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

宗旨-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
在全球化的今天,臺灣身處亞太新興發展區域的樞紐地位,是東北亞及東南亞的節點, 也是傳統與創新兼具的活力島嶼。本院站在這些潮流之上,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
目標-培養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
本院外籍生占全院學生之四分之一,已是全校外籍學生之二分之一,以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全球國際的視野意味著學生要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係以美國外語教學學會認定的5C能力,包含:運用語言溝通的能力(Communication)、體認多元文化的能力(Cultures)、貫連其他學科的能力(Connections)、比較不同語言文化的能力(Comparisons)、及學以致用的能力(Communities)。

本院為外籍學生開設相當豐富的華語文化、社會政經、全球管理、跨文化合作、及社會實踐等課程,幫助外籍學生熟悉華人文化與社會,並透過與本地學生一起學習過程,共同建構國際全球視野。除了華語課程外,本院也提供在地學生多種語言的課程,包括英語、法語、德語、西語、日語、韓語及俄羅斯語等。學生亦可連結各獎學金與獎勵措施,申請赴外國知名大學交換或短期留學。

本院透過具「全球視野」特色的各種課程,開闊學生的視野與胸襟;也透過「在地實踐」的各種考察與實習活動,深耕台灣與世界的連結網絡,以達到培育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之國際人才。
特色-跨文化交織與跨領域學習
為確保學生畢業時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本院提供國際華語、東亞文化與政治經濟、歐洲文化與觀光、社會工作、大眾傳播、國際人力資源等多種學程與課程供學生修習,朝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等多元學習邁進。本院強調跨領域的學習,並分為三個主軸:
華語文教育
培養各專業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熟習海內外華人社會與文化,並具備跨文化素養與溝通能力,藉此促進區域間的文化交流,進而厚植全球華語文化的軟實力。
區域研究
聚焦東亞與歐洲研究,透過學生至業界或機構或歐洲合作學校的實習與參訪,培育具「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 之跨文化教學及研究人才。鼓勵學生赴外交換與國際學術交流。
社會科學
國際人力資源以全英語授課,幫助學生具備全球化職場素養和人力資源專業知能。傳播則培育具新傳播科技產製、分析與決策能力之大眾傳播專業人才。社工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培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透過多元對話與學習,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學系
華語文教學系
結合數位科技與華語文相關資源進行跨領域研究,培養華語教學與研究人才、促進華語教學專業化與國際化。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
聚焦東亞,培育「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之教學及研究人才。
研究所
大眾傳播研究所
跨越科技、國界與文化之跨界人才。開創新媒體、新思維與新批判之新時代人才。掌握網路資訊社會脈動、領先趨勢思維之前瞻人才。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培育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之專業人才。培育國際化與跨文化管理之專業人才。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加強學術與實務互動,訓練具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能力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實踐。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以歐洲文化為經,觀光研究為緯,對歐洲進行全新的通盤研究,培育兼具國際宏觀和深厚人文素養的文化研究與觀光專業人才。
研究中心
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著重三大方向的研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中國大陸客家研究、東南亞(全球)地區客家研究。
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致力於建立原住民族研究知識論,融合及傳承原住民族知識文化之原住民族教育,謀求原住民族與文化之永續發展。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努力邁入全球的漢學與文化研究以及與歐美兩洲漢學機構的交流和合作。
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致力於社會工作在家庭相關議題之跨界及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建構社會工作與家庭相關領域之國際視野與本土化專業發展。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針對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僑務政策、僑務組織進行研究,提供政府有關僑務工作發展之意見,並與國際上相關學術機構進行合作。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現代漢語助動詞的界定與教學應用
    (2009) 葉信鴻; Yeh, Hsin-hung
