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

宗旨-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
在全球化的今天,臺灣身處亞太新興發展區域的樞紐地位,是東北亞及東南亞的節點, 也是傳統與創新兼具的活力島嶼。本院站在這些潮流之上,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
目標-培養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
本院外籍生占全院學生之四分之一,已是全校外籍學生之二分之一,以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全球國際的視野意味著學生要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係以美國外語教學學會認定的5C能力,包含:運用語言溝通的能力(Communication)、體認多元文化的能力(Cultures)、貫連其他學科的能力(Connections)、比較不同語言文化的能力(Comparisons)、及學以致用的能力(Communities)。

本院為外籍學生開設相當豐富的華語文化、社會政經、全球管理、跨文化合作、及社會實踐等課程,幫助外籍學生熟悉華人文化與社會,並透過與本地學生一起學習過程,共同建構國際全球視野。除了華語課程外,本院也提供在地學生多種語言的課程,包括英語、法語、德語、西語、日語、韓語及俄羅斯語等。學生亦可連結各獎學金與獎勵措施,申請赴外國知名大學交換或短期留學。

本院透過具「全球視野」特色的各種課程,開闊學生的視野與胸襟;也透過「在地實踐」的各種考察與實習活動,深耕台灣與世界的連結網絡,以達到培育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之國際人才。
特色-跨文化交織與跨領域學習
為確保學生畢業時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本院提供國際華語、東亞文化與政治經濟、歐洲文化與觀光、社會工作、大眾傳播、國際人力資源等多種學程與課程供學生修習,朝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等多元學習邁進。本院強調跨領域的學習,並分為三個主軸:
華語文教育
培養各專業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熟習海內外華人社會與文化,並具備跨文化素養與溝通能力,藉此促進區域間的文化交流,進而厚植全球華語文化的軟實力。
區域研究
聚焦東亞與歐洲研究,透過學生至業界或機構或歐洲合作學校的實習與參訪,培育具「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 之跨文化教學及研究人才。鼓勵學生赴外交換與國際學術交流。
社會科學
國際人力資源以全英語授課,幫助學生具備全球化職場素養和人力資源專業知能。傳播則培育具新傳播科技產製、分析與決策能力之大眾傳播專業人才。社工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培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透過多元對話與學習,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學系
華語文教學系
結合數位科技與華語文相關資源進行跨領域研究,培養華語教學與研究人才、促進華語教學專業化與國際化。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
聚焦東亞,培育「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之教學及研究人才。
研究所
大眾傳播研究所
跨越科技、國界與文化之跨界人才。開創新媒體、新思維與新批判之新時代人才。掌握網路資訊社會脈動、領先趨勢思維之前瞻人才。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培育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之專業人才。培育國際化與跨文化管理之專業人才。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加強學術與實務互動,訓練具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能力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實踐。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以歐洲文化為經,觀光研究為緯,對歐洲進行全新的通盤研究,培育兼具國際宏觀和深厚人文素養的文化研究與觀光專業人才。
