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初級兒童華語印尼語雙語教學影片設計-以恩中文頻道為例
    (2022) 吳小菲; Indra, Intricity
    本研究是以設計及製作初級兒童華語印尼語雙語教學影片,影片設計主要的目的是創造出有特色、有趣、豐富內容,並具有吸引力的教學影片,輔助實體課程教學,達到學習成效。教學影片的主角是由研究者的五歲的女兒扮演,因為女兒的華語及印尼語說得很流利及標準,加上她本身的格性很外向及活潑,由她來當主角拍攝初級兒童的華語印尼語雙語教學影片非常適合。在研究過程中也發現這個經歷成為我們母女「親子共同共學的創造」,除了可以用來教學祝福學習者以外,這也將是我與女兒姜好的回憶。透過多媒體理論與兒童華語教學理論文獻資料的了解,以及對於YouTube平台已有的兩部印尼母語初級華語教學影片「水果」及「食物與飲料」主題進行分析,規劃建立華語教學頻道,運用研究者大學所學(多媒體設計),進行影片設計、拍攝與剪輯製作,將成品上傳頻道,並使用評量分析影片,以及安排融合於研究者的初級兒童華語課程中,進行教學與研究,課程結束後透過學習者家長的問卷回饋進行分析。 經歷本次的研究發現,內容清楚及具有趣味性的教學影片,可以更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及增強學習成效。運用教學影片的標準評量拍攝製作教學影片,可以使教學者製作出更優良的教學影片。將教學影片設計融入課程教學,可以引導教學者反思與改進,提升個人的教學品質及能力。
  • Item
    華語偶像劇為內容之華語課程設計-以印尼籍中高級學習者為對象
    (2015) 林慧娜; MARDIANA
    1998年印尼華語教育復甦之後,偶然碰到「華流」的風潮使得印尼學習者學習華語的熱情高漲,但長期禁止使用中華文化帶來種種華文教育問題,因此本論文研究如何將華語偶像劇應用於華語課程,提升印尼籍中級與高級學習者的溝通能力。 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調查研究法與發展性研究法。歸納文獻探討,使用問卷、訪問以及觀察,加上師生的回饋與建議之後,提出該課程設計的原則,並為了證實活動之成效性而進行教學實施。 本論文設計華語偶像劇劇情搭配九個活動之課程,包括生詞狩獵、天空、消音、翻譯、說故事、討論、模仿、角色扮演以及寫日記。本研究提出,華語偶像劇具有幾個優點可以幫助提升印尼學習者的溝通能力,包括提供自然的語言環境與大量的語言輸入;透過較輕鬆的學習狀態讓學習過程更有效率;提供可重看之教材讓學習者隨時隨地學習。 另外,其內容也有缺點,比如偶像劇裡面的語言難度高於學習的程度、華語偶像劇為內容的課程提供豐富的文化與台灣社會的風俗習慣,難免會出現一些跨文化的問題以及偶像劇具有時間之限制,而教師在選可採用的偶像劇時必須考慮到的這些問題。最後,本研究亦提出偶像劇為內容之課程設計原則,一堂課分成兩節,第一節為訓練語言技能,而第二節則練習語言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