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安置機構照顧者與兒少發展依附關係之經驗探討
    (2016) 林蕙平; Lin, Hui-Ping
    本研究旨在了解中長期兒童及少年安置機構中,照顧者與受安置兒少發展依附關係的經驗。研究者採取深度訪談法,訪談中部地區一所兒童及少年安置機構的六位資深照顧者。研究發現為: 一、依附關係發展歷程可略分為關係初期、關係磨合期、調整修復與重建期、關係穩定期與關係告別,歷程非單向線性而是呈現多線、來回發展,階段停留時間亦有個別差異。 二、依附關係發展的磨合因素包括1.安置機構體制限制;2.照顧者個人困境,如價值磨合與角色期待實踐;3.孩子的依附樣貌包括安全感與控制、情緒議題、焦慮/矛盾依附、信任議題、負向內在模式與自尊。以上三者會互相交互作用彼此影響。 三、依附關係的重建架構分為照顧者個人實踐和機構支持兩部分,由下而上則可分為三層。第一層以照顧者的自我覺察、調適為金字塔的基礎,機構則協助照顧者自我探索和整理。第二層重建孩子的安全信任關係是最重要的核心,照顧者的實踐原則包括:1.接納、好奇、同理的態度;2.反覆保證與溝通;3.用口語和肢體行為表達愛;4.對孩子的早期經驗保持敏感度且能適時協助整理;5.問題與人分開;6.建構歸屬感的儀式;7.非暴力的管教;8.運用替代策略緩解分離焦慮。而機構方面則和孩子發展多元依附關係,並支援照顧者。最上層的認知調整和行為管理原則包括1.以關心為基礎;2.溝通澄清;3.理性管教;4.增加孩子對環境的可預測性,避免二度創傷。機構則藉由多元角色合作減輕照顧者管教負擔。 研究建議:照顧者持續進行自我覺察和調適,並對依附關係發展的過程保持理解和耐心;兒少安置機構提升照顧者對依附創傷與重建的知能,提供良好的督導品質和同儕支持,建構完善的安置團隊合作模式與氣氛,減少照顧者工作負荷並給予合理休假,以提升安置照顧的品質。