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

宗旨-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
在全球化的今天,臺灣身處亞太新興發展區域的樞紐地位,是東北亞及東南亞的節點, 也是傳統與創新兼具的活力島嶼。本院站在這些潮流之上,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
目標-培養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
本院外籍生占全院學生之四分之一,已是全校外籍學生之二分之一,以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全球國際的視野意味著學生要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係以美國外語教學學會認定的5C能力,包含:運用語言溝通的能力(Communication)、體認多元文化的能力(Cultures)、貫連其他學科的能力(Connections)、比較不同語言文化的能力(Comparisons)、及學以致用的能力(Communities)。

本院為外籍學生開設相當豐富的華語文化、社會政經、全球管理、跨文化合作、及社會實踐等課程,幫助外籍學生熟悉華人文化與社會,並透過與本地學生一起學習過程,共同建構國際全球視野。除了華語課程外,本院也提供在地學生多種語言的課程,包括英語、法語、德語、西語、日語、韓語及俄羅斯語等。學生亦可連結各獎學金與獎勵措施,申請赴外國知名大學交換或短期留學。

本院透過具「全球視野」特色的各種課程,開闊學生的視野與胸襟;也透過「在地實踐」的各種考察與實習活動,深耕台灣與世界的連結網絡,以達到培育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之國際人才。
特色-跨文化交織與跨領域學習
為確保學生畢業時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本院提供國際華語、東亞文化與政治經濟、歐洲文化與觀光、社會工作、大眾傳播、國際人力資源等多種學程與課程供學生修習,朝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等多元學習邁進。本院強調跨領域的學習,並分為三個主軸:
華語文教育
培養各專業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熟習海內外華人社會與文化,並具備跨文化素養與溝通能力,藉此促進區域間的文化交流,進而厚植全球華語文化的軟實力。
區域研究
聚焦東亞與歐洲研究,透過學生至業界或機構或歐洲合作學校的實習與參訪,培育具「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 之跨文化教學及研究人才。鼓勵學生赴外交換與國際學術交流。
社會科學
國際人力資源以全英語授課,幫助學生具備全球化職場素養和人力資源專業知能。傳播則培育具新傳播科技產製、分析與決策能力之大眾傳播專業人才。社工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培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透過多元對話與學習,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學系
華語文教學系
結合數位科技與華語文相關資源進行跨領域研究,培養華語教學與研究人才、促進華語教學專業化與國際化。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
聚焦東亞,培育「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之教學及研究人才。
研究所
大眾傳播研究所
跨越科技、國界與文化之跨界人才。開創新媒體、新思維與新批判之新時代人才。掌握網路資訊社會脈動、領先趨勢思維之前瞻人才。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培育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之專業人才。培育國際化與跨文化管理之專業人才。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加強學術與實務互動,訓練具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能力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實踐。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以歐洲文化為經,觀光研究為緯,對歐洲進行全新的通盤研究,培育兼具國際宏觀和深厚人文素養的文化研究與觀光專業人才。
研究中心
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著重三大方向的研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中國大陸客家研究、東南亞(全球)地區客家研究。
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致力於建立原住民族研究知識論,融合及傳承原住民族知識文化之原住民族教育,謀求原住民族與文化之永續發展。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努力邁入全球的漢學與文化研究以及與歐美兩洲漢學機構的交流和合作。
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致力於社會工作在家庭相關議題之跨界及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建構社會工作與家庭相關領域之國際視野與本土化專業發展。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針對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僑務政策、僑務組織進行研究,提供政府有關僑務工作發展之意見,並與國際上相關學術機構進行合作。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954
  • Item
    民國七十二年三民主義教學研討會會議記錄
    (三民主義教學研究會, 1983-12-??)
