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5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互惠式教學法:臺灣國中學生的看法及其對英語摘要寫作能力之影響
    (2023) 解凱筑; Hsieh, Kai-Chu
    有鑒於現行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中強調「素養」教育,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受到高度重視。互惠式教學法是經由研究證明可以有效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教學方法。然而,目前缺乏針對互惠式教學法對學生摘要寫作影響之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討學生對互惠式教學法的看法以及其對他們的英文摘要寫作技巧的影響。本研究為教學介入混和性研究,以互惠式教學法進行為期六週的課程。58位臺灣國中學生參與這項研究。主要資料來源為17名學生所提交的三份閱讀日誌及學生在六週內透過互惠式教學法學習英語閱讀的問卷調查。受測者所撰寫的摘要寫作是根據Frey et al.(2003)研究中所使用的一個四分制摘要寫作評分表進行評分。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對使用互惠式教學法持正面的態度。互惠式教學法展現出提高學生英文能力的可能性,特別是在閱讀技巧、詞彙和文法方面。此外,三篇摘要寫作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近乎所有參與者(94%)在最後一次摘要寫作中都獲得更高的分數,呈現學習成效;三分之一的學生成績增長超過4分(滿分16分)。本研究結果凸顯了互惠式教學的效果,能提高臺灣國中生英文閱讀和摘要寫作技巧。因此,本研究建議以英語為第二語言或外語的教師在教英語閱讀和摘要寫作時,可以採用此方法。
  • Item
    國中生對同儕教學融入英語閱讀的看法
    (2020) 張雅婷; Chang, Ya-Ting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國中生對運用同儕教學於六堂英語閱讀課的感受為何,主要關注其中同儕間的互動狀況及其後續對閱讀理解的效應。 參與本四週同儕教學計畫的對象是來自桃園市立某國中的二十位九年級學生,透過學生的問卷回饋及半結構式訪談,本研究以質性分析的方式歸結出以下結論。 在計畫的尾聲,大多數學生由於同儕小老師的協助,在改善閱讀理解方面給予正面的回饋。經由小老師的示範,學習夥伴也學習到如何運用本研究中所提到之處理閱讀理解的三項策略,依序為(一)預測(二)猜字義(三)從上下文推測文意。某些學習夥伴甚至進一步思考並修正自己原先面對閱讀文章的處理模式,同時因透過此同儕教學計畫,更能熟練地運用猜字義與從下文推測文意這兩項閱讀策略,而連帶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 此外,小老師也體驗到知識再建構的過程,以及如何更好地呈現教學。換句話說,經由檢視教授學習夥伴閱讀技巧的過程,能讓他們了解夥伴學習情形,也同時深化小老師的相關學科知識。因此,整體來說,同儕教學融入英語閱讀對小老師及其學習夥伴是雙方互惠的。 文末也提出將同儕教學融入英語閱讀課的實施建議,希冀本研究能對台灣目前英語教學現場有所貢獻。
  • Item
    九十八年學測閱讀測驗考生作答策略之初探
    (2012) 鄭瑞芝; Jui-chih Cheng
    本研究探討高三考生在2009 年學科能力測驗閱讀測驗部分的作答過程與 策略運用。分別針對考生在閱讀測驗部分普遍的策略使用、不同題型的策略使 用、以及難易度不同考題的策略使用進行分析與探討。2009 年學科能力測驗閱讀測驗部分共有四篇文章,每篇文章長度約248 至298 字。十八位高三考生(高、中、低程度考生各六位)於2009 年學科能力測驗結束後兩天之內參與本研究。在資料採集的過程中,十八位高三考生針對同樣一份考題的閱讀測驗部分進行作答,並詳細口述其閱讀過程、每題作答過程與選項依據。研究者參酌並修正Cohen與Upton 於2006 年所作的閱讀及考題作答策略分類表,將十八位高三考生的口述語料進行閱讀及考題作答策略分類,並做進一步的分析與探討。 