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

宗旨-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
在全球化的今天,臺灣身處亞太新興發展區域的樞紐地位,是東北亞及東南亞的節點, 也是傳統與創新兼具的活力島嶼。本院站在這些潮流之上,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
目標-培養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
本院外籍生占全院學生之四分之一,已是全校外籍學生之二分之一,以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全球國際的視野意味著學生要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係以美國外語教學學會認定的5C能力,包含:運用語言溝通的能力(Communication)、體認多元文化的能力(Cultures)、貫連其他學科的能力(Connections)、比較不同語言文化的能力(Comparisons)、及學以致用的能力(Communities)。

本院為外籍學生開設相當豐富的華語文化、社會政經、全球管理、跨文化合作、及社會實踐等課程,幫助外籍學生熟悉華人文化與社會,並透過與本地學生一起學習過程,共同建構國際全球視野。除了華語課程外,本院也提供在地學生多種語言的課程,包括英語、法語、德語、西語、日語、韓語及俄羅斯語等。學生亦可連結各獎學金與獎勵措施,申請赴外國知名大學交換或短期留學。

本院透過具「全球視野」特色的各種課程,開闊學生的視野與胸襟;也透過「在地實踐」的各種考察與實習活動,深耕台灣與世界的連結網絡,以達到培育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之國際人才。
特色-跨文化交織與跨領域學習
為確保學生畢業時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本院提供國際華語、東亞文化與政治經濟、歐洲文化與觀光、社會工作、大眾傳播、國際人力資源等多種學程與課程供學生修習,朝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等多元學習邁進。本院強調跨領域的學習,並分為三個主軸:
華語文教育
培養各專業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熟習海內外華人社會與文化,並具備跨文化素養與溝通能力,藉此促進區域間的文化交流,進而厚植全球華語文化的軟實力。
區域研究
聚焦東亞與歐洲研究,透過學生至業界或機構或歐洲合作學校的實習與參訪,培育具「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 之跨文化教學及研究人才。鼓勵學生赴外交換與國際學術交流。
社會科學
國際人力資源以全英語授課,幫助學生具備全球化職場素養和人力資源專業知能。傳播則培育具新傳播科技產製、分析與決策能力之大眾傳播專業人才。社工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培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透過多元對話與學習,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學系
華語文教學系
結合數位科技與華語文相關資源進行跨領域研究,培養華語教學與研究人才、促進華語教學專業化與國際化。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
聚焦東亞,培育「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之教學及研究人才。
研究所
大眾傳播研究所
跨越科技、國界與文化之跨界人才。開創新媒體、新思維與新批判之新時代人才。掌握網路資訊社會脈動、領先趨勢思維之前瞻人才。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培育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之專業人才。培育國際化與跨文化管理之專業人才。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加強學術與實務互動,訓練具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能力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實踐。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以歐洲文化為經,觀光研究為緯,對歐洲進行全新的通盤研究,培育兼具國際宏觀和深厚人文素養的文化研究與觀光專業人才。
研究中心
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著重三大方向的研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中國大陸客家研究、東南亞(全球)地區客家研究。
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致力於建立原住民族研究知識論,融合及傳承原住民族知識文化之原住民族教育,謀求原住民族與文化之永續發展。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努力邁入全球的漢學與文化研究以及與歐美兩洲漢學機構的交流和合作。
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致力於社會工作在家庭相關議題之跨界及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建構社會工作與家庭相關領域之國際視野與本土化專業發展。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針對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僑務政策、僑務組織進行研究,提供政府有關僑務工作發展之意見,並與國際上相關學術機構進行合作。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現代漢語比字句與韓語相對應形式之語義和篇章對比分析