    西方對助動詞的定義多採用構詞和語法功能標準,但漢語在語言類型上缺乏外在形態變化,因此漢語助動詞容易與其他功能詞類混淆,如:副詞;另一方面,僅依照功能定義,容易造成語法學家之間對助動詞涵蓋範圍不同、在次類劃分上也大相逕庭以及與其他功能詞類的混淆,造成各家的系統過於龐大,莫衷一是。 形式語法、功能語法及認知語法學家都曾對助動詞下過定義,也都有各自的問題。形式語法重視語法上的結構關係,GB理論將助動詞設為一個節點,置於謂語性詞組中作為情態成分;功能語法將句子的概念分為三個層次,如:Halliday (1985) 對助動詞的定義是在視句子為交換的層次上,主語對謂語性詞組所作的情態微調;認知語法則多從語法化的角度切入,視助動詞為動詞虛化過程的連續面。 本文主要從王楚蓁 (2008) 以Hengeveld (1992) 提出的跨語言詞類系統指出漢語的中心語類為動詞與名詞,在此基礎上,修正王楚蓁 (2008) 對謂語性詞組中擔任修飾動詞功能的非為副詞而是助動詞,起情態修飾的作用,而助動詞則依照鄧守信 (1975) 動詞三分系統,置於狀態動詞下做為一個次類,並提出助動詞劃分的標準與依據,確定現代漢語助動詞的典型成員以及非典型成員。確定助動詞範圍以及成員以後,在語義上,根據Palmer (2001) 跨語言情態系統為主並修正為情態三分,再按照Heine& Kuteva (2007) 提出世界上在情態上發生的語法化現象,據此提出歸類程序,並提出測試標準。 在相關的語言學文獻討論以及實際教學上,多半重視助動詞之間的混用現象,但根據我們從病句語料庫中學習者偏誤的統計結果顯示,助動詞在整體上缺漏以及誤加的現象比混用現象還多,因此我們認為教材編寫首先需要在個別的助動詞上多給予學習者判斷的信息,比如語法共現成分、使用語境和篇章關係,提高學生使用的意識,其後再進行近義助動詞之間的比較與辨析,為助動詞教學提供更有系統的教學依據。
  • Item
    漢語語氣副詞引導碼探析
    (2009) 彭玉琴; Yu-Chin Peng
    引導碼為從心理認知角度討論語言語義及語用表現的概念,和概念碼對立,是一種跳脫傳統以話語真值條件為分析媒介的研究嘗試,概念碼編碼概念,引導碼則處理概念內容並選擇處理概念的方式。 引導碼在漢語的研究不多,經過我們對Blakemore(1987, 2002)、Ifantidou-Trouki(1993)、Carston(2002)以及Iten(2005)等分析的整理,發現引導碼普遍出現於連詞及評價副詞中,具備引導聽者找到話語隱含及高層明說義的功能,評價副詞在漢語裡被納入語氣討論,而這個發現讓我們有了重新審視漢語語氣副詞研究的動機,以往學者對語氣的討論總在語氣編碼的框架中,忽略了語氣的引導功能。 本文以語義及語用學的理論架構為基礎,針對漢語語氣副詞重新進行分類,並進一步探討語氣的引導功能,和關聯理論配合,觀察其引導方式對語境假設的影響,最後再將此研究成果應用於華語教學中。 本研究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導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範圍以及內容架構之說明。第二章為文獻探討,將歷年學者對漢語語氣的研究進行整理,討論以往語態、命題及情態等在漢語語氣分析中所扮演的角色。第三章則根據第二章的討論對語氣副詞進行分類,並進一步建構語氣於引導意義層面的理論概念。第四章為語氣的引導內涵分析,根據作用層面的不同分為隱含引導及高層明說義引導,並進行個別引導意義的比較與討論。第五章以第四章所建立的架構為基礎,配合認知學習理論,針對語氣副詞引導意義的教學給予建議。第六章為結論,總結本文的研究結果,提出後續研究的建議與省思。
  • Item
    漢語「連字結構」的篇章、語用研究與教學應用
    (2015) 趙苡廷; I-TING CHAO
    本研究以Halliday的概念(ideational)、篇章(textual)、人際(interpersonal)三大語言純理功能(metafunction)為分析架構,以真實語料為基礎,討論現代漢語「連字結構」在篇章、語用層面的語言現象及其聯繫,並依研究結果進行教學設計。 本研究以臺灣地區書面語料601筆為本梳理前人研究。本研究認為臺灣地區的現代漢語「連字結構」中「連」已虛化為一焦點標記助詞,而非介詞。在篇章功能上,「連字結構」表現了對比的功能,因漢語傾向簡潔,所以引導出比例較高的「隱性對比項」。我們進一步觀察「顯隱性對比項」與「前後景」理論的互動,發現出現上文的顯性對比項,即「前顯後景句」,其功用為替焦點連字結構鋪陳背景,因此出現頻率高。而另一方面,出現在「連字結構」上下文中帶隱性對比項的「隱性對比句」與出現在「連字結構」下文帶顯性對比項的「後顯前景句」兩者之間,亦因漢語傾向簡潔,故前者的出現頻率為高。 其次,在篇章上「連字結構」的「非主題連續性」出現頻率較高。本文進一步審視,發現「非主題連續性」居多的原因,是因為其多為焦點句,而焦點為溝通中的最重要信息,顯示「連字結構」乃以溝通為取向。再者,漢語指稱詞在「連字結構」的篇章分布是以標記同一事件,鞏固話題連續性的零代詞使用頻率最高。最後,在篇章連貫方面,「連字結構」的使用往往是對上文的內容展開更進一步闡釋與敘述,即表「遞進關係」。 在語用方面,本研究認為具引導碼功能之「連字結構」中的「連」引導出「極端值」,而「也/都」後則引導出「反預期」的情況。因此,正如上文所說,「連字結構」乃以溝通為取向,可對受話者提供最多信息(清楚),同時也為發話者省去多餘信息(簡潔)。此外,「連字結構」多與帶有反預期功能的義務情態否定詞共現,表提醒、警告、規定、禁止等功能。 筆者根據以上研究成果,評析八套臺灣及美國目前通行的華語教材,並針對程度為初中級的英語母語學習者進行教材與教案設計。
  • Item
    Epistemic stance taking in Chinese media discourse.
    (2009-12-01) Hsieh, Chia-Ling
    This study inspects how Chinese epistemic modality is responsive to the participant stance and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of the press. Results indicate predominant presence of epistemic adverbs in local news as compared with business and politics news. They are also more favored in reflective comments and quoted statements than factual descriptions. However, occurring preferences vary between epistemic subclasses. Speculative outnumbers assertive across different subject matters. Speculative also features a greater frequency than assertive as journalists narrate, comment and quote. These distributional tendencies suggest a stronger sense of stance marking carried by assertive than speculative. This in turn reflects a heavier responsibility journalists take as delivering knowledge with a higher level of commitment. It is concluded that journalists make a strategic choice of epistemic markers to attain distinct forces of stance taking. The findings substantiate the role of semantic constructs as an account for cognitive pragma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