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0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正念走路介入對女性生理與心理效益之探討(2024) 葉秋萍; Yeh, Chiu-Ping背景:正念走路是逐漸被重視的身心運動,過去少有研究探討正念走路對女性身心健康與身體活動的效益。目的:探討12週正念走路和一般走路介入對於女性心肺耐力、心理健康與身體活動量的影響,並比較兩者介入方式的差異。方法:召募44名25至45歲的女性受試者,隨機分派為正念走路組(15名)、一般走路組(16名)與控制組(13名)三組。正念走路與一般走路兩組每週訓練三次(兩次團體訓練和一次居家自主訓練),每次約50分,運動強度均設定於儲備心率之40-59%,正念走路組另以音檔引導受試者在走路時專注於呼吸與動作等身體感覺與外在環境覺察,控制組則不介入。三組受試者於介入前後測量之依變項包含2公里走路測試、自主神經活性、知覺壓力與運動自我效能,並且收集介入前一週至介入後一個月追縱期的身體活動量資料。以廣義估計方程式分析各組在介入前後與追縱期的變化情形。結果:十二週的介入後,正念走路組與一般走路組的2公里走路時間與預估之最大攝氧量皆顯著進步(p< 0.05),並且顯著優於控制組,但自主神經活性未明顯改變。心理指標方面,正念走路組的知覺壓力明顯降低(p < 0.05),一般走路組的運動自我效能在介入後明顯增加(p < 0.05)。在介入後一個月追縱期,一般走路組的平均每日行走步數與每週運動頻率明顯減少(p < 0.05),但正念走路組則維持一致的平均每日行走步數與運動頻率。結論:正念走路能有效的促進女性心肺適能與降低知覺壓力,並且能維持動態的生活方式。Item 雙語體育教學對國中生身體活動量及學習動機之影響(2024) 葉庭妤; Yeh, Ting-Yu背景:因應全球化浪潮,2030雙語政策成為我國近年來在教育方面的重點推展項目,目前各級學校所推行的雙語教學以體育科為主要的發展科目。目的:學校的體育課是能帶給學生身體活動量的場域,學生在課堂裡的學習動機也會影響體育課的學習成效,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以雙語進行體育教學對於學生身體活動量及學習動機之影響。方法:採為期五週的雙語體育教學介入,共計10節課,以同一位教師之兩個班級,分為雙語體育教學組24位學生及一般體育教學組27位學生。研究工具使用三軸加速規 (GT3X+accelerometers) 、ARCS學習動機量表、訪談及觀課日誌。結果:1. 雙語體育教學下,學生的中高強度身體活動量呈漸進上升的趨勢;學習動機的四大構面以引起注意、切身相關的後測平均值高於前測平均值而建立信心、獲得滿足的後測平均值低於前測平均值。2. 在中高強度身體活動量方面,雙語體育教學組與一般體育教學組呈顯著差異,原因來自學生專注度提升、同儕互動頻率增高。3. 在學習動機方面,兩個班級並未達到顯著差異,原因為學生主要受到技能強弱以及運動項目影響,語言並非關鍵要素。建議:未來有意願實施雙語教學的體育教師,能透過多元的鷹架輔助策略、設計符應學生英語程度的雙語課程來促進學生在體育課的中高強度身體活動和學習動機表現。另外,未來研究也可以針對學生之間在雙語教學下的互動變化、情形和頻率以深入探討同儕互動對雙語體育教學學習成效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