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8

前言

為全國歷史最為悠久大學之一,其教育、藝術、文學、音樂、體育等領域素來享有盛名。管理學院所成立之系所學程,奠基于此優良基礎上,得以發展具特色之跨領域課程。本院同學修習必備商管專業知識之外,更同時涵養優秀管理者必備的寬廣視野與良好溝通能力,以期成為當代與未來產業之管理與領導人才。

本院願景

培育具全球視野及人文素養之經營管理與領導人才。

整合臺師大多元領域特色,展現管理教學與學術研究之創新。

掌握社會需求及脈動,打造卓越永續之管理學院。

本院宗旨

追求學術卓越、吸引優秀學生、鏈結國際移動、鼓勵產學互動

本院目標

打造優質生師比例、提升雙向國際移動、推動跨院跨界合作。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使用者知覺的消費價值對行動支付之品牌態度與持續使用意願之影響
    (2023) 黃芳茹; Huang, Fang-Ju
    隨著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演進,台灣行動支付使用率及普及性已呈現高速成長,2022年台灣行動支付使用人數達2,188萬人,交易金額突破新台幣1,114億元。採用行動支付的為主要消費工具已日益方便,在眾多行動支付品牌中,行動支付平台業者該如何突破重圍持續成長,吸引消費者持續使用將面臨更大挑戰。本研究利用「消費價值理論」試圖發掘消費者在使用行動支付時各項價值之滿足感,是否影響未來持續使用意願,在競爭的環境中,必須要有良好且吸引使用者的價值,才能強化消費者對品牌態度的正面影響,進而提昇未來持續使用意願。將有助於金融業者未來開發衍生性的金融科技附加服務,提升企業價值在消費市場中屹立不搖的重要關鍵。 本研究以「消費價值理論」、「品牌態度」及「持續使用意願」三大構面,組成研究架構,並透過電子問卷,於網路平台進行問卷發放,收集有效問卷295份,並使用SmartPLS進行結構方程式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消費者感知到行動支付的「功能性價值」、「情感性價值」及「情境性價值」能提升其品牌態度及持續持用意願,其中「功能性價值」與「情境性價值」還會透過提升品牌態度而增進持續使用意願;「新奇性價值」與「社會性價值」無影響力。
  • Item
    採用平台策略發展銀行服務之探討-以銀行行動支付應用為例
    (2019) 黃裕翔; Huang, Yue-Shiang
    近年來,隨著資訊科技蓬勃發展,加上金融監督日趨鬆綁,資訊科技公司及新創業者紛紛投入金融服務領域,面對來自銀行同業與非銀行業者的挑戰。如何快速反應市場變化,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金融服務,成為銀行必需面對的課題。長期以來,銀行業在發展金融服務時,大多仍以財務分析、優劣勢分析、五力分析等方式,搭配操作簡便的使用者介面,做為主要的評估方法,卻顯少有從平台角度去思考金融服務發展策略。本研究以「平台生態圈機制」理論為基礎,並引用個案銀行與即時通訊平台業者合作發展的「生活繳費王」行動支付應用作為案例,進行個案分析,了解其經營發展模式以及發展成功的關鍵因素,找出未來發展可能性。並藉此案例分析,驗證「平台生態圈機制」理論做為銀行發展服務的可能性。研究發現「平台生態圈機制」理論可以做為財務效益評估之外,不同維度的經營思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