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

宗旨-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
在全球化的今天,臺灣身處亞太新興發展區域的樞紐地位,是東北亞及東南亞的節點, 也是傳統與創新兼具的活力島嶼。本院站在這些潮流之上,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
目標-培養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
本院外籍生占全院學生之四分之一,已是全校外籍學生之二分之一,以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全球國際的視野意味著學生要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係以美國外語教學學會認定的5C能力,包含:運用語言溝通的能力(Communication)、體認多元文化的能力(Cultures)、貫連其他學科的能力(Connections)、比較不同語言文化的能力(Comparisons)、及學以致用的能力(Communities)。

本院為外籍學生開設相當豐富的華語文化、社會政經、全球管理、跨文化合作、及社會實踐等課程,幫助外籍學生熟悉華人文化與社會,並透過與本地學生一起學習過程,共同建構國際全球視野。除了華語課程外,本院也提供在地學生多種語言的課程,包括英語、法語、德語、西語、日語、韓語及俄羅斯語等。學生亦可連結各獎學金與獎勵措施,申請赴外國知名大學交換或短期留學。

本院透過具「全球視野」特色的各種課程,開闊學生的視野與胸襟;也透過「在地實踐」的各種考察與實習活動,深耕台灣與世界的連結網絡,以達到培育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之國際人才。
特色-跨文化交織與跨領域學習
為確保學生畢業時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本院提供國際華語、東亞文化與政治經濟、歐洲文化與觀光、社會工作、大眾傳播、國際人力資源等多種學程與課程供學生修習,朝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等多元學習邁進。本院強調跨領域的學習,並分為三個主軸:
華語文教育
培養各專業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熟習海內外華人社會與文化,並具備跨文化素養與溝通能力,藉此促進區域間的文化交流,進而厚植全球華語文化的軟實力。
區域研究
聚焦東亞與歐洲研究,透過學生至業界或機構或歐洲合作學校的實習與參訪,培育具「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 之跨文化教學及研究人才。鼓勵學生赴外交換與國際學術交流。
社會科學
國際人力資源以全英語授課,幫助學生具備全球化職場素養和人力資源專業知能。傳播則培育具新傳播科技產製、分析與決策能力之大眾傳播專業人才。社工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培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透過多元對話與學習,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學系
華語文教學系
結合數位科技與華語文相關資源進行跨領域研究,培養華語教學與研究人才、促進華語教學專業化與國際化。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
聚焦東亞,培育「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之教學及研究人才。
研究所
大眾傳播研究所