研究中心
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著重三大方向的研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中國大陸客家研究、東南亞(全球)地區客家研究。
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致力於建立原住民族研究知識論,融合及傳承原住民族知識文化之原住民族教育,謀求原住民族與文化之永續發展。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努力邁入全球的漢學與文化研究以及與歐美兩洲漢學機構的交流和合作。
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致力於社會工作在家庭相關議題之跨界及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建構社會工作與家庭相關領域之國際視野與本土化專業發展。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針對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僑務政策、僑務組織進行研究,提供政府有關僑務工作發展之意見,並與國際上相關學術機構進行合作。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新加坡國小中年級學童華文書籍閱讀需求研究
    (2017) 陳惠伶; Tan, Hui Leng
    多元文化的新加坡,語言環境複雜,新加坡把英語視為第一語,華語是第二語的語言政策下,華語逐漸成為弱勢語言。再來,近年来,閱讀调查顯示新加坡人閱讀華文書籍的頻率低於閱讀英文書籍頻率。眾所皆知,閱讀的益處良多。政府正積極的推廣閱讀,而學校是向年輕的一代推廣閱讀的最佳平台。 新加坡華文教師所要面臨的挑戰,是培養學童閱讀華文書籍的習慣。新加坡教育部為了讓不同的國小根據學童的閱讀需求以及學校的政策來推行閱讀,所以並沒有統一閱讀課程。學校與老師們必須自行為學童設計閱讀課程。因此,本研究將實施閱讀需求調查問卷與教師訪談來了解中年級學童的閱讀需求。為了更深入了解學童的背景與閱讀需求的關聯性,本研究進一步調查了家庭閱讀環境以及學童的閱讀行為與性別及所屬的『單元模式』班級的關聯性。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 新加坡國小中年級學童華文書籍的閱讀行為與家庭閱讀環境處於有待改善的處境。強化班的學童對於閱讀的需求與深廣班及核心班的閱讀需求存在很大的差異。 (二) 除了學童對於閱讀的喜愛程度,學童的閱讀行為與學童的性別無顯著差異,但閱讀行為與學童所屬的『單元模式』班級有顯著差異。 (三) 家庭閱讀環境與學童的性別無顯著差異。除了家人閱讀故事之外,家人的閱讀習慣、家人給予的鼓勵以及家人訂閱報紙或雜誌都與學童的單元模式班級有顯著的差異。 (四) 家庭閱讀環境與學童的閱讀行為是正相關。
  • Item
    青少年伴侶經歷未成年生育事件歷程之研究
    (2010) 曹宜蓁
      本研究貼近青少年父母生活經驗,藉由質性研究的探索力從青少年伴侶的主體觀點出發,邀請三對在未成年時期成為父母的未婚伴侶及其家長,透過深度訪談的方式,理解青少年在生育事件歷程中的實質生活內涵,並探討其中性別權力的展現,以及所處的社會脈絡的支持體系。   本研究發現,青少年伴侶在生育事件之前,多半處在孤單、.疏離的人際網絡,而擔任父母之後的青少年伴侶不僅受年齡所限,身處的社會脈絡也缺乏足夠的支持,青少年必須靠自身的能力去因應生活的挑戰,也因為選擇的有限、資源的不足,而採取傳統性別分工模式,這使得青少女的主體性消失,在經濟上成為依賴者,在親密關係中缺乏協商主權,而擔任父親的青少男,也因為被期待表現「負責任」而承受超出其年齡的嚴苛挑戰,青少男與青少女均因生育事件而影響了生涯的發展。   然而政府在提供青少年父母福利照顧的角色缺席,使得青少年面臨更多生涯的危機、資源及發展機會的匱乏以及未成年身份的限制,將導致青少年落入貧窮循環的危機。青少年在養家、持家、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受到種種來自文化、法律、社會政策、制度等結構性因素的影響,在負責任的意願與落實的差距之間,突顯了青少年在未成年生育事件中的弱勢處境。當他們處於多重匱乏的危機,面臨角色壓迫的同時,也正經歷著多重消權的負向影響。   本研究建議未來協助經歷生育事件的青少年伴侶時,應從充權的角度看待未成年生育事件中的青少年,並考量青少男、青少女的處境與需求,從政策規劃、教育供給、社會工作實務等三方面並重,提供合適的資源及發展新的工作模式與方法。
