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

宗旨-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
在全球化的今天,臺灣身處亞太新興發展區域的樞紐地位,是東北亞及東南亞的節點, 也是傳統與創新兼具的活力島嶼。本院站在這些潮流之上,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
目標-培養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
本院外籍生占全院學生之四分之一,已是全校外籍學生之二分之一,以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全球國際的視野意味著學生要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係以美國外語教學學會認定的5C能力,包含:運用語言溝通的能力(Communication)、體認多元文化的能力(Cultures)、貫連其他學科的能力(Connections)、比較不同語言文化的能力(Comparisons)、及學以致用的能力(Communities)。

本院為外籍學生開設相當豐富的華語文化、社會政經、全球管理、跨文化合作、及社會實踐等課程,幫助外籍學生熟悉華人文化與社會,並透過與本地學生一起學習過程,共同建構國際全球視野。除了華語課程外,本院也提供在地學生多種語言的課程,包括英語、法語、德語、西語、日語、韓語及俄羅斯語等。學生亦可連結各獎學金與獎勵措施,申請赴外國知名大學交換或短期留學。

本院透過具「全球視野」特色的各種課程,開闊學生的視野與胸襟;也透過「在地實踐」的各種考察與實習活動,深耕台灣與世界的連結網絡,以達到培育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之國際人才。
特色-跨文化交織與跨領域學習
為確保學生畢業時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本院提供國際華語、東亞文化與政治經濟、歐洲文化與觀光、社會工作、大眾傳播、國際人力資源等多種學程與課程供學生修習,朝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等多元學習邁進。本院強調跨領域的學習,並分為三個主軸:
華語文教育
培養各專業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熟習海內外華人社會與文化,並具備跨文化素養與溝通能力,藉此促進區域間的文化交流,進而厚植全球華語文化的軟實力。
區域研究
聚焦東亞與歐洲研究,透過學生至業界或機構或歐洲合作學校的實習與參訪,培育具「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 之跨文化教學及研究人才。鼓勵學生赴外交換與國際學術交流。
社會科學
國際人力資源以全英語授課,幫助學生具備全球化職場素養和人力資源專業知能。傳播則培育具新傳播科技產製、分析與決策能力之大眾傳播專業人才。社工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培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透過多元對話與學習,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學系
華語文教學系
結合數位科技與華語文相關資源進行跨領域研究,培養華語教學與研究人才、促進華語教學專業化與國際化。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
聚焦東亞,培育「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之教學及研究人才。
研究所
大眾傳播研究所
跨越科技、國界與文化之跨界人才。開創新媒體、新思維與新批判之新時代人才。掌握網路資訊社會脈動、領先趨勢思維之前瞻人才。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培育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之專業人才。培育國際化與跨文化管理之專業人才。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加強學術與實務互動,訓練具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能力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實踐。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以歐洲文化為經,觀光研究為緯,對歐洲進行全新的通盤研究,培育兼具國際宏觀和深厚人文素養的文化研究與觀光專業人才。