跨越科技、國界與文化之跨界人才。開創新媒體、新思維與新批判之新時代人才。掌握網路資訊社會脈動、領先趨勢思維之前瞻人才。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培育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之專業人才。培育國際化與跨文化管理之專業人才。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加強學術與實務互動,訓練具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能力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實踐。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以歐洲文化為經,觀光研究為緯,對歐洲進行全新的通盤研究,培育兼具國際宏觀和深厚人文素養的文化研究與觀光專業人才。
研究中心
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著重三大方向的研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中國大陸客家研究、東南亞(全球)地區客家研究。
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致力於建立原住民族研究知識論,融合及傳承原住民族知識文化之原住民族教育,謀求原住民族與文化之永續發展。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努力邁入全球的漢學與文化研究以及與歐美兩洲漢學機構的交流和合作。
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致力於社會工作在家庭相關議題之跨界及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建構社會工作與家庭相關領域之國際視野與本土化專業發展。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針對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僑務政策、僑務組織進行研究,提供政府有關僑務工作發展之意見,並與國際上相關學術機構進行合作。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7
  • Item
    法語語調與法籍華語學習者中介語聲調表現之關聯性
    (2023) 張雅琄; Chang, Ya-Chuan
    本研究旨在探究法語語調與華語聲調表現之關聯性,試分析法語語調是否對華語聲調表現造成影響。本研究假設為二:一為法籍學習者在產出華語疑問句時,會傾向以法語疑問句上揚的語調習慣,將句子末字調發成升調。二為在產出華語敘述句時,法籍學習者會傾向以法語敘述句的語調習慣,將句子末字調發成降調。筆者設計一發音測驗分析法籍初中級華語學習者在華語語句的末字調聲調表現。研究對象共9名,2位女性以及7位男性。此發音測驗共28句疑問句以及4句敘述句,測驗進行方式為角色對話,以受試者與筆者對話的形式自然產出測驗語句,筆者擷取對話內容中的32個華語句子進行分析。筆者將蒐集到的語料利用Praat針對各句子末字調音高表現進行聲學分析,並同時對照華語母語者語圖,以此觀察兩者華語聲調表現之異同。根據研究結果顯示,法籍華語學習者在疑問句末字陽平調的末字調正確率最高,且將偏誤聲調發成陽平調的百分比也最高,由此可推斷法籍華語學習者在產出華語疑問句時受到母語遷移的影響可能性大。另外,法籍華語學習者在敘述句末字上聲調的末字調正確率最高,且將偏誤聲調發成陽平調的百分比最高,此與本研究假設之一不盡相符,筆者並不排除與母語語調的關聯性。本研究最後依據發音測驗結果提出針對華語聲調與句調的變化的教學建議。另外,文末提出後續研究展望,提供未來研究者與華語教師參考。
  • Item
    德籍學習者之三音節音譯城市名的漢語中介語聲調表現分析
