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

宗旨-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
在全球化的今天,臺灣身處亞太新興發展區域的樞紐地位,是東北亞及東南亞的節點, 也是傳統與創新兼具的活力島嶼。本院站在這些潮流之上,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
目標-培養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
本院外籍生占全院學生之四分之一,已是全校外籍學生之二分之一,以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全球國際的視野意味著學生要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係以美國外語教學學會認定的5C能力,包含:運用語言溝通的能力(Communication)、體認多元文化的能力(Cultures)、貫連其他學科的能力(Connections)、比較不同語言文化的能力(Comparisons)、及學以致用的能力(Communities)。

本院為外籍學生開設相當豐富的華語文化、社會政經、全球管理、跨文化合作、及社會實踐等課程,幫助外籍學生熟悉華人文化與社會,並透過與本地學生一起學習過程,共同建構國際全球視野。除了華語課程外,本院也提供在地學生多種語言的課程,包括英語、法語、德語、西語、日語、韓語及俄羅斯語等。學生亦可連結各獎學金與獎勵措施,申請赴外國知名大學交換或短期留學。

本院透過具「全球視野」特色的各種課程,開闊學生的視野與胸襟;也透過「在地實踐」的各種考察與實習活動,深耕台灣與世界的連結網絡,以達到培育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之國際人才。
特色-跨文化交織與跨領域學習
為確保學生畢業時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本院提供國際華語、東亞文化與政治經濟、歐洲文化與觀光、社會工作、大眾傳播、國際人力資源等多種學程與課程供學生修習,朝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等多元學習邁進。本院強調跨領域的學習,並分為三個主軸:
華語文教育
培養各專業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熟習海內外華人社會與文化,並具備跨文化素養與溝通能力,藉此促進區域間的文化交流,進而厚植全球華語文化的軟實力。
區域研究
聚焦東亞與歐洲研究,透過學生至業界或機構或歐洲合作學校的實習與參訪,培育具「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 之跨文化教學及研究人才。鼓勵學生赴外交換與國際學術交流。
社會科學
國際人力資源以全英語授課,幫助學生具備全球化職場素養和人力資源專業知能。傳播則培育具新傳播科技產製、分析與決策能力之大眾傳播專業人才。社工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培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透過多元對話與學習,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學系
華語文教學系
結合數位科技與華語文相關資源進行跨領域研究,培養華語教學與研究人才、促進華語教學專業化與國際化。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
聚焦東亞,培育「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之教學及研究人才。
研究所
大眾傳播研究所
跨越科技、國界與文化之跨界人才。開創新媒體、新思維與新批判之新時代人才。掌握網路資訊社會脈動、領先趨勢思維之前瞻人才。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培育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之專業人才。培育國際化與跨文化管理之專業人才。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加強學術與實務互動,訓練具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能力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實踐。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以歐洲文化為經,觀光研究為緯,對歐洲進行全新的通盤研究,培育兼具國際宏觀和深厚人文素養的文化研究與觀光專業人才。
研究中心
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著重三大方向的研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中國大陸客家研究、東南亞(全球)地區客家研究。
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致力於建立原住民族研究知識論,融合及傳承原住民族知識文化之原住民族教育,謀求原住民族與文化之永續發展。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努力邁入全球的漢學與文化研究以及與歐美兩洲漢學機構的交流和合作。
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致力於社會工作在家庭相關議題之跨界及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建構社會工作與家庭相關領域之國際視野與本土化專業發展。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針對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僑務政策、僑務組織進行研究,提供政府有關僑務工作發展之意見,並與國際上相關學術機構進行合作。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漢語「說」類引導碼之分類和語用功能分析
    (2010) 江庭宜; Jiang, Tingyi
    Sperber 和Wilson (1985)從認知角度提出的關聯理論將語言可表達的意義分為兩種,即主要命題信息內容,和指引聽話者該如何處理這些信息的後設信息。兩種信息相互對立、相互定義,而後者這些表示話語應被解讀的方式的詞語可以預告或提示聽話者接下來之話語和對話參與者的思維應進行的「方向」,為其節省解讀話語時所必須花費的推理心力(efforts)。Blakemore (1987)將這兩種信息分別命名為「概念意義(conceptual meaning)」和「引導意義(procedural meaning)」,並進一步主張言談連接詞(discourse connectives)如so, but, after all等可以直接編碼三種認知效果而具備引導功能,且將這些語言形式稱為「引導碼(procedural encoding)」。引導碼可以在話語的顯義(explicature)或者隱義(implicature)層面作用,與說話者的主觀性有關。關聯理論的引導碼是本論文的出發點,但我們對關聯理論中將語言形式對意義的編碼截然二分的作法持保留態度,因為這種說法並不符合語言普遍的漸變性(gradient)語法化現象(grammaticalization),顯然有必要作進一步的修正。 中文動詞「說」由於在語言中的高頻使用,在隱喻意義上和思維的相似性,與其後設性指涉言談行為的特徵,使其出現顯著的語法化和主觀化現象。「說」從一個表示說話動作的動詞逐漸演變出認知義,在詞性上更虛化為句補詞和表示主觀態度的句首和句末助詞功能。學者們也發現「說」與其他語言成分逐漸凝結為固定結構並產生語用功能,如「我說」、「你說」(林雪娥2000)、「別說」(董秀芳2007)等。這些詞語帶有主觀性,可以引導聽話者更容易推論出話語的關聯性,因此我們可將它們視為帶有引導意義的引導碼。在日常溝通中,事實上我們上使用了非常多的「說」類引導碼 (董秀芳2003, 司紅霞2006),但目前卻沒有研究根據比較完整的理論背景來對「說」類引導碼加以分類和分析。 本論文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從關聯理論的角度出發並以語法化理論調整引導碼的概念,同時參考言談標記相關研究以及關聯理論中對話語意義的分類,整理出中文「說」類引導碼的分類,最後從中選擇幾個項目,進一步蒐集相關語料後觀察並描述它們在語境中發揮的語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