研究中心
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著重三大方向的研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中國大陸客家研究、東南亞(全球)地區客家研究。
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致力於建立原住民族研究知識論,融合及傳承原住民族知識文化之原住民族教育,謀求原住民族與文化之永續發展。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努力邁入全球的漢學與文化研究以及與歐美兩洲漢學機構的交流和合作。
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致力於社會工作在家庭相關議題之跨界及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建構社會工作與家庭相關領域之國際視野與本土化專業發展。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針對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僑務政策、僑務組織進行研究,提供政府有關僑務工作發展之意見,並與國際上相關學術機構進行合作。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網路連結母國: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的社群媒體使用與離散國族主義
    (2020) 劉欣彥; Liu, Hsin-Yen
    本論文借助Youna Kim(2011)一篇〈Diasporic nationalism and the media: Asian women on the move〉的研究中對離散國族主義(diasporic nationalism)的討論,將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視為一個離散群體,進一步探討該群體在台灣這個異國環境中求學時期的社群媒體使用。包含他們如何在臉書上分享母國(馬來西亞)的景觀或訊息,這個過程是如何形塑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對母國(馬來西亞)的認同以及離散國族主義的生成。Youna Kim(2011)指出的離散國族主義的形成包含了參與了「跨國的流動」的人們,由於在異國感受到「社會排斥」或陌生感,因而在此過程中產生「反應式」(reactionary)的國族主義。 本研究發現,社群媒體確實提供了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一個很重要的情境,這個情境給予他們發展對母國(馬來西亞)的認同與離散國族主義有很大的推動效果。首先,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在社群媒體上使用了四種談論國家(talking the nation)的方式,包含「宣稱我是誰」、「向他人推廣母國」、「母國特色的反思與再認同」以及「對凝聚國族事件的關注」;以及兩種差異的指認:「多元文化」和「社會進步」。以上奠基於他們在跨國流動中面對跨國文化差異的「反應」。這個「反應」的過程也成為形塑離散國族主義的重要條件,引導他們體認並強化自己對馬來西亞的認同與情感。加上在台灣的生活過程中難免遇到「社會排除」或「歧視誤會」等負面經驗,也成為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社群媒體上的有關母國分享的原因。 此外,透過2018年馬來西亞大選時期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於社群媒體上的動態,如:大選相關Hashtag的使用或「黑手指」等相當於國族符號的大選景觀的散播;或是分享有關選舉知識、指南性的訊息所聚集的「網路公眾」等效果,皆賦予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在社群媒體上,能更直接地去捍衛其母國並彰顯國族主義。也使得離散國族主義之中的「反應式的」(reactionary)理念與情感能在網路上展現並與其他人線上連結,讓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透過社群媒體的使用,也實現了網路國族主義。最後,本研究發現,二十幾歲新世代的馬來西亞華人青年的母國意識指向是「馬來西亞」。對他們來說,他們有著屬於華人的「種族認同」,但這是生來所屬的分類,因此履行著屬於華人的習慣和觀念。但在國族的認同上,對於現在世代的馬來西亞華人來說,母國認同絕對是在「馬來西亞」。
