下,有社會地位顯著差異的組別是臺、日兩組,美籍組雖然也有社會地位顯著差異結果,但出現於請求情境。在對熟識師及熟識友的拒絕贈與情況下,只有臺、美兩組展現社會地位的顯著差異結果,日籍組則無。「社會距離」變項方面,差異結果主要出現於「熟友 vs. 不熟友」的組別,且顯著性差異只出現在臺、美兩組,日籍組未出現。 在拒絕感知調查方面,研究者依情境感知、變項感知與文化感知等三個面向分別討論,在情境感知方面,學習者認為最難的拒絕情境為對不熟師的贈與情境,其次為對不熟師的請求情境;在影響拒絕的變項感知方面,三組皆認為社會地位是最大的影響變項;在文化感知方面,針對拒絕過程中的堅持性行為,調查結果呈現日籍學習者的接受度最高,臺籍母語者次之,美籍學習者最後。 最後,綜合上述語用策略分析以及感知調查結果,本文提出針對中高級程度的跨文化拒絕語用教材編寫暨教學應用之相關討論。預期本研究對日、美籍學習者與臺籍母語者的策略與感知之調查與分析成果,可擴大拒絕中介語語用研究之內涵,並為華語作為二語的拒絕語用教學拋磚引玉,激盪出更多的相關研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