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5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漢語修飾語「小」與「微」的語意:語料庫為本的行為特徵分析
    (2022) 黃薏如; Huang, Yi-Ru
    本研究探討漢語近義修飾語小與微的語意和用法。作為名詞修飾語,小與微有「微小」之義,而作為程度修飾語,小與微則代表程度「輕微」。雖然已有文獻討論小與微的修飾行為,但鮮少有人以語言學角度探討其語意及用法,目前也無人比較這兩個近義修飾語。有鑑於此,本研究旨在運用量化與質化方法,全面分析漢語近義修飾語小與微的異同。我們蒐集自2020一月至2022五月期間,PTT語料庫男女板(Boy-Girl)、食物板(Food)、女孩板(WomenTalk)中的小與微語料,加以標記,並利用標記過後的語料,進行量化語料庫方法之行為特徵分析(Behavioral Profile Approach),藉此找出得以有效區分小與微之語意特色。此外,本研究也以語言學角度,解釋小與微的語意延伸和語用功能。研究結果顯示,作為名詞修飾語時,小與微有高度相似性,但作為程度修飾語時,小與微則有語意和用法上的差別。雖然小與微的使用會因為各看板內討論主題而有所差異,但整體來說,作為名詞修飾語時,小主要修飾「無生命(Inanimate)」及「有生命(Animate)」對象的「體積大小」、「年齡」,或以「小稱」稱之。微較常修飾「無生命」對象的「數量」或此類對象所及之「程度」。作為程度修飾語時,小與微皆有「程度輕微」之義,但小主要修飾「心智/情緒(Mind)」、「特徵/屬性(Attribute)」、「運動/動作(Motion)」類別的動詞和形容詞,微則修飾「特徵/屬性」、「改變(Change)」類別的動詞和形容詞居多。從研究結果發現,小與微的語意會隨著被修飾對象之不同物性角色(qualia role)而有所改變。此外,小與微的語意也藉由隱喻(metaphor)及類型轉換(coercion)而延伸,或於語境中被議定。當談及小與微的語用功能,小經常用來緩和由說話者內心的期待與現實對比之下產生的差異,而小與微皆用來弱化任何可能侵犯到說話者及聽者面子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