    (2022) 梁力旋; Liang, Li-Xuan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德語為母語的漢語學習者,其母語遷移是否影響其聲調表現。多音節的連續聲調變化是學習者的一大難點,而三音節在雙音節連續變調的基礎上介於句子的語調之間適合觀察其聲調偏誤,為了排除詞的組成結構對聲調表現的影響,選擇由語音對譯而來的音譯詞,因其組成成分單純能排除語意理解的影響,如德國大城市,從德語原文為單音節、雙音節及三音節當中各取3個詞組,一共9個漢語三音節音譯詞。研究對象分兩組:一組為50名未學習過漢語的德籍人士,另一組為12名德籍漢語學習者,兩組皆參與詞重音識別標記及音譯詞德國城市名辨識,漢語學習者接續進行漢德城市對譯詞相似度判斷及念讀測驗。透過聲學分析軟體Praat繪製詞組的調型變化,並觀察漢語音節組成成分與德語重音對三音節城市對譯詞聲調走向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對於多數未曾學過漢語的德籍人士,音節間的漢語複元音之音色及音高對其詞重音標記影響大,而音節數影響音譯城市名的聽辨正確率,對譯詞與德語音節數相同則正確率最高。從念讀的聲調偏誤來看,德籍學習者將德語詞重音的概念遷移至漢語聲調走向,而德語詞重音的特色為當重音在首音節時,其音節的音高最高,隨後音節的音高逐步下降。當對譯詞的首音節為高平調一聲或高降調四聲時,中音節若是本該上揚的二聲聲調,德籍學習者發成下降為低平調的偏誤;當首音節為二聲或三聲時,由於德語詞重音在前的關係,因此首字音節的起音都偏高而產生聲調偏誤。音節間的音高差距越大時,後字聲調偏誤發生率越高。本文最後提出對德籍漢語學習者在多音節音譯詞連續語調練習的教學建議,學習者能透過音譯詞比較漢德音節數和音節結構的差異,引導學習者感知詞重音對聲調的影響,期能對德籍學習者聲調教學有所貢獻。
  • Item
    韓籍學習者於漢語雙及物構式習得探究
    (2021) 陳瀅伃; Chen, Ying-Yu
    先前研究發現信息結構及句法重量是影響韓籍學習者選用英語雙及物構式的因子(Lee et al., 2015),此兩因子在漢語研究中,多用以討論與格轉換現象;在韓語系統中,也被發現是影響語序漂移的因素。韓語與漢語在信息結構皆遵守舊到新原則(Park, 2018;陳俊光,2007),但句法重量,韓語長詞組置於短詞組前的傾向(Choi, 2009),漢語則遵從尾重原則(陳俊光,2007)。因此本文旨在探究韓籍漢語學習者,習得漢語雙及物構式是否受不同語言能力、母語系統特性影響,及其與漢語母語者的表現有何異同。研究方法採用產出任務(翻譯及句子組合)及語句接受度給分任務,前者討論句法重量的影響,後者以信息結構為操縱變因。人工標記語料後再輔以統計工具分析是否具顯著性。研究結果發現,整體而言韓籍學習者的與格動詞習得表現比雙賓動詞優異,產出語料也偏好使用與格構式。動詞與構式搭配之限制關係是影響韓籍學習者產生系統性中介語偏誤的因素,學時長短則無明顯影響,與韓籍學習者於翻譯任務最常見的偏誤類型為構式雜糅的結果相呼應。韓籍學習者使用構式偏好帶「給」的結構或介詞在前的構式,這類構式語序最貼近韓語母語語序;其構式偏好與漢語母語者偏好產出雙賓構式及與格構式有顯著不同,但都產出較多符合尾重原則的語料。其中,韓籍學習者產出的漢語與格構式有長到短語序傾向,產出的漢語雙賓構式則相反,與母語韓語句法重量觸發漂移語序機制相符,漢語母語者則皆符合尾重原則。韓籍學習者及漢語母語者的信息結構標記次數都以新到舊原則為最多,未有顯著差異,但從該任務結果發現漢語母語者運用了篇章功能,韓籍學習者仍依賴語序結構,偏好可對應母語語序的目標語構式。綜上,韓籍學習者總體習得表現主要受母語遷移影響,亦是形成其中介語偏誤的主因。
  • Item
    以偏誤分析為主的華語語音教學網站設計─ 以撮口呼之發音教學為例 ─
    (2003) 宋時黃