  • Item
    跨國女性移工的角色與形象探究
    (2016) 羅文嘉; Lo, Wen-Chia
    本文選取華人電影中三部以「跨國移工」為主題,揭示當前社會階級、移工、性別、跨國文化議題的代表作進行評論。三部電影中所論述的觀點包括跨國移工、女性家庭幫傭和國際移民、社會階級的歧視,分別探討新加坡、香港和臺灣幫傭問題的處境與角色。本研究透過電影分析《爸媽不在家》(2013)、《桃姐》(2011)和《印尼女傭尤尼希》(2003)三部電影與文本比較分析,以及蒐集相關研究資料及文獻,嘗試紀錄和分析跨國移工與女性幫傭必須面對的一些家庭、階級和身份認同等問題。在家庭方面,女性幫傭面對社會價值觀的父系家族觀念,以及自命擔負起維繫家族繁衍的責任,其經濟上必須表現出「經濟獨立」,尤其是電影《爸媽不在家》中的Teresa和《印尼女傭尤尼希》,她們在海外工作為家庭所需要的金錢援助。她們面對的是一個又一個的難題,包括簽證問題、與社會相容的問題、種族歧視問題、國籍問題、身份認同問題等,這些問題很值得研究和探討。在本文中,筆者仔細比較三部電影的相同、相似與異同之處,尤其三部電影皆是以"女性幫傭與移工"為主軸,藉此機會提出臺灣社會對待女性移工、幫傭、階級等社會問題,這三部電影中的女性主人翁,皆展現了女性的勞動力、活力和親和力,通過親切的電影圖像,面對生活壓力及不平等的待遇,努力在異地社會生存及生活下去。
  • Item
    探討新聞遊戲對閱聽人理解程度、認知與態度之影響—以馬來西亞文化為例
    (2019) 羅驊鋒; Loh Wah Fong
    近年來赴台求學的馬來西亞學生逐漸上升,但馬來西亞文化於台灣而言是十份陌生,為營造更友善的環境及提升台灣民眾對馬來西亞文化的認識,本研究旨在探討不一樣的新聞文本是否能夠提升閱聽人對馬來西亞文化的理解程度、認知還有態度,此外也從中了解閱聽人的性別在不一樣的新聞文本下,何者對馬來西亞文化的理解程度、認知還有態度有較佳影響。本研究採取2 (新聞文本:新聞遊戲與網路新聞)x 2(性別:男性與女性)組間實驗,以瞭解何者新聞文本對閱聽人的理解程度、認知和態度有較佳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新聞遊戲比網路新聞對閱聽人的理解程度、認知和態度有較佳的影響。於性別而言,在理解程度上,男性比女性有較佳的理解程度;在認知上,女性比男性有較佳的認知影響;而在態度方面,女性比男性有較佳的態度影響。
  • Item
    探討職家衝突、滿意度、性別與性別意識形態作為中介因素之關係:以台灣員工為例
    (2016) 蔡佩琪; Tsai, Pei-Chi
    近年來,因為性別意識的興起使得女性工作環境產生變化。除了許多國家紛紛開始重視並改善女性的工作狀況與環境之外,女性議題也是現今的社會與職場上重要的課題之一。本研究目的是根據2012年中研院-台灣社會變遷調查的二手資料庫中探討職家衝突、滿意度、性別與性別意識形態。本研究採用台灣全職員工樣本並探討四個主要的問題:(1)職家衝突與滿意度之關係 (2)性別為調節因子與職家衝突和滿意度之關係 (3)性別意識形態為調節因子與職家衝突和滿意度之關係 (4)性別差異在職家衝突、滿意度與性別意識形態之關係。從中研院2012台灣社會變遷調查的數據中選出611筆資料為研究樣本。研究結果顯示職家衝突與滿意度存在顯著負相關,性別意識形態為調節因子與職家衝突和滿意度有顯著性,性別差異發生於職家衝突與性別意識形態。根據研究發現,本作者針對實務與學術研究提出許多建議。ㄧ個健全的人力資源功能會幫助員工平衡衝突、增加滿意度與提升工作績效並帶給組織利益。然而,本文中發現職家衝突與性別意識形態存在負相關和在台灣員工中性別差異並不存在於滿意度調查,希冀之後的研究者能提供更深層的研究與探討。
  • Item
    在東亞彈出一席之地
    (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2013-06-01) 蔡如音; 申鉉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