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5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海外遊學對第二語言之學習成效:一個後設分析之研究
    (2018) 許依婷; Hsu, Yi-Ting
    本篇論文旨在透過後設分析法(meta-analysis)整合歷年來海外遊學對第二語言之學習成效相關研究,探討整體效果及不同研究特徵(研究對象、遊學情境因素及實驗設計特徵)對整體海外遊學第二語言學習成效之影響。藉由實施更嚴謹的子研究篩選機制及研究分析方法,針對兩篇相關後設分析研究進行更新及補強。為此,本論文囊括29篇自1995年至2017年間出版之相關文獻,並從其中識別九個影響變項。結果顯示海外遊學能增進第二語言之整體學習成效,尤其,語言學習者在初學階段出國修習語言課程及學科內容課程,並寄宿於當地家庭更能在海外遊學期間增進第二語言學習之成效。具有二到五年第二語言學習經驗的學生更能藉由海外遊學增進第二語言能力。除此,老師及研究員應使用多種測驗模式,以利測出不同程度學生海外遊學之語言學習成效。就國內語言學習課程而言,應著重在語言學習的最佳時長,而非過於冗長的語言學習課程,因此,每周10至20小時授課時數的半密集式國內語言學習課程是更好的選擇。
  • Item
    第二語言閱讀理解之後設路徑模式分析: 譯碼、單字知識、文法知識、第一語言閱讀理解
    (2018) 林佳穎; Lin, Jia-Ying
    本研究的目的有三:(一)探討第二語言閱讀理解與其相關因素的主要內涵。(二)以統合分析法分析第二語言閱讀理解調節模式中各預測變項之間直接與間接的預測關係。(三)以結構方程模式驗證第二語言閱讀理解模式。 本研究旨在透過統合分析,了解第二語言閱讀理解與其四個預測變相之間的相互關係--- 解碼、單字知識、文法知識、第一語言閱讀理解,並以解碼、單字知識、文法知識為模式的中介變項以觀察變項之間直接與間接影響的效果。在各個觀察變項間的關係上,本研究經由58篇個別研究報告,以統合分析技術蒐集5個觀察變項間的相關係數後,發現這些相關係數均達.05的顯著水準,產生一個5×5的相關矩陣,並以此相關矩陣作為第三階段模式驗證時的輸入資料。 在第三階段中,本研究所提的理論模式在各方面適配度的考驗上皆達理想的適配。故路徑分析的結果證明了解碼、單字知識、文法知識以及第一語言閱讀理解皆為預測第二語言閱讀理解表現的重要因素。且觀察變項之間亦具有顯著的因果關係,尤其字彙知識為其他變項與第二語言閱讀理解之間重要的中介變項。本研究對於第二語言閱讀理解的構成因素進行統合性的分析,透過模型驗證,了解第二語言閱讀理解主要及間接的影響因素,進而提供教師在診斷閱讀理解困難或者設計教學內容時能夠更有系統地瞭解與閱讀理解有關的因素之間相互存在的影響。
  • Item
    圖像式視覺輔助對第二語言閱讀理解之成效:一個後設分析之研究
    (2019) 許昱萱; Hsu, Yu-Syuan
    本篇論文主旨在透過後設分析法(meta-analysis)整合歷年來圖像式視覺輔助對第二語言閱讀理解成效之相關研究,探討整體效果及不同研究特徵(研究對象、文本、評量、實驗設計及出版特徵)對整體圖像式視覺輔助於閱讀理解之影響。本篇研究作為第一個針對第二語言閱讀來探討圖像式視覺輔助之成效具有其重要性,並藉由實施更嚴謹的子研究篩選機制及研究分析方法,對先前相關的第一語言閱讀的後設分析研究進行更新及補強。為此,本論文囊括15篇自1993到2006年間之相關文獻,並從其中識別九個影響變項。結果顯示圖像式視覺輔助能增進第二語言閱讀理解之整體學習成效,尤其大學生及低英語能力學習者更能藉由圖像式視覺輔助增進其第二語言閱讀理解之成效。就應用圖像式視覺輔助的文本類型而言,相較於說明文文本,敘事文本是更好的選擇。除此,老師及研究員應使用讀者產出式的測驗模式,例如回憶文本和推論測驗,以利測出其閱讀理解增進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