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5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語意特徵於中文基礎詞彙處理扮演之角色:事件相關腦電位研究
    (2015) 林耿育; Lin, Keng-Yu
    概念的理解與處理一直以來都是個熱門的議題。過去的研究指出,人們在處理自然物的概念時,其感官語意特徵比功能語意特徵來得重要,而在處理人造物的概念時,其功能語意特徵比感官語意特徵來得重要。本文旨在以事件相關腦電位的技術,探討是否前人的發現是來自於語意特徵與語意類別之間的關係遠近。。本實驗招募中文母語人士為受試者,以語意促發作業(semantic priming)與延遲反應(delayed-response task)為設計,請其判斷實驗促發詞(prime,包括感官特徵與功能特徵)是否可以是實驗目標詞(target,包括自然物與人造物)的一個特點。實驗結果發現,在控制了促發詞與目標詞的關聯度後,在N1腦波和N400腦波裡,不同的語意特徵並不會和不同的語意類別產生交互作用,但在LPC腦波裡,不同的語意特徵和不同的語意類別則有交互作用。進一步檢定發現,此交互作用發生在人造物的概念上。根據實驗結果,本研究推斷不同的語意特徵在處理不同的語意類別時,可能有著不同的重要性。而從腦波的時間點來看,不同語意特徵對不同語意類別影響可能為控制歷程(controlled process)而非自動化歷程(automatic process)。
  • Item
    中文「都」與「連…都」句式之第一語言習得比較
    (2015) 吳怡萱; Edea Yi-Hsuan Wu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華語為母語之兒童對數量詞「都」與「連…都」句式之理解,主要探討的議題包括複數限制、區域限制、分配性、前提以及年齡等因素。本研究包含兩個理解能力測驗:是非判斷測驗與詮釋測驗。研究對象包含實驗組的六十八位兒童,依平均年齡四歲至七歲分成四組,每組十七人,以及成人組的十七位以華語為母語的大學生。 研究結果顯示,數量詞「都」的句式比「連…都」句式容易習得。其中,複數限制證實存在於「都」字句,而區域限制則是同時存在「都」與「連…都」句式中。此外,研究亦發現年齡是習得的關鍵因素,四歲到六歲兒童雖能理解「都」與「連…都」句式中的句法限制,但其表現仍未達到成人語感的階段,七歲兒童已能如同成人般理解複數限制、區域限制、數量詞「都」的分配性與「連…都」的前提;總言之,兒童對於「都」與「連…都」句構之習得能力隨著年齡增長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