    (2021) 林宣余; Lin, Hsuan-Yu
    本研究以現代漢語比字句的語義分析、篇章分析及韓漢比字句對比分析為三大研究問題進行語言現象分析,並依研究結果進行教學設計。本論文透過文獻回顧和中央平衡語料庫,以及自建的漢韓平行小說語料庫共870筆語料進行探討。從語義層面上來看,現代漢語介詞「比」的功能是用來比較兩個事物性質或狀態的程度差異,含有比較前項(X)、比較點(P)、比較標記、比較後項(Y)、比較結果(R)等五個成分,基本結構是「X(P)比Y R」。比字句的謂語項有語義上的限制,必須是可程度比較的動詞,如狀態動詞中的形容詞及心理動詞或是有數量增減義的動詞其他一般動詞,不能直接進入比字句中,需有其他表程度差異的語法成分,如描述補語、狀語或能願動詞。篇章層面上,從省略和移位兩個面向討論比字句句式。省略分為比較前項省略及比較點省略,比較前項省略為信息省,比較點後項省略為認知省,省略動因乃是語言經濟原則中的省力原則。移位也可分為比較點移位和比字介詞組(比Y)移位,未移位時句子為自然焦點,移位後可帶來對比焦點。接著從漢韓對比語料庫發現,漢語「比」的韓語對應形式以「보다(boda)」為主,「보다(boda)」是比較格助詞,黏著在比較後項的後方,基本結構為「X 이/가(主格助詞)+ Y보다(boda)+R」。其次,韓漢比字句中皆有狀語和補語增補意義,但是漢語狀語只能是相對程度副詞(更/還),不能使用絕對程度副詞(很/非常),但韓語則無此限制。再者,漢韓補語的語序不同,漢語的程度/數量補語位在謂語後方,而韓語則是位於謂語前面。在篇章分析上,漢韓語同有零代詞的回指方式,且漢語比字句使用移位帶出對比焦點,韓語則使用對照格助詞引出對比焦點。最後筆者根據比字句句式的困難與否和跨語言距離排出教學語序,並分析現行的華語教材後,將對比結果應用到教學中,希望能針對韓籍學生提供有效的建議。
  • Item
    回聲效應與語用因素對處理中文語句之影響:以中文動詞結構句為例
    (2021) 張子聰; Cesar Carbajal Solis
    回聲效應指的是進行交際時,我們說出來的句子會重複使用說話者的句型、說話風格與詞彙選擇,甚至非語言的交際也會受到對方的影響(Giles, Coupland& Coupland, 1991)。回聲效應可分成產出與理解兩類。在產出一類,回聲效應一詞指的是說話者重用最近加工過的語法結構(Bock, 1986);而在理解的方面,回聲效應指的則是處理結構後,說話者對該結構更進一步的理解(Fine & Jaeger, 2013)。 我們知道我們所收到的輸入會影響我們的,但除了回聲效應是否還有其他因素能影響我們的語言。本文使用語用因素中的訊息結構以及攝取視角來判斷母語者以及外籍人士對回聲效應以及語用因素的影響力是否有差異。 本研究運用問卷調查同時進行兩個圖片描述任務實驗,主要測試「回聲效應與攝取視角」與「回聲效應與訊息結構」在理解以及產出的兩個方面。本文使用「結果動詞結構」(Resultative Verb Compounds、縮寫為RVC)作為啓動語句。研究結果指出,回聲效應與語用因素對於以中文為第一語言和以中文為第二語言的影響在於理解與產出的情況下會導致不同的結果。針對「回聲效應與攝取視角」在理解的方面兩組受試者受到回聲效應的影響,在產出的方面呈現不明顯的差異,而針對「回聲效應與訊息結構」受到回聲的影響則出現在於產出的階段。
  • Item
    美籍學習者作文偏誤的篇章分析與教學應用
    (2012) 范雅婷; FAN, YA-TING
      寫作為語言能力中的聽說讀寫四大項能力之一,也為語言課堂中的重要訓練項目。然而,寫作往往為四大能力中最難以掌握的一項,其中篇章層面的偏誤比例尤其甚高,高水平能力的學生作文仍有許多偏誤出現.然而,以往研究學生的篇章偏誤主要關注於各項偏誤的表面現象分類,偏誤來源以及教學應用較少深入探討之。   本文以Halliday(1961)的三種篇章功能為基礎,從銜接、信息結構、及主位結構來探討學習者的表現,研究目的為二:1)學習者進行漢語寫作時的各方面偏誤及原因為何?2) 這樣的偏誤現象,是否會隨著學習者漢語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改變?   本研究以英語母語者為研究對象,蒐集美國威廉大學(Williams College)二、三、四年級學生的作文共89 篇(二年級33 篇,三年級29 篇,四年級27 篇),配合面談,分別從形式和功能的角度來分析偏誤現象。   研究結果主要有三:第一,偏誤與語言類型有很大的關係,本文除了從孤立語、屈折語、主要分枝方向、代詞脫落參數、主語顯著、主題顯著等面向探討語際偏誤來源之外,也經由面談討論其他偏誤來源,諸如過度類化與簡化等等.第二,銜接方面,學生在連接詞及指稱方面的偏誤率是最高的,指稱方面下的各類小項偏誤,隨著學習者漢語水平的增加而有明顯的改善。然而,在連接詞的部分,卻是中級組偏誤率高於初級組,產生了U-型學習曲線的現象。第三,信息結構與主位結構方面,主要與語言類型中的新舊訊息順序有關,且與學生的篇章意識不足所致.本文也依據偏誤的類型與比例,提出關於漢語篇章銜接方面的教學應用。
  • Item
    現代漢語與德語分裂句的信息結構與教學應用
    (2015) 楊尤媛; Young-Stein,Yu-yuan
    漢語的信息結構(information structure)主要研究的是漢語的基式結構(basic structure)因交際的需要而改變其句法、語義而產生的變式結構(derived structure)。對以漢語為目標語的學習者來說,當無法以基式結構的句法或語義來說明時,往往會造成學習上的困難,因此解釋變式結構表達信息的句式和功能就成了教學上的一大重點。漢語分裂句(cleft sentence)是漢語表達焦點的信息結構,以往的研究最早是由Teng(1979)提出的,接著湯廷池(1981)等語言學家也對分裂句作出了後續的研究,然而對於“是”與“的”的詞性和功能,在很多研究中各有不同的看法。 本論文以Teng(1979)提出的漢語分裂句的研究為基礎,對“是”的詞性進行了論證。鄧提出“是”為焦點標記,其功能是標記句中的焦點成分,並輔以方梅(1995)對焦點標記的定義而找出“是”為焦點標記而非動詞的論點。關於“的”則由表“過去時制的確定語氣”,以信息結構的角度論述為“預設”的標記,並與德語分裂句作弱式的對比分析,找出與德語分裂句的相對應形式,以期對以德語為母語的學習者有所助益。 在教學語法方面,本論文針對以德語為母語的學習者編寫漢語分裂句的語法點描述與內容,並以顯性與隱性教學法相互配合設計教學步驟。在此部分,首先定出漢語分裂句的困難等級以及跨語言距離加以排序,接著再對現今華語教材加以檢視其對漢語分裂句在編寫上的不足之處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