    本論文研究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是實驗語音學,另外一個是電腦輔助教學部分。 實驗語音學研究目的如下:第一,以中文為第二語言的韓國學生之語音認知過程及其偏誤現象,第二,韓國學生學習中文時發音難點及找出學習者發音難易度之順序,第三,按照難易度之順序設計適合韓國學生之中文語音學習網站。 學習第二語言的時候,學習者利用母語再詮釋。韓國學生學習中文時也是一樣,常常利用韓文再詮釋而造成偏誤的情形非常普遍。本論文先研究偏誤現象之後再利用中介語理論設計實驗語音學方法。一共有七個步驟:首先參考相關文獻找出偏誤現象做出百字表;第二個步驟,請6位韓國學生唸百字表錄音後做為語料;第三個步驟,請7位以漢語為母語者聽語料,再記下6位韓國學生所發的音,筆者再找出錯誤最多的發音;第四個步驟,利用CSL(computerized speech lab) 實驗語音學儀器分析,以找出導致偏誤的聲學因素;第五個步驟,按照漢語單音節的音素即聲母、韻母和聲調排出難易度順序之等級;第六個步驟,請6位韓國學生聽中國播音員唸百字表的音,然後記下發音,排出聽力難易度等級。依照上述實驗結果,選擇韓國學生語音難點之一的[y],設計出一個語音教學網站,提供師生及同儕互動的學習環境。 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下,學習網站上設計了7個活動坊,包括:學習目標、準備活動、學習活動、練習活動、同儕活動、學習評估和自我評估。
  • Item
    華語雙音節連調組之偏誤探討 -以日籍學習者為研究對象
    (2013) 張沛榛
    本論文欲探討日籍學習者在單詞和句首、句中、句末等不同語境之下發同一個雙音節詞時的聲調偏誤情形,以了解日籍學生華語聲調之難點和問題。研究方法採用實驗語音的方式,針對華語16種聲調組合,選出18個雙音節名詞(配合語義和句子內3個位置的排列組合而增加2個連調組),並使用同樣的句構「甲旁邊有乙和丙」,測試日籍學生同一個詞在單發時及分別在句子的首(甲)、中(乙)、末(丙)等位置所發的聲調。結果分析的部分則結合了量化、質化方式與聲學語圖以探討受試者的偏誤表現。 實驗結果顯示,受試者具有以自身習慣的機制來發音之傾向,因此各雙音節連調組不論在單詞、句首、句中、句末多有類似的偏誤表現。不同的審聽結果主要來自雙音節連調組前後音節的音高造成審聽人的偏誤判斷而產生差異。由此可知,日籍學習者所產生的聲調偏誤與出現的語境為單詞或句子,及位於句子的哪個位置並沒有絕對的關係。 整體而言,受試者主要的偏誤集中於3聲在前及3聲在後的雙音節連調組,且均為發成2聲的偏誤。主要是因為受試者仍將單音節的概念套用於雙音節的發音上,即3聲不論位於前音節或後音節,受試者均有將其發為全上聲的傾向,但又掌握不好全上的發音,聽感便與2聲十分相似。 此外,不分單詞或句子等語境,3聲+2聲的「網球」為多數日籍學習者的難點,且多發為2聲+3聲的組合。再者,受試者遇到難以掌握的雙音節連調組時,有將該詞組的前音節或後音節以1聲或4聲取代的現象。由於1聲為日籍學生掌握得最好的聲調,因此在其他聲調發音上遇到困難時,便會將其發為陰平調。且受試者基於日語詞彙在前音節重讀的習慣,加上日語音讀的影響,會將部分前音節發為下降調,便形成了以4聲替代詞彙前音節的聲調偏誤。
  • Item
    現代漢語拒絕言語行為之中介語分析-以日籍學習者為例
    (2011) 大崎由紀子; OSAKI YUKIKO
    日籍漢語學習者與漢語母語者溝通時,即便是中級或高級學習者也常因誤解對方真正的意圖,而感受到將自己真正的想法傳達給對方的困難性,其原因不僅僅是漢語發音或是詞彙習得之類的障礙,更多時候是由於學習者無法掌握該語言的深層知識即言語行為所造成的。另外,在溝通進行的過程當中,說話者使用委婉表達也會增加學習者理解的困難度。 本文根據Chen, Ye& Zhang (1995)的定義,將拒絕言語行為定義為「說話者否定進行對方所提出的行為」,Beebe at al. (1990)將拒絕言語行為細分為以下四種情境之拒絕:邀請(invitations)、請求(requests)、提供(offers)以及建議(suggestions)。本文以日籍漢語學習者、台灣漢語母語者以及日語母語者為研究對象,並採用語言完成測驗問卷(Discourse Completion Task)收集資料,藉由各組拒絕言語行為與語言形式差異的分析,探討日籍漢語學習者中介語的主要特徵。 研究結果顯示,說話對象為教師(有權勢差距)時較說話對象為同學(無權勢差距)時的拒絕更難習得,又因為無法完全掌握委婉說法,而轉向使用較直接拒絕表達之學習者的比例較高。另外,請求與提供此兩種情境,一般而言,較難拒絕,學習者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較少接觸此類情境,因此容易出現語用遷移。本研究發現,初、中、高級學習者的拒絕言語行為皆有語用遷移,然而在筆者分析台灣地區及日本所使用的華語教材之後發現,教材裡面幾乎不存在有關拒絕主題的課文或討論。因此筆者希望以本研究做為開端,期許在未來能夠幫助日籍漢語學習者不失禮並有效地運用漢語拒絕言語行為。