  • Item
    應用全語言教學原則於初級華語教學之行動研究
    (2009) 何沐容; HO, Mu-Jung
      近幾年來,全語言教學觀(Whole language)成為語文教學上的一股流行熱潮,其強調語言學習應該是一種自然的習得歷程,故語言教學應從「整體」到「部分」,使聽、說、讀、寫技能同步發展。在教學上,全語言不同於傳統教學的能力導向,課堂上不再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必須是意義導向且以學習者為中心。在台灣,此新興教學觀普遍使用於幼教及外語教學上,而在華語教學的資源則較缺乏,本研究以全語言在外語教學的成果為借鑑,嘗試以初學華語學生做為研究對象,融入一些全語言教學的理念,為其設計一套初級華語教學課程,除了希望能借重此極具人本的教學觀來激發學生對中文學習的熱忱,亦希望能藉由實際施行,來探究此教學觀應用在華語教學領域的可行性與適切度。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研究者本身在一般的語言中心教學,直至2007年受聘至某大學部擔任中文講師教授中文時,因該大學的外籍華語學習者明顯排斥一般華語教學法而面臨到嚴格考驗,而研究者亦發現目前缺乏針對外籍研究生中文課程的專業規劃。故本論文主要研究目的是希望能藉由行動研究,來解決研究者在此環境下敎授中文課時所面臨的困難。   本研究為了比較全語言教學觀與傳統教學法的不同,對兩個零起點初級班施以不同的教學方式,分別是研究者在語言中心所慣用以形式語言教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以及研究者融入全語言教學觀所設計的教學課程。根據研究結果顯示,由於全語言教學觀主張利用活潑生動的情境及真實的語言材料來吸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真正掌握語言的功能,免於流於結構式的講解,故學生們在隨著該生活話題的擴展之下,激盪出生動熱烈的思考與討論,的確達到了提升學生學習興致及課室氣氛之效,也增進了學生對華人文化的了解。
  • Item
    現代漢語持續貌「著」與日語相應形式的對比分析與其教學應用
    (2009) 清尾奈津子; SEIO NATSUKO
    「著」在現代漢語中屬於功能詞(function words),也是表示「持續」的時貌標記(aspect marker)。所謂的功能詞,不具實質概念語意,協助實詞發揮更大的功能,而漢語「著」必須藉由與動詞結合後才能顯示其核心意義「持續」,且漢語「著」搭配不同屬性的動詞,所能表示的語義即有所不同。本文除了探討漢語「著」本身的語義外,亦著重「著」與動詞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一般認為漢語「著」可以與日語「ているteiru」大致對應,但事實並非如此。「著」在不同的情況下,還可能有「てte」、「てあるtearu」、「ていたteita」、「ながらnagara」等其他的相應形式。本文為了釐清漢語及日語之間的對應關係,在第二章文獻探討中,分別從語義(句法)、篇章兩個層次來探討。本文首先對漢語「著」本身進行詳細審視,釐清其語法意義、與動詞的關係。其次比較「著」與「在」的異同,以及探討「著」的篇章功能。最後,對日語「ているteiru」進行探討,從「ているteiru」的成分開始,進而研究日語的動詞分類與日語時貌系統。 本文藉由筆者所建置的漢日平行語料庫,依照第三章所建立的討論架構,仔細分析漢語「著」和日語「ているteiru」在實際語料中如何呈現其對應關係,並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觀察日籍漢語學習者可能的學習難點。 本文透過漢日語的對比分析與討論後,歸納漢語「著」與日語「ているteiru」之間無法畫上等號的三個主要原因,分別為(一)、語序的差異。漢語是SVO語序、日語是SOV語序,在結構上「Verb著」與「Verb+teiru」出現的位置不同,導致兩者起著不同的作用。(二)、語言類型上有不相似之處。漢語是孤立型、而日語是黏著型,在時間軸上表示「持續」概念時,採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漢語表示過去式可能需要時間詞或其他成分的支援,但日語依賴於「Verb+teiru」本身的形式變化,故日語自然需要多種形式。(三)、漢語「著」核心篇章功能為「後景」,但日語動詞「ているteiru」形式卻不能充當「後景」,只能結合主要動詞表示「前景」。日語動詞顯示「後景」之義,則必須以其他動詞形式來呈現。 本文最後嘗試將研究成果應用於華語教學中,針對日籍漢語學習者進行「著」的教學時,建議適當的教學順序,期望得到最佳教學效果。
  • Item
    由近義詞「認識」、「知道」語內和語際對比 看日、泰中、高級學習者母語遷移現象
    (2009) 丁國雲; Ting, Kuo-Yun
