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7074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中小學個人理財教育教師的教學準備與能力之研究
    (2012-07-31) 黃美筠
    國內外對理財教育需求的覺知增長迅速。中小學理財教育日益進展的同時,居於推動理財教育成敗關鍵的,負責教授理財教育的教師的教學能力與需求卻很少受到關注。 而在中小學擔任理財教育教學的教師,並未被期待於要擁有像其他科目所謂的能夠勝任該課程的合格證書的要求,事實上,因為理財教育的概念或主題主要散佈在社會、公民、家政、綜合活動等科目的課程綱要中,因此這些專業各異相關科目的教師,即使可能對理財教育所知有限,也被迫承擔了理財教育的教學責任。在理財教育日益重要的情況下,這些來自不同專業的教師準備好了嗎?他們所需要的理財教育學科知識為何?師資培育者應該如何建構理想的理財教育的師培課程呢?此正是本研究所欲探討的。 本研究以文獻回顧及進行深度訪談與德懷術問卷調查,建構中小學「理財教育學科知識內容」以及「教師應具備的學科知識」。並對中小學階段實施理財教育之師資培育課程規畫提出具體建議。
  • Item
    以活動本位教學策略將理財教育融入國中課程之研究
    (2011-07-31) 黃美筠
    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所引發的金融海嘯的確突顯了理財教育的重要,但即使沒 有此項金融危機,金融市場的發展與人口、經濟與政策的改變都說明了理財教育 在現今社會的重要性。 台灣最近幾年的調查顯示國人平均金融知識水準不高,學生族群平均成績更 低。教育部也體認到理財教育需求的急迫性,配合行政院金管會所推動之「金融 知識普及計畫」,決定一百學年度起九年一貫課綱中增加金融理財知識;一o 三 年起,納入國中基測考試範圍。金管會業已編製了《個人理財-國中篇》做為國 中階段推廣理財教育的教材。 惟該等教材對於以何種教學策略融入學校課程卻未多加論述,而此正為研究 者所欲加以探討的地方。因為在已滿檔的中小學課程中,勢難增加此一新的領域 教學,而現行課程中雖然有很多機會可以從事理財教育,卻沒有一貫的涵蓋那些 可以立即被標記為理財素養的重要主題。此外,課程的實施又如何能引發學生的 學習興趣以及「能知」且真「能行」呢? 是以本研究擬以過去三年研究者在中小學理財教育課程與教學方面的研究 為基礎,由實務上驗證金管會教材融入國中各學習領域或科目教學中的可行性與 適當性,以及探索若以活動本位教學策略---由做中學去進行教學之成效,以期能 發展出具體可行的教學模式,以推廣應用於國中的理財教育教學中。
  • Item
    大學非商業類科學生理財教育課程之規劃、實施與檢定(II)
    (2012-07-31) 曾永清
    本研究第二年計畫除了發展大學生進階理財教育課程外,並利用問卷收集全國九所大學大學生理財素養相關資料,問卷發出1000份,回收有效樣本為824份,用以探討影響大學生理財素養之相關因素。自變數為父母雙親社經地位,包含雙親學歷與職業狀況,依變數包括雙親理財教育,學生理財意願與其理財素養。父母理財教育之向度包括「與父母討論理財議題」、「父母協助理財」二個,理財行為經因素分析後,得出「興趣程度」、「熟悉商品數」二個向度,理財素養則由測驗總分呈現。 本研究發現:父親或母親最高學歷、學生每星期與父母討論理財議題、父母教導、協助理財、學生對金融商品興趣程度、雙親職業等項,單因子變異數考驗的F值未達到顯著水準,表示上述因子間的不同,其理財素養間並沒有顯著的差異存在。而在學生熟悉商品數、學生一個月生活費、公、私立與科技大學生等項,整體考驗的F值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水準。於SEM分析結果,家庭社經地位對理財素養有正向影響,家庭社經地位愈高,反映在學生的理財素養上也愈大,其亦透過父母理財教育產生間接正向影響。家庭社經地位對於理財意願無直接關係,係數不顯著。父母理財教育則對理財素養有負向影響,而透過學生之理財意願來影響理財素養,產生正向間接效果。多群組的結構方程模式顯示均能通過測量路徑係數恆等、結構路徑係數恆等條件的檢驗,顯示以校別為變項的三群組的因素負荷並無顯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