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7073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探究育幼院中棄嬰與保育員的依戀關係(2007-12-31) 涂妙如; 黃迺毓依據行政院主計處2004年社會指標統計結果,發現國內有愈來愈高比例的家庭降低或失去家庭成員照顧的功能,轉而須依賴家庭外的社會福利機構(安置及教養機構)來替補家庭原先應滿足成員發展需求的功能。而安置及教養機構應滿足安置對像發展需求及增強其家庭功能為原則。提供的服務包括生活照顧、心理及行為輔導、親職教育及返家準備等等,究竟嬰幼兒時期的不同照顧安排,特別是離家集體生活的情境與個體對人安全感的建立,亦即依戀(attachment)發展有何關聯?在集體照顧的環境中,國內的育幼院童比起在一般托嬰機構中照顧的孩子,與保育人員間的依戀關係,是否有不一樣比例的依戀型態呢?本研究希冀透過現場資料的收集與分析,以預防性的概念,發展出一套育幼機構教保人員的訓練課程,同時轉換家庭教育的相關資訊,適用於育幼機構的相關人員,以有利於這群失去家庭孩子的輔導與協助。Item 母親的依戀經驗、婚姻調適與其學齡前子女依戀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2004-08-01) 涂妙如; 黃迺毓本研究主要目的有四:(l)探討受試母親的依戀經驗與其學齡前子女依戀關係之關聯情形;(2)探討受試母親的依戀經驗與其婚姻調適之關聯情形;(3)探討受試母親的婚姻調適與其學齡前子女依戀關係之關聯情形;(4)探討受試母親的依戀經驗、婚姻調適以及與其學齡前子女依戀關係三者間的關聯情形。 本研究對象為40位三至四歲之幼兒及其母親。研究共發出300份問卷(含成人依戀量表及婚姻調適量表),回收95份有效問卷,其中40位母親接受家庭訪問,同時進行依戀Q分類的施測。資料分析後,本研究獲致主要結果如下: 1.受試母親的依戀經驗與其學齡前子女的依戀類型無顯著相關。 2.受試母親的成人依戀量表中之躲避因素與其婚姻調適量表中的意見一致性、凝聚力以及婚姻滿意度三個分量表得分均達顯著負相關。 3.安全依戀與不安全依戀類型之幼兒,其母親婚姻調適量表中的意見一致性、凝聚力、婚姻滿意度以及婚姻溝通量表中的討論表達等四個分量表得分均達統計顯著差異。Item 幼兒托育經驗、氣質與母子依戀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2009-07-01) 涂妙如; 黃迺毓本研究主要目的有二:(1)探討幼兒托育經驗與母子依戀之關聯情形,同時考驗幼兒氣質的影響效應;(2)探討幼兒氣質與母子依戀之關聯情形。本研究對象爲61位二歲至四歲半之幼兒與其母親。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兒童依戀行爲測量與幼兒氣質量表。獲致之主要結果如下:(1)母子依戀安全係數不會因幼兒的開始托育年齡、托育時數以及是否變更幼兒托育經驗而有顯著差異。但母子依戀安全係數會因幼兒全日托育與否而有顯著差異。特別是自出生至十二個月大連續採用全日托育的幼兒,母子依戀安全係數較低。(2)幼兒托育經驗、幼兒氣質以及母子依戀三者間達顯著關聯。在排除幼兒氣質的影響力後,仍呈現出於嬰兒零至十二個月大連續採用全日托育者,對母子安全依戀具有負向影響力。(3)幼兒氣質之活動量可以有效地預測母子間的依戀安全係數,呈負向線性關係,即幼兒的活動量愈大,母子依戀安全係數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