  • Item
    矛盾、溶解、劃界:從兩岸合製電影談臺灣觀眾的認同
    (2019) 李佳軒; Lee, Chia-Hsuan
    自2008年《功夫灌籃》在中國獲得票房的成功後,尋求中國方面資金、人力、拍攝場景的合作已然成為近十年臺灣電影產業擴大市場的重要策略。當臺灣的國片漸漸出現中國演員、簡體字等中國符號以及混合兩岸場景的狀態,被譽為「華語電影最高殿堂」的金馬獎政治風波不斷,跨兩岸藝人也時不時地出現傾中的政治認同/表態,臺灣的年輕觀眾是如何去看待、感受日漸被中國侵蝕/混合的臺灣電影,便是本文的核心關懷。 本研究訪談了20位成長於臺灣民主化後並且有在觀看兩岸影視作品的年輕人,針對《被偷走的那五年》、《六弄咖啡館》、《神秘家族》、《吃吃的愛》等四部在內容上有明顯混雜現象的兩岸合製電影,以及金馬獎的政治風波和跨兩岸藝人的政治認同/表態進行討論。本次受訪的對象,除了來自不同領域的背景之外,喜愛收看的影視內容也各有所異,大致上可分為三種不同的面貌:臺灣電影產業相關工作者,包含製片、剪輯、美術、電影部落客等、喜愛觀看中國影視產品的觀眾,包含時裝片、古裝片、獨立電影等、以及其他偏好好萊塢巨製和日韓電影的觀眾。 本研究將觀眾同時具備的政治化公眾身份揭露出來,在合製電影、金馬獎等兩岸並存的空間當中,觀眾與政治化公眾兩者的角色將如何協商,以及對於中國文化產品的認同與傳統的國族認同之間會產生什麼樣的關聯。 研究發現,本次的受訪對象即便都成長於民主化的時代,卻因著喜愛收看的電視電影內容、文化資本以及與中國的互動經驗,這群臺灣年輕觀眾對於兩岸合製電影以及政治攪動影視產業的風波,持有了各種不同的解讀脈絡。喜愛觀看中國影劇的臺灣觀眾,明顯地能夠適應兩岸的演員/口音以及場景混搭的狀態,這群觀眾面對跨兩岸藝人傾中的政治認同/表態也展現較高的包容。對於注重電影的觀眾來說,則展現出「藝術應該超越政治」的價值,拒斥「政治黑手」伸進電影的「殿堂」當中。而沒有對中國影視產品有特殊的觀影偏好以及僅將電影視為休閒娛樂的觀眾,在面對混雜兩岸的電影文本時則展現出較高的民族主義情緒,以及國族認同是不可被協商的態度。
  • Item
    日治時期臺灣人民國家認同之探討—以公學校修身教育為主
    (2009) 井上 一宏; INOUE KAZUHIRO
    本研究的主題是,「日治時期臺灣人民國家認同之探討─以修身教育為例」。研究動機有三:首先,身為一個日本人,來臺留學後,感受到臺灣人對日人的態度較中國、韓國對待日人友善,引發我研究的興趣;再者,欲瞭解日本治臺期間的同化政策,帶給臺灣人民國家認同的影響;最後,檢視相關文獻,缺乏對日治時期國家認同研究缺乏對口述歷史進行分析。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包括: 一、 瞭解日本對臺殖民政策與教育政策之轉變 二、 探究修身教育對臺灣人國家認同之影響 三、 探討日治時期教育政策之成效 四、 探討日治時期庶民生活概況及國家認同意識 五、 依據研究結果及發現提供建議 為達到本研究的目的,將採用文獻分析法與訪談法兩種研究方法,進行蒐集資料、分析、比較日治時期的教育成效以及臺灣人的國家意識。在探討日本對臺殖民政策與教育政策時,將時間範圍設定在1895-1945年間。本研究將從修身層面探究臺灣人的國家認同問題,而修身層面的範圍,包括:教科書、教師、學校活動三者。除了整理歸納文獻,也將透過訪談獲取第一手資料,瞭解庶民當時的國家認同感,並進一步與前人研究作分析比較,提出研究結果與建議。
  • Item
    高中公民領域教材中「國家認同」變遷之研究—1995年至2008年為主
    (2009) 郭豐榮
    臺灣社會一直存在著國家認同的衝突,1987年解嚴之後,衝突不僅沒有隨著民主化趨緩,反而變本加厲成為臺灣社會不安的嚴重因素;影響所及,連教育現場都不免捲入其中。 解嚴前,官方的中國意識融入公民領域教材,一直主導著臺灣國家認同教育的形塑力量;解嚴後,隨著民主化運動的開展,臺灣逐漸轉型、甚至鞏固成為憲政民主國家,公民教育也隨著這時代的脈動,與時俱進地調整教育功能,國家認同內涵亦從中國意識漸次走向臺灣意識。本論文選取自1983年、1995年以迄2005年,三套包括威權統治、民主轉型與民主鞏固等不同時期,修訂之課程標準(綱要)及教材,針對其內容的變遷,加以比較、分析,從而在研究過程中,歸納得到公民教材往民主公民教育邁進的時代趨勢;這趨勢的發展,同時也導引一個國家認同的新理念—以臺灣主體意識為價值的認同觀點,正在逐步肇建之中;九五暫綱整併後的公民與社會科,正是這肇建工程的礎石,順應著此般發展,期盼能統合出一套符合現況的、單一的新臺灣認同國家圖像與願景,並供將於2010年全面施行的高中新課綱,編纂公民與社會科教材時,參酌融入課程中,開創營造國家認同共識的新契機。 教育力量的改造與內化,才是真正深入人心,化解國家認同衝突、凝聚國民國家共識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