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5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聽與讀對於台灣高中生非刻意字彙學習效益之比較研究
    (2007) 連振傑; Alec
    本研究旨在比較聽與讀兩種學習方式對於非刻意字彙習得成效的影響。參與研究者為台北某公立高中六十四位高一女學生,隨機分派為閱讀與聽力組。本實驗研究共為期八週。第一週實施全民英檢測驗,接下來六週,每週一次,閱讀與聽力兩組以理解文章內容為目的,聽或讀一篇記敘文,並隨後立即回答單字測驗以及文章理解測驗問題。兩週之後,參與研究者再接受同樣的單字測驗,並回答有關對聽讀這兩種學習方法的看法之問卷。 統計方法獨立樣本T檢定顯示,閱讀組不管是在前後測,單字習得量均顯著優於聽力組。本研究結果發現,在所選文章易於理解、有足夠的上下文線索、並且內容吸引讀者的情形下,藉由聽來學習單字的成果亦會相當可觀。
  • Item
    不同聽讀學習方式與文類的搭配對於單字學習之影響
    (2007) 程映蓁; Ying-jen Cheng
    先前研究指出,單字可藉由閱讀或聽的過程中有效習得,然而針對聽、閱讀或同時聽讀等方式習得單字的相關比較卻相當有限。故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的聽讀學習方式與文類的搭配對於單字習得的影響。 本研究以三班高二的學生為實驗對象,共計一百二十一人。施測教材為兩篇不同文體之文章,分別為「敘述文(故事體)」與「說明文」。教學方式共有三種:(1)唯讀:藉由閱讀文章之過程來學習。(2)唯聽:藉由聆聽文章之過程來學習。(3)聽讀:閱讀之過程中,輔以老師的逐句朗讀來學習。為探討不同聽讀方式與文類搭配之學習成效,三班學生分別以上述三種聽讀方式進行學習,每班再各分為兩組,分別由「敘述文」與「說明文」來學習。共計六組。為測量學習成效,進行三次單字測驗。測驗內容為英翻中測驗(recall test)與單字選填測驗(recognition test)。而三次測驗分別為:施測前一週之前測(pretest),施測後之後測(immediate posttest),施測過一週之追蹤測(delayed posttest)。另於後測結束後,請受試學生填寫問卷,以輔助評估學習時的動機、專注力、焦慮度以及對教材的理解度,作為分析之參考依據。 本研究結果指出,不同的聽讀學習方式對於單字的習得有顯著影響。唯讀及聽讀組的學生在單字學習上比唯聽組顯著優異。而一週後的追蹤測發現,三組在英翻中的單字測驗上沒有顯著差異,然而在單字選填的測驗上,唯讀組及聽讀組的表現依舊顯著優於唯聽組。但就學習保留率來說,唯聽組表現最佳,有極高的保留率;相較之下,另外兩組卻有顯著遺忘。此研究中,上述三種學習法在敘述文與說明文中的成效無顯著差異。此外,問卷分析的結果顯示,本實驗受試者於施測時的學習動機、專注力及焦慮度和單字學習成效並未呈現顯著相關。然而,學習者對於文章的理解度和單字學習成果卻有顯著相關。針對以上發現,本研究分別統整出不同聽讀學習方式對於單字習得的影響,並於最後提供教學上的運用策略及後續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