  • Item
    回應讚美之語用研究: 以台灣人、德國人及德國華語學習者爲例
    (2012) 韋德名
    讚美可視爲人與人溝通上的潤滑劑,適當且真心的讚美可以提升人際關係,不過要如何回應他人的讚美更是一門學問。影響回應讚美的因素,個人的文化背景往往扮演重要的角色。本研究將針對台灣人、德國人以及德國籍的華語學習者進行回應讚美的對比分析,除了找出兩組母語者回應讚美上的異同之處之外,同時研究華語學習者在回應策略上的偏好爲何。 本文以書面話語完成測驗 (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 的問卷調查法爲語料搜集方式,主要分析讚美主題以及社會變項對於回應讚美的影響力。問卷分爲外表、財物、能力、個性四個讚美主題,並研究場所、自我評估和社會地位三個社會變項。筆者從搜集到的1250筆語料中歸納出16個回應讚美策略,並分爲「接受」、「修正」和「拒絕」三種主類策略。 研究結果顯示,台灣人與德國人皆傾向於「接受」回應策略,其次爲「修正」以及「拒絕」策略。儘管華語中「拒絕」被視爲常規化的回應策略,但本研究發現台灣人大多數已不採用這樣回應。不過,與德國人的回應相比台灣人還是比較傾向謙虛的回應。分析讚美主題對回應策略的影響發現,僅在針對能力爲讚美主題的情況下,呈現出兩組的差異,台灣偏向「修正」和德國人偏向「接受」策略。除此之外,社會變項對回應策略的選擇也顯出不可忽略的影響,其中自我評估以及社會地位的影響力比場所來得高。德國華語學習者結果顯示,他們反而以「修正」爲主要的回應策略,策略選擇上也比台灣人更謙虛,但還是會有語用遷移的現象。筆者從教材分析發現,德國漢學系使用的教材,大部分只教學生華語中該用「拒絕」策略回應讚美。如今時代變遷,台灣華語母語者也已大量「接受」他人的讚美,因此在教學應用上,筆者將根據本研究觀察到的結果提出教學建議,以幫助德國籍華語學習者學以致用,除了語言進步之外,也可提高語用能力。
  • Item
    德籍學習者之 漢語雙音節聲調研究
    (2012) 姜瑞涵
    德語為非聲調語言,故漢語聲調為德籍學習者的難點之一(顧安達,2011)。目前德籍漢語聲調研究仍偏重單音節分析層次,然而雙音節詞在現代漢語詞彙比例最高(吳淮南,2003),又包含語流中的基本連調變化(朱川,1997),且存在母語重音系統遷移至漢語連調組合的問題(吳羚莞,2009)。有鑑於目前研究尚未跨越至連調組合的分析,也未深入探究母語重音與聲調表現之關連,因此本研究設計聽辨與發音測驗考察德籍學習者雙音節聲調的中介音,以了解雙音節組合的難易度與偏誤誘因,歸納其雙音節聲調表現與母語重音模式之相關性。 本研究針對7名學習漢語三個月以下、6名學習漢語三個月至一年的德籍受試者,進行問卷調查、漢語雙音節聲調聽辨與發音測驗。考量聲、韻母難點可能產生影響,因此測驗項目是以/a/為音節結構主體,搭配第一、二、三、四聲與輕聲的20種聲調組合。研究結果發現:聽辨偏誤率最高為「3-1」誤聽為「0-1」,發音偏誤率最高為「1-3」誤說成「1-2」。另外,德籍學習者最難掌握含第三聲的聲調組合;而「1-1」聽辨與發音的偏誤率都最低。從偏誤率較高的組合及其偏誤類型來看,德籍受試者雙音節聲調受德語重音模式遷移影響,易形成「重輕」或「輕重」的分布;並傾向將第三聲與輕聲歸為非重音,而音長較長、音高較高的第一、第二與第四聲則對應至重音。再者,研究顯示德籍學習者聲調類別感知較倚靠調型,與漢語母語者以音高為主不盡相同。除了母語遷移,目的語知識也是偏誤產生的原因,如「1-2」聽成「1-3」即為二、三聲混淆;「3-1、3-2、3-4」的半上誤說為全上,則是忽略三聲變調規則。此外分析結果表示由於學習時間較短,其漢語聲調之聽辨與發音都尚未形成穩定的系統,因此兩者仍處於各自發展的階段。。 本文最後提出漢語聲調教學應加強雙音節組合的聽辨與發音訓練,並就德籍學習者的難點給予相關建議,以期能提升德籍學習者的聲調能力。
