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7074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活動課程設計與實施在社會學習領域的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03-08-01) 蔡居澤Item 「公民養成方案」在社會學習領域教育的意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03-10-01) 劉秀嫚社會學習領域是統整自我、人與人,以及人與環境之間互動關係的知識領域。其目的在透過以學生為主體,以生活經驗為重心的課程設計達成培養健全人格、民主素養、法治觀念、人文涵養及思考、判斷與創造能力,並具有國家意識與國際視野之現代國民(教育部,民90)。 「我們全體人民...公民養成方案」(We the People... Project Citizen, 以下簡稱「公民養成方案」)是美國公民中心(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發展出來之議題中心課程。該課程不僅具備了民主公民教育的許多重要特質(Liou, 2002a);國外實證研究亦發現該課程對其國家的青少年學生之公民知識、態度與技能皆有正面影響(Liou, 2002a; 2002b; Soule, 2000; Tolo, 1998; Vontz, Metcalf, & Patrick, 2000)。 本文之目的有三,其一在剖析「公民養成方案」的理論基礎與特色,以探討該課程達成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目標與培養學生十大基本能力的潛能;其二,藉由「公民養成方案」在臺灣的實驗教學,以了解有無實施「公民養成方案」對青少年學生公民技能與公民性的影響;最後,藉由理論分析與實徵研究結果探討「公民養成方案」在社會學習領域教育上的意義。Item 台北地區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實施討論式教學的現況研究---教室經驗、師生觀點與影響因素(II)(2006-07-31) 董秀蘭公民們參與高品質的公共對話以尋求解決社會問題是健全民主社會的重要表徵。以 培育健全公民資質為主要核心的社會學習領域,應致力於發展學生參與公共事務討論的 能力;討論教學法即是培養此種能力的有效途徑。 關於討論教學法的研究,國外已有相當多的實證文獻;但國內除了少數介紹此種教 學法的文獻外,對於此種教學法在課堂上的應用情形,以及教師和學生對此種教學法的 觀點與實際經驗等,少有實證性的研究。緣此,本研究擬以國中階段社會學習領域的教 師與學生為對象,實際瞭解我國社會領域課堂實施討論教學法的情形,教師對討論教學 法的觀點與影響教師實施/不實施此種教學法的因素,以及學生對討論教學法的評價和 影響學生參與討論的因素等問題。 本研究將採用質量混合研究法進行研究。第一年將進行以國中教師和學生為對象的 問卷調查,瞭解教師與學生對討論式教學的基本觀點與社會領域課堂實施討論教學法的 一般情形。此外亦將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選擇學校和課堂進行第一輪的教室觀察,瞭解 教室內實施討論教學法的實際情形(例如:是否實施、討論時間長短、討論的型態等), 探究影響討論式教學成效的因素。第二年則對參與第一輪觀察的教師繼續進行第二輪的 教室觀察,以檢驗問卷研究的結果,並依據兩輪教室觀察結果選取教師和學生進行深度 訪談,探索教師實施或不實施討論式教學的內在經驗,以及學生參與或不參與課堂討論 的經驗與想法。 本研究係探討社會領域討論式教學的第一個實證研究,研究結果將提供珍貴的第一 手資料,貢獻於三方面:(1)瞭解教師實施討論教學法的實際問題與需求,(2)瞭解學生 不參與討論的原因及解決之道,以及(3)做為改進教師進修課程、提升其專業能力的參 考。Item 多元智慧論與社會學習領域教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03-08-01) 董秀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