研究發現十八位高三考生在2009 年學科能力測驗閱讀測驗十六道考題的 作答過程中,共運用十八項閱讀策略與三十六項考題作答策略。其中高成就考生在作答時,逾八成的考題會依據文章內容做選項的選取或刪除;中等程度考生在作答時,近五成的考題會依據文章內容做選項的選取或刪除;低成就考生只有三成的考題會依據文章內容做選項的選取或刪除。 回答閱讀測驗十六道題目時,多數高成就考生針對不同題型的考題,分別 所使用的閱讀與作答策略相當一致。中、低成就考生則使用不同的作答策略。 回答文章主旨或用意的題型時,多數高成就考生會直接依據文章的大意做 選項的選取或刪除。在回答文章細節、字義、指涉等題型時,多數高成就考會 詳讀文章一部分以搜尋線索,再依據文意做選項的選取或刪除,多數高成就考生鮮少運用字面作答技巧。 回答2009年學測閱讀測驗難度最高的考題(第44題)時,考生需要統整文章 段落之間的訊息,再針對四個選項作真偽的判別。參與本研究的十八位高三考生中,多數考生在閱讀題目之後會再詳讀文章一部分搜尋線索,然而只有高成就考生實際依據文意做選項的選取或刪除,中、低成就考生皆未依據文意做選項的選取或刪除。中、低成就考生無法理解選文內容與選項字義,因而使用較多的作答策略,其中又以運用先備知識與字面作答技巧居多。 回答2009 年學測閱讀測驗難度極低的一道考題(第48 題)時,考生需要在 閱讀題目之後,詳讀文章一部分以搜尋線索,再依據文意判定某一名詞的指涉。 參與本研究的考生相對使用少量的應答策略,且十八位考生全部答題正確。然而中、低成就考生在依據文意判定指涉的策略使用上,遠低於運用字面作答技巧的策略使用。五成程度中等的考生與全數低成就考生皆未依據文意做名詞的指涉,而直接運用字面作答技巧,選取出現文章關鍵字的選項。從本研究高三考生的應答策略中,發現此道考題的設計似無法有效評量考生對名詞指涉的能力。 本研究發現程度不同的考生在2009 年學測閱讀測驗文章的閱讀與作答的 過程不甚相同。高成就考生已具備該測驗所欲測試考生的英文能力,因而能夠有效率地閱讀文章並成功回答多數的題目。低成就考生尚未具備一定程度的英文能力,無法理解選文內容與多數選項字義,因而使用較多字面作答技巧。 本研究結果可提供國內英語教師與大考中心作為日後命題與審題的參酌。 在設計考題時,正答選項中出現文章關鍵字的考題,似比正答選項中未出現文章關鍵字的考題簡單;誘答選項中出現文章關鍵字卻陳述不真事實的考題,似比誘答選項未出現文章關鍵字的考題更具挑戰性。在設計考題時,應避免正答或誘答選項能以考生先備知識判定真偽的題目,並宜注意考題難度的排序,盡量將難度低的考題先置於難度高的考題,以增加考生答題的成就感並提升閱讀動機。 本研究結果亦提供英語教師作為教學上的參考。英語教師可以加強學生基 本語言能力與善用閱讀策略,協助中、低成就學生克服閱讀的困難,英語教師並宜挑選多種適合學生程度的文章讓學生廣泛閱讀,從閱讀中提升閱讀能力。
  • Item
    在高中英文課堂中使用互惠式教學法
    (2019) 蘇文卿; Su, Wen-Ching
    本研究旨在探討將互惠式教學法融入高中英文課堂中,以提升學生閱讀理解力與批判思考力的成效,並落實教育部頒布的108課綱的精神。 本研究參與者來自臺中某高中共34名的高一學生,他們參與了本次為期6週的研究。本研究結果透過質性分析的方式來了解以下兩個研究問題: (一)學生們對於將互惠式教學法應用於閱讀非小說文本的感受為何? (二)互惠式教學法是否有助於提升不同英語程度學習者的批判性思考力? 首先,本研究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對於將互惠式教學法融入英文課程中持正面的態度。學生們反應除了在英文閱讀力有顯著的成長外,透過「總結」和「提問」這兩項策略亦有助於寫作能力的增強。另外,對於高成就學習者而言,在互惠式教學法需要大量練習口說的情境下,英文口說能力也有明顯的提升。 再者,經過布魯姆分類學將學生提出的問題分類後,高低英語程度學習者的提問層次於最後一次的練習都提升問題的層次。這個結果顯示了互惠式教學法對於提升學生們的批判性思考力有相當程度的影響。此兩個程度群體中相異的點在於提問的問題層次提升的幅度,也就是說,英語程度較低的學生提問的層次較英語程度高的學生提升的幅度小,可能的解釋為低成就者需要更多的指導與練習來精熟這些閱讀技巧。 最後,本研究也提供了將互惠式教學法融入課程設計中的教學建議,期盼本研究結果能啟發更多的英語教師,將互惠式教學法整合到教學現場,以體現新課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