    本研究旨在根據中介語理論,探討母語遷移對習得近義詞「認識」與「知道」的影響,以期日後可運用於對外漢語教學上,減少以漢語為外語的學習者在學習及運用近義詞時遇到的困難。研究對象為日本與泰國中級組和高級組各30位外籍生,共120位外籍生進行跨語言對比。主要的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並以實際訪談方式以補問卷之不足。 研究結果顯示:母語與標的語詞彙分化的程度不同,表現在近義詞習得使用上的差異也不同。漢語「認識」和「知道」對應於泰語為「รู้จัก (roo-jak)」(認識)和「รู้ (roo)」(知道),漢、泰兩者為較近似的語言,因此以泰語為母語之受試者偏誤率普遍較低。而日語學習者因其母語與漢語「認識」與「知道」在其對應領域之詞彙有著不同的詞彙精密程度,日語「認識」和「知道」皆以「知る(shi ru)」(原型)表示,這種差異令學習者在學習時產生了理解上的障礙,受到母語干擾的影響,故其偏誤率較高。此研究與Prator(1967)提出的難度等級相符合,即母語中的某個規則或結構,在標的語中分化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規則或結構時,難度等級較高。 其次,隨著學習的進展,高級程度的學習者其母語逐漸被第二語言所取代,進而接近或達到第二語言的水平。因此,高級程度的學習者對「認識」與「知道」的正確率較中級程度者為高。此一實驗結果也驗證了不少學者的觀點,如Taylor(1975)和 Brown(1987)。這些學者指出,母語干擾現象主要出現在第二語言學習的早期階段。此外,中級程度的學習者偏誤率較高,符合了Kellerman(1983)提出的U型理論,即到了中級階段學習者的偏誤率最高,然而隨著第二語言能力的再度提升,偏誤的標的語形式便逐漸被正確的標的語形式所取代。 教學應用上,筆者以『實用視聽華語』一書作為教案設計之依據,設計有關近義詞「認識」與「知道」之教學教案。透過教學流程的說明,進而提出教學建議,並於實際課堂中演練,確認教學成效。
  • Item
    在美國非華語環境下中文教學策略之行動研究
    (2008) 孟慶明; Meng, Ching-Ming
    本研究為行動研究,目的是要解決研究者在美國加州大學此非華語環境下教授中文課程時,所面臨的三大教學困境,包括:(一)大班短時(每日50分鐘)(二)在非華語環境(三)華裔與非華裔混班學習。研究者採行動研究法進行教學試驗,從發現問題、假設原因、發展教學策略、實際驗證、到反省修正等一連串教學歷程,除了期望在改進本身教學方法後,能提昇教學品質外,更期望在非華語環境下學習中文之學習者在聽、說、讀、寫四項語言技能上能全面提高。 教學試驗過程是按著課程規劃及教學目標來實施教學活動,而其過程主要包括兩部分:課程實施及學習評鑑。課程實施之重點為藉由教材中詞彙、語法點、課文等內容來設計教學活動,以培養及訓練學生獲得中文各項語言技能;學習評鑑乃經由考試、作業、課堂表現等方式來檢驗學生學習情況及獲得教學反饋與反省。至於教學活動之設計,皆以學生之現況、學校要求,以及美國外語教學協會(ACTFL)公布之外語學習目標及能力標準為依據。強調師生與生生語言互動,給予學生較多的思維空間,並配合各種教學法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創造性。 根據試驗教學評估顯示,研究者使用所發展的教學策略後,確實改善在美國此一非華語環境下從事中文教學時所面臨的困境,並提出解決這三大困境的初步建議:(一)以媒體輔具提高教學效率、以互助合作提高學習興趣,來解決大班短時教學上的困難(二)以「全中文環境」提高聽力、以「溝通式教學」培養口語能力,以及利用網路資源培養自學能力,來解決在非華語環境下教學的困難(三)以「合作學習法」相輔相成來進行學習任務,以及依學生不同背景適時安排學習任務,來解決華裔與非華裔混班的教學困難。
  • Item
    「要」的多義性解釋與教學語法
    (2009) 蔡惠玲; Hui-ling TS'ai
    本文從認知語言學、語義學、語用學的角度對現代漢語「要」多義性展開深入的研究,著重探討現代漢語「要」的認知過程、詞義衍生的動因、以及詞義的理解等問題。研究中透過口語語料的分析,驗證了「要」的基本語義經歷了決策認知過程「感知」、「判斷」、「選擇」三個階段而衍生原型語義─“決定”,而原型語義“決定”也透過隱喻、轉喻、語用推理認知機制進一步發展出更多不同的語義。 本文另一方面也著重分析「要」的偏誤類型和「要」的教學排序。「要」的偏誤分析依據James(1998)從語言形式所提出的偏誤類型來分類;而「要」的教學排序則是建立在鄧(1997-2003)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的理論框架和方法學的基礎上。最後根據「要」的教學排序以及「要」的多義性分析結果,檢視三套教材,提出「要」在教材中的編寫與教學建議。
  • Item
    外籍留學生學位預備華語課程設計
    (2009) 林宜樺; Lin I-Hua
