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

宗旨-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
在全球化的今天,臺灣身處亞太新興發展區域的樞紐地位,是東北亞及東南亞的節點, 也是傳統與創新兼具的活力島嶼。本院站在這些潮流之上,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
目標-培養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
本院外籍生占全院學生之四分之一,已是全校外籍學生之二分之一,以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及在地實踐的學習。全球國際的視野意味著學生要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係以美國外語教學學會認定的5C能力,包含:運用語言溝通的能力(Communication)、體認多元文化的能力(Cultures)、貫連其他學科的能力(Connections)、比較不同語言文化的能力(Comparisons)、及學以致用的能力(Communities)。

本院為外籍學生開設相當豐富的華語文化、社會政經、全球管理、跨文化合作、及社會實踐等課程,幫助外籍學生熟悉華人文化與社會,並透過與本地學生一起學習過程,共同建構國際全球視野。除了華語課程外,本院也提供在地學生多種語言的課程,包括英語、法語、德語、西語、日語、韓語及俄羅斯語等。學生亦可連結各獎學金與獎勵措施,申請赴外國知名大學交換或短期留學。

本院透過具「全球視野」特色的各種課程,開闊學生的視野與胸襟;也透過「在地實踐」的各種考察與實習活動,深耕台灣與世界的連結網絡,以達到培育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之國際人才。
特色-跨文化交織與跨領域學習
為確保學生畢業時具備複語素養與文化能力,本院提供國際華語、東亞文化與政治經濟、歐洲文化與觀光、社會工作、大眾傳播、國際人力資源等多種學程與課程供學生修習,朝跨學科、跨語言、跨文化等多元學習邁進。本院強調跨領域的學習,並分為三個主軸:
華語文教育
培養各專業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熟習海內外華人社會與文化,並具備跨文化素養與溝通能力,藉此促進區域間的文化交流,進而厚植全球華語文化的軟實力。
區域研究
聚焦東亞與歐洲研究,透過學生至業界或機構或歐洲合作學校的實習與參訪,培育具「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 之跨文化教學及研究人才。鼓勵學生赴外交換與國際學術交流。
社會科學
國際人力資源以全英語授課,幫助學生具備全球化職場素養和人力資源專業知能。傳播則培育具新傳播科技產製、分析與決策能力之大眾傳播專業人才。社工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培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透過多元對話與學習,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學系
華語文教學系
結合數位科技與華語文相關資源進行跨領域研究,培養華語教學與研究人才、促進華語教學專業化與國際化。
東亞學系(政治學研究所)
聚焦東亞,培育「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之教學及研究人才。
研究所
大眾傳播研究所
跨越科技、國界與文化之跨界人才。開創新媒體、新思維與新批判之新時代人才。掌握網路資訊社會脈動、領先趨勢思維之前瞻人才。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培育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之專業人才。培育國際化與跨文化管理之專業人才。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加強學術與實務互動,訓練具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能力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實踐。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以歐洲文化為經,觀光研究為緯,對歐洲進行全新的通盤研究,培育兼具國際宏觀和深厚人文素養的文化研究與觀光專業人才。
研究中心
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著重三大方向的研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中國大陸客家研究、東南亞(全球)地區客家研究。
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致力於建立原住民族研究知識論,融合及傳承原住民族知識文化之原住民族教育,謀求原住民族與文化之永續發展。
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努力邁入全球的漢學與文化研究以及與歐美兩洲漢學機構的交流和合作。
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
致力於社會工作在家庭相關議題之跨界及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建構社會工作與家庭相關領域之國際視野與本土化專業發展。
僑務政策研究中心
針對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僑務政策、僑務組織進行研究,提供政府有關僑務工作發展之意見,並與國際上相關學術機構進行合作。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華法網路新聞之語篇標記研究與教學應用
    (2014) 許雅晴; Hsu, Ya Ching
    外籍生來臺沉浸在華語情境中,閱讀成為不可或缺的能力。現今語言學習強調真實語料的使用,新聞媒體語篇成為華語教師常用之教材。網路新聞媒體在現今社會之地位不可小覷,但在臺灣對於新聞媒體語篇的研究卻略顯不足,且少有對比新聞主題之研究文獻。據教育部101學年度「大專校院附設華語文中心外籍學生人數」統計,來臺學習華語以法籍學習者人數占最多,此項調查顯示出針對法籍學習者教學研究之市場需求,但此類語言對比研究仍然缺乏。因此本研究以Hyland(2005)之後設論述(metadiscourse)架構為框架,分析華、法語社會版和娛樂版網路新聞在邏輯連接的交互式和人際互動的互動式上具有語言或是主題的差異,並探討其中的關連性。 本研究的語料取自2014年臺灣與法國雅虎網站發佈之社會與娛樂新聞各五十篇。對比結果顯示,華語與法語的新聞都依賴交互式(interactive)的後設論述標記連接語篇的邏輯概念,且兩者交互式各標記的使用情形也極為類似,使用頻率第一皆為示證標記,其次是連接標記。兩語言也透過互動式標記來傳達記者立場和顯示與讀者的互動,但兩者各標記使用分布有顯著的差異,華語注重表達記者自身態度的態度標記,而法語則重視與讀者互動的參與標記,呈現出"親向讀者"的態度。在新聞主題方面,華語和法語的社會版和娛樂版交互式標記分布極為類似,而互動式各標記亦無顯著的差異,顯示出新聞主題對記者撰寫語篇的概念並無影響。 綜上所述,語言與主題兩個因素相較之下,語言的差異對新聞語篇的構成有較明顯的影響。華語新聞以記者自身立場為主,而法語記者則注重讀者的參與。參考以上結論,本研究可利用分析結果讓法籍學習者了解華語和法語網路新聞中交互式和互動式詞語的使用,歸納各標記常用詞語且將部分詞語轉化為定式,進一步提出實例、分析結構,建立完整的語篇概念。研究結果期能協助法籍學習者建立有效的閱讀方式,提昇對新聞語篇的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