  • Item
    以色列籍華語學習者讚美回應之跨文化語用分析與教學應用
    (2011) 王雅勤
    語用能力是目前教學與教材中較容易忽略之處,然而,語用能力卻是關係學習者是否能適切溝通的重要語言技能。本研究主要以讚美回應行為為例,試從華語、希伯來語進行對比,找出以色列籍華語學習者語用失誤的原因,期能提供結合語言形式和語用功能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習者在跨文化語境中的溝通能力。 本文以Yu(2003)的研究架構為基礎,再參照Leech(1983)的禮貌準則與Brown& Levinson(1987)的禮貌策略,提出不同語境下華語讚美回應的常見句式。本實驗中的組別分別有三:華語母語者、希語母語者、以色列華語學習者。筆者分別探討三組的讚美回應策略的選用情形,以及在不同的讚美主題—外表、能力,與不同的社會變項—性別差異、相對權勢、社會距離中,華語和希語兩組的策略選擇差異為何,從中找出學習者語用失誤的原因。主要的研究方法為角色扮演及個別訪談,從真實語料的採集、量化分析的數據、質化分析的紀錄三方面解構華語母語者、希語母語者的語言表徵和文化內涵,以及學習者在跨文化語境中的表現狀況。 就筆者觀察的實驗結果顯示,以「委婉間接」為主的華人文化,台灣華語母語者使用不明顯接受亦不明顯拒絕的避免讚美策略,以色列文化則以「真誠直接」為導向,呈現以色列人大方接受讚美且無模擬兩可的答案。三組在「性別差異」、「相對權勢」與「社會距離」變項下,出現了明顯的趨向與差異。以性別差異而言,台灣人和以色列人呈現跨文化的普遍性原則,趨向一致的回應方式;以相對權勢而言,研究結果顯示台灣人較重權勢、以色列人較重平權;以社會距離而言,熟識與否的因素影響台灣人甚於以色列人。因此,在母語文化背景的影響下,華語學習者的讚美回應方式偏向希語母語者,導致其回應方式較單一直接,也較不重視相對權勢或社會距離的改變。 在教學應用上,本文以實驗所觀察的華語讚美回應的語言表現和文化內涵為取材標準,搭配溝通式教學法,將不同權勢及社會距離融入練習活動中。筆者亦依據不同程度的學習者調整教學內容,並以「跨文化語用」為核心概念設計教學流程,搭配不同的教學技巧,充分結合語言形式與文化概念。
  • Item
    拒絕行為之難點分析及教學應用-以澳大利亞籍學生為例
    (2012) 賴紋萱
    拒絕言語行為具有威脅顏面、彼此磋商、順應語境等特質,其複雜的面貌使說話者需在傳達訊息與顧及顏面中尋求平衡。近來,不少西方中介語語用學研究以拒絕言語行為為題探討學習者之語用能力,然而針對華語學習者的拒絕中介語語用研究仍顯不足,有鑑於此,本文欲考察華語學習者在拒絕策略的選擇、順序、內容與華語母語者、英語母語者的相異之處,並歸納華語學習者使用拒絕言語行為之難點。 研究語料蒐集分為產出問卷與感知問卷。產出問卷的實驗組別有三:華語母語者、澳籍英語母語者、澳籍華語學習者。研究工具為封閉式角色扮演,由研究者與受試者進行單輪對話。感知問卷的研究工具有二,一為口述報告,收集上述三組受試者的訪談資料,二是合適測驗,使用線上問卷軟體蒐集一百位華語母語者對於華語學習者拒絕語語料之評分、理由與修正。 研究結果顯示,整體策略方面,華語學習者在選用、內容、順序方面皆偏向英語母語者,產生語用遷移。在社會變項影響下,華語學習者傾向維持固定的拒絕策略,較無法順應情境產出合宜拒絕。然而,在面對社會地位較高的請求者時,因課堂教學或學習經驗影響,學習者理解中華文化因而其策略選用較趨向華語母語者。此外,在合適測驗方面,華語母語者對於學習者在社會地位高與社會距離遠的拒絕表現較能接受,而在面對下位者與平位者、親近與普通關係者,華語母語者的評分並不高,表示學習者在這四種情境下容易產生語用失誤。本文歸納學習者常見語用失誤有兩方面,第一,社會語用失誤,包括直接程度過高、正式程度過低,自謙程度過與不及。第二,語用語言失誤,包括情態詞、規避詞以及句末虛詞的空缺或誤用。 最後,據上述語用失誤的研究結果,本文搭配兩階段語用教學:喚醒語用意識、觀察真實情境設計拒絕語之教學,亦依據不同程度的學習者調整教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