    近年來,在台灣學習華語之外籍學生約有一萬多名,在大陸學習華語的外籍學生則約十萬名,其中留學台灣攻讀學位的約有五、六千人。多數外國留學生在就學前即已具備良好的學識、語文基礎,但由於未受過專門中文學術訓練,進入大學或研究所後,不但在課程內容的銜接上容易發生困難,更因為中外學術環境不同,適應不良者時有所聞。且由於學生來源、生活背景、學習內容、社會文化等之差異,若直接進入台灣院校就讀,常會遭遇挫折,並影響日後是否能如期完成學業、順利畢業。故本論文擬從課程設計的角度出發,探討以學位預備為主之華語文課程特色,並進一步規劃、設計課程內容。 在理論方面,首先歸納課程設計的要素與發展準則,其次參考國外學術目的英語課程的教學特色及內容規劃,最後針對學位預備華語之相關研究進行探討,並以此作為奠定本研究發展的理論基礎。在設計方面,從問卷及訪談的實施中了解學生及教師的需求與目前相關的教學現況趨勢,並以系統化的教學設計方法發展課程,最後設計出一個完整的課程計畫。 在經過研究及實際設計之後,研究者得出了以下三方面的結論。一、課程方面,於溝通式教學觀下著手規劃課程,以需求分析為基礎設計課程大綱,以學生中心為原則進行課堂教學;二、教學者方面,必須具備了解學習者的需求、接納不同意見及促進意見交流之能力,並發揮鷹架支持的功能;三、學習者方面,本課程可提升學習者入學前之整體中文能力,培養其學術研究技能,使其提早適應目標語環境,並在學習價值觀上形成良好的研究態度。雖然學位預備語言課程的發展還存在著許多的困難和不足,但大學的老師們也都認為,「學生能在進階的學術語言能力培訓中獲益匪淺」。因此,針對學位預備之語文課程不但是可行的,同時也是值得發展與規劃的。
  • Item
    臺灣地區華語語音調查研究--以閩南語區、客語區高中生個案為例
    (2006) 蕭菁惠; Hsiao Ching-hui
    中文摘要 關鍵字:臺灣國語、華語語音、語言變化、語言調查。 臺灣地區的共同語-華語, 1949年起將近40年時間因為政治因素以臺灣海峽與中國大陸相隔而獨立發展,期間再加上與方言的密切接觸而受影響,在語音、詞彙、語法都已和中國大陸有所不同;是以「臺灣華語」可以被視為華語的變體之一。雖然在語言本質上,各地的語言變體並無孰優孰劣的問題、都應受到尊重,但在從事語言教學時,仍須有一套標準、規範存在;對臺灣地區的華語而言,這個標準絕非一昧遵從北京腔普通話。就語音方面來說,在臺灣不管「國語」說得如何標準,還是會有不同於北京的特色;有些語音現象,只要不涉及辨義,用「特色」稱之會比用「錯誤」好。 本文以訪談錄音方式從事臺灣地區華語語音方面的調查研究。先參酌數位學者(吳國賢:1984、薛鳳生:1990、洪惟仁:1992、葉德明:1995)所提出的臺灣華語語音現象,再加上作者自己於2000年以來的觀察,整理出臺灣地區目前的華語語音現象;依此初步觀察,設計包含詞組與句子的華語語音唸讀題目。訪談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受試者語言背景與語言使用調查;第二部分為開放式問題以取得受試者自然的語音表現;第三部分以設計的華語語音念讀題目檢視受試者在某些特定語音點上的表現。受試者為閩南語區30位、客語區30位共60位高中生,以他們的語音來檢視作者先前的觀察,最後對臺灣地區華語語音特色做分析整理。 本文嘗試以這樣一個小規模的實際語音調查,提供臺灣地區華語教師在對外華語教學時作為參考,提醒外籍學生在實際世界與臺灣人溝通時會聽到怎樣的華語;同時華語教師也可以檢視自己的華語語音是否帶有文中所提及的這些「臺灣華語」語音特色,雖然不用力求「北京化」,但也不宜帶有會影響辨義的的臺灣腔。期望臺灣地區能早日出現一個專責機構,依語言變化事實來制定適時合宜的語言規範,且能以深遠眼光制定並推動語言政策。
  • Item
    觀光導遊華語教材的設計研究─以泰國各大學所用教材為探討
    (2008) 陳淑萍; Liu Chen Su -Ping
    觀光產業目前被視為世界各國家的重點產業。觀光事業除對創造就業機會及賺取外匯具顯著效益外,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方面亦扮演重要角色,泰國也不例外。華語圈國家是泰國觀光產業上的重點國家,近年來訪泰國的華語人士急速增加,總數僅次於日本,中國、台灣、香港、新加坡等華語圈國家,成為第二大的旅遊客源地區。泰國觀光業向來為泰國帶來豐厚的外匯收入,對其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地位,以往歐美國家為其重要的客源地區,近期華人市場崛起,使泰國觀光業發展迅速,觀光華語旅遊學科成為熱門科系,研究者認為良好的課程設計及教材,能提升泰國華語觀光從業人員的品質,促進泰國觀光產業的繁盛。 本篇論文採用質的研究法,應用學理性探討具體地進行教材設計,希望能編寫具有實用性、趣味性、文化性的教材。進行之初,研究者參照前人的相關文獻資料歸納分析,歸納出最能發揮優勢而有效的教材設計原則。 根據上述的研究過程導出五項觀光華語導遊教材編寫原則有:1. 實用性 ,2. 文化性,3. 趣味性, 4. 視聽性, 5. 整合性 ,研究者亦根據上述原則設計教材範例。並參考相關的資料以及實務的教學實驗,配合訪談調查,進行觀察與檢討,更進一步了解當地的人文特色,風俗習慣,設計以中文為第二語言